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兰西文化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意识形态可以转化为像物质力量一样强大的一种道德和哲学的领导权力,在斗争中继续发挥作用。"文化领导权"这一由葛兰西最早明确并加以阐述的理论发展到今天,在面对全球化和霸权国家意识形态威胁的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如何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权成为国家核心利益的竞争、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有效掌握话语权起着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作用,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更是凝聚民族力量的体现。因此,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建设、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说服力、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有效性,才能为我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实现中国梦保障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多元文化相互接触与碰撞的大时代,我国意识形态研究正逐渐走出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之久的淡化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等国家领导人一系列讲话与文件精神,将我国意识形态文化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既表明我国意识形态在自我修复与自我成长中彰显自信、自尊与自强,同时也表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已成为我国当前思想理论建设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促进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对待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针策略,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理论创新。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科学内涵、时代意义、基本原则、实现路径等方面,形成了诸多颇有价值且发人深思的思想观点,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现有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未来需要着重从以下环节入手持续深入研究:澄清前提性问题,进一步明晰理论界限;深耕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进一步强化理论支撑;运用跨学科方法,进一步增强系统性研究;从战略高度把握,进一步注重整体性研究;以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考察,进一步拓展研究视域。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高校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党建工作有助于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得到有效提高。二者有效结合可以完善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对党员发展、党员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高校党建工作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融合的有效措施,阐释了两者结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为新时期高校创新党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借助传承传统文化工作能够更好地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新时期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国内的"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旧有路径之外,从农业文化、行政文化、法律文化、孝文化等多个角度开拓出一些值得深耕的具体课题。学界以日益宽广的学术视野将毛泽东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研究,明确阐发其在中国革命、建设中的复杂影响。随着时代的演变,学者愈发将毛泽东与其后历代中共领导核心的传统文化观进行对比研究,更鲜明揭示出毛泽东的贡献与局限,突显了传统文化观的典型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它是社会意识形态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廉洁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思想道德意识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为视角,建立"教育—职业"的二元分析框架分析职业结构中性别分层的形成及职业流动中的性别差异,并讨论了布迪厄理论的局限及有关教育概念的分歧。研究认为,教育是理解职业结构及性别分层关系的重要中介变量;职业结构中性别分层的形成经过两个阶段:入学前传统文化的筛选机制和学校教育场域的再生产机制,前者给男性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后者通过教育机制对性别文化和职业阶级进行再生产,形成男性职业阶级整体高于女性的分层体系,最终导致女性职业流动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9.
传承和弘扬优秀国学传统文化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高校思政课应牢固捍卫意识形态的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国学传统文化育人作用。本文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为契机,探究当前形势下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国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将国学传统文化融入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0.
企业廉洁文化的特殊性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它是社会意识形态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廉洁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思想道德意识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反映。是企业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人们形成的社会对廉洁行为和社会现象的一种共同价值观。它是由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和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形成的一种廉洁文化、一种廉洁观念和廉洁行为意识。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环境愈加复杂,意识形态领域波澜迭起,各类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因子逐渐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红色文化作为熔铸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一种具有先进性、革命性的中国特色文化,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育人资源。从既有的红色资源和红色精神中得出红色文化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价值功能及其精神生产特征,进而把握红色文化蕴含的内在逻辑和本质规律,优化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路径,有助于高校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是企业微观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包含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和企业传统等内容。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最具战略性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是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詹勇 《职业圈》2007,(21):10
和谐社会理论构想的提出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进程中的历史必然,而且有着十分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正确处理好和谐社会理论构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岳雪侠 《文化学刊》2015,(1):212-216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提出了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确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命脉地位,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融入治国理政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结合的新路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崭新内涵,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5.
翟学伟在《开放时代》2008年第1期发表的《进步的观念与文化认同的危机》撰文指出:首先,中国文化作为审美文化形态本身更多地倾向价值理性,但是它在近代被中国人所追求的富强目标所取代了,于是传统文化中的实用理性与目的——工具理性在中国社会大行其道,给中国整个社会带来了功利性的运作模式,也功利性地保留下了一些传统;  相似文献   

16.
考虑到读者凭借翻译理解中国名著中的中华传统文化,话题链中的话题就成为汉语和英译文认知框架下的显著特征,但国内学者对话题链的关注却较少。该研究从认知翻译的角度出发,对英译《西游记》中的话题进行分析,发现话题的翻译可以反映译者的认知过程,并可为翻译质量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倾向于根据自身认知框架选择特定的话题链,并在译文中予以呈现。这种选择和呈现反映了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认知。此外,英译《西游记》作为传播载体,是海外读者理解和接触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以此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对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大有裨益。然而,大学生自小接受的传统文化教育大多是碎片化与未细化的,传统文化的基础较为薄弱。考虑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进行思想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合理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能够有效宣传与灌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平台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乡村文化传播的新兴载体,这一变化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打破了传统传播方式的局限,为乡村文化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该文旨在探讨网络直播平台在乡村文化数字化传承中的潜力和挑战。网络直播为乡村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为乡村文化传承者提供了新的机会,增强了文化的互动性,扩大了文化影响力。同时,乡村文化网络直播也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和挑战,例如硬件设施的落后、内容表达单一、市场商业化严重等。为确保乡村文化在传播中不失独特性和真实性,需加强创作者能力培训,丰富直播内容类别,鼓励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苏荣贵 《职业圈》2012,(33):124-124,126
一、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文化是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同样具有与之相适应的相关的制度以及组织机构。对于每个社会都有着相应的文化现象,同时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的。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包括相关的文化观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相应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企业制度、历史传统、文化环境以及企业产品等。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提升安全理念的传播实效,打破传统安全文化宣教模式的局限和不足,广州供电局积极探索特色安全文化宣教模式,整合可利用的资源,建立了以电力展示馆为窗口、工匠大学为依托、文化活动为载体、线上平台为延伸的安全文化宣教“四大平台”,为传播安全理念、弘扬“严细实勤”工匠精神、秉承安全文化传统提供了强有力的宣教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