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4月1日上午,我室部分人员来到著名的北京市第五中学参加北京市教研部组织的全市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研究活动.笔者听了两节课,第一节是李翥老师上的“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第二节是赵宝伟老师上的“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毫无疑问,这两位教师都很好地贯彻落实了新高中数学课程和教材的理念,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有许多教学环节设计得很精彩.从去年开始,  相似文献   

2.
2008年4月1日上午,我室部分人员来到著名的北京市第五中学参加北京市教研部组织的全市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研究活动.笔者听了两节课,第一节是李翥老师上的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第二节是赵宝伟老师上的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毫无疑问,这两位教师都很好地贯彻落实了新高中数学课程和教材的理念,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有许多教  相似文献   

3.
坐比站好     
早就听说刘老师和王老师是全校出名的“严师”,在教育和教学上各有一套。作为一名实习老师,能跟随他们一起进出课堂,我有说不出的高兴。昨天上午听了两位老师迥然不同的两节课,我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近期参加了一个数学教研活动,两位教师为与会人员展现了两节精彩的数学课,引发了我对数学方法的思考。两位教师教学中都注重了数学方法的渗透,都注重了数学方法的有效生长,都注重了数学方法的适时引领,都注重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我想,这源于他们对数学教学的宏观审视,对数学学习的清醒远瞻,对数学知识的深度把握。下面,就这两节课对学生进行数学方法的培养,谈谈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杨屹和张凤兰两位教师这两节课的教学,的确折射出阅读教学的本质之所在。 目标简明: 两节课教学目标简明。如在品文悟情方面,杨老师将重点定在引领学生感悟黄山奇石的“美”上,从而激发学生的向往之情;而张老师则是紧紧抓住景物的特点,使学生在领略张家界迷人景色、  相似文献   

6.
正这学期我听过两节课,教材是一模一样的,可是却上出了天差地别的效果。听过这两节课,我才发现导致课堂上学生发言不精彩,没有自己想法的问题所在——教师对文本浅尝辄止,教学过程平淡无味。这两位老师上课的内容同样是高年级教材中的一篇《黄果树瀑布》,教学目标也同样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响、气势大。第一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比较常规,先让孩子通过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完后,老师就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作为评委参加了本学区一级教师的课改评优课。其中有两节课的细节处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两处教学细节引发了我的思考。细节一:老师帮你们把手臂变长一位姓潘的语文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国标本《这儿真好》一课。课文讲一只小熊住在一座小小的荒岛上,感到孤伶伶的,后来  相似文献   

8.
2019年11月8日,在"京津高中历史研讨交流"活动中,杨村第一中学的王珊珊老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孙玲玲老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了两节课的展示,课题"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两节课彰显了两位教师的专业底蕴和教学风格,也体现了京津两地高中历史教学的异彩纷呈。其在时空观念的落实上,不约而同地寻找时代定位,回归历史坐标。  相似文献   

9.
我在参加山东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讨会”期间有幸欣赏了两位英语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别,风格迥异。现就结合自身的学习感受将两位老师的课堂重现一番:(这两节课都是在微机室进行的,课件是网络版,教师用机和学生用机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陈力 《今日教育》2010,(3):62-63
最近拜读了两位著名数学特级教师的文章,一篇是俞正强老师的《数学教学设计的关键:“立序”与“选材”》,还有一篇是华应龙老师的《我是怎么想到的——讲述公开课里新点子的来历》。我对这两篇文章潜心研读、细细咀嚼,不下三遍,从这两位大师的文章里,我读出了他们深邃的眼光、入木三分的剖析、别出心裁的想法、独具匠心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第七次课题研讨会安排了既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编者又扎根教学一线的四位专家教师分别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和“曲线与方程”示范课.他们对数学、数学教育独到而深刻的理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教社和一些师范大学专家对这四节课的讨论发言、同行的交流也给我以很大的启发.现结合这两节课的教学,谈谈自己对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近日听了两位老师执教“计算器”的课。其中,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教学环节.两位老师的处理大相径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评比"活动中执教四年级(下册)"旋转"一课(后文简称"课A"),虽荣获一等奖,但感觉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上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无独有偶,在次年的同项活动中,江阴市杨颖老师执教此课也获得了一等奖(后文简称"课B").对比同一课题的两次教学,我深感要上好一节课,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深度的挖掘,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这两节课的教学设计片段、分析及点评.  相似文献   

14.
文庆 《辅导员》2009,(13):64-64
近日,笔者参加了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两位老师分别展示了两节复习课。这两节课都是复习PEP教材四年级上册Unit1~Unit3的重点单词和句型(同课),由于不同的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同,课堂教学风格、教学思路也就不同(异构)。综观这两节复习课,有两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5.
"倍"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学生学习和应用时感觉比较困难的一个概念。因此对这节课的研究和探讨比较多,相关的课例和文章也不少。看了张媛、赵芳燕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走进课堂观看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很为两位年轻教师的行为所感动——学生在她们的引导下,经历了丰富而快乐的学习过程,很好地构建了倍的直观模型,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相关的知识与方法。通过对这两节课  相似文献   

16.
最近.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了送教下乡活动,作为讲师团的成员,分别到乡镇中心小学随堂听了几位老师的数学课。有两位老师执教相同的内容,其教学程序也大体相当,可课堂教学研讨的气氛却截然不同.研讨效果也相差甚远。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最近听了两位老师执教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两节课教学目标相同,但两节课的实验报告单却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甲老师先让学生拿出学具袋,每次从里面任意取出三个小棒,然后让学生每两人一组合作,一个围一个记录,把能围成三角形和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写在记录单上,最后让学生分析、交流。实验报告单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一所学校听课时 ,看到这样一种现象 :两位平行班的老师分别执教的两节课 ,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基本相同 ,但是课堂反应却截然相反。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 ?现撷取以下课堂教学片段供大家比较。1 教学案例 (片段 )教学目的 :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使学生的操作规范化 ,并希望利用实验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内容 :两位老师都是先讲清楚实验目的、做法、注意事项等 ,然后请同学上讲台做演示实验。教学过程 :因为教学内容完全相同 ,两位老师在一节课里都请了四位同学上台做了四个不同的实验 ,四次的情况都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9.
我在参加山东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讨会"期间有幸欣赏了两位英语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别,风格迥异。现就结合自身的学习感受将两位老师的课堂重现一番:(这两节课都是在微机室进行的,课件是网络版,教师用机和学生用机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20.
李玉兰 《小学生》2013,(10):94-94
"复制与粘贴"是一组经典的命令,是信息技术给人类的文化带来重大变革的诠释。在画图中使用复制与粘贴,是学生接触这组命令的开端,掌握的程度决定了学生以后在新的软件中知识的迁移,所以这组命令很重要。如何让学生轻松掌握这组命令,引来了众多优秀教师探讨。在一次活动中,我有幸听到赵老师和张老师精心设计的两节课,两位老师精心选择的教学素材为课堂增色不少,学生学得轻松,也让我受益匪浅,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生活素材,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