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博物馆教育是一种审美体验。生态式艺术教育是一种新思维的审美教育模式,在博物馆的教育实践中利用博物馆教育与儿童美育的互动关系,设计一种生态式艺术教育模式来开展博物馆的儿童教育,提升博物馆教育领域的内涵,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科技类博物馆作为公共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为全民提供平等、多元和包容的科学教育是其社会责任与使命。鉴于此,特殊儿童及其家庭逐渐成为科技类博物馆关注的对象。我国博物馆的分众教育发展起步较晚,故面向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教育服务尚未普及。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对英国、美国科技类博物馆相关案例进行整理、筛选、分析和比较,归纳得出受众明确类(行动障碍型儿童及其家庭、学习障碍型儿童及其家庭)和受众未明确类两种类型,并对博物馆提供给行动障碍型、学习障碍型儿童及其家庭的教育服务异同点进行比较分析。希望为我国科技类博物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教育是为观众的自主学习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和强化观众的学习行为,并使观众的学习结果与博物馆教育目标相结合的过程。在现代博物馆的经营管理中,教育不仅是博物馆对社会的责任,也是首要的任务。儿童博物馆作为一有明确的观众和任务导向的特种博物馆,教育扮演的角色与功能尤显重要。要实现儿童博物馆的教育使命即通过特色的展示规划和教育活动,提供一般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提出近年来科学教育的两个重要进展,一是对科学学习目标与过程的重新认识;二是STEM教育的异军突起。在进一步分析2013年美国颁布的《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和我国刚刚颁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目前科学教育变革应对的具体表现之后,对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设计提出三点启示:一是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应该成为学生开展科学与工程实践的重要场所;二是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设计需要考虑大概念和儿童学习的进程,开发适合不同年龄层次儿童需求的有结构的探索活动;三是结合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需要大力发展跨学科综合类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与教育:目的、方法及成效》一书聚焦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文化领域,详细介绍了遍布英国全境、与博物馆教育相关的三项国家研究项目,重点开发和建构了一个衡量学习成果与影响的方法,即“通用学习成果”,它不仅可以作为我们进行博物馆学研究的可靠理论参考,更为当前我国的博物馆教育带来不少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是博物馆的目标观众,博物馆如何开展对儿童、对青少年的教育,如何利用自身的特色和资源——藏品、展品以及作为教育方法的展览来吸引这些观众,成为时下必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当代欧美博物馆在开展未成年教育方面取得了相当的经验,走在世界前列。在以"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为主题的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前夕,我们有必要剖析"他山之石",以敦促我国博物馆更有效地利用其藏品和展品,使其真正走近目标观众,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7.
美育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对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完美人格,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作用。它不同于其他教育,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直观教育。而博物馆教育是直观性最强的教育方式之一,且其主要通过陈列、展览来实现其教育功能。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美育教育功能,我们首先就要从陈列、展览入手,为美育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博物馆已进入对公民进行普遍教育的阶段,不少具备前瞻眼光的博物馆开始积极探索观众的分众化教育。而重视儿童群体,改善其服务方式、拓展其服务领域,是博物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不可推卸之责任。儿童群体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亦因之浮出水面。但此类教育往往无的放矢,并无严谨的学理支撑,教育策划和实施趋同于成人。本文以学科交叉为视角,首先借由对博物馆儿童教育中现存问题的分析,窥寻影响儿童教育效益之症结——儿童教育心理学缺失,接着通过对现代儿童教育观和教育心理学的深入分析,尝试建立博物馆儿童教育观,以期能有助于博物馆形成儿童群体的基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是博物馆的首要责任,博物馆是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欧美发达国家都把博物馆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学习基地,儿童是博物馆的主要观众和服务对象。2014年美国约有35000家博物馆,其中儿童博物馆约有300多家。在美国,不仅许多大中城市都有儿童博物馆,而且其他博物馆也都十分重视儿童的博物馆学习,往往都辟有服务儿童的专区(儿童展区或儿童体验学习中心)。参观博  相似文献   

10.
邸雅静 《图书馆》2017,(5):90-96
探究性学习模式是未来教育改革方向。文章首先介绍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意义、六个学习环节及相关研究;其次以纽约学校图书馆系统为例重点阐述学校图书馆如何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探究性学习整个过程中,为学校课程教学服务,其中包括:制定信息素养教育标准,将信息素养教育标准与探究性学习教学标准比对,利用两种标准的比对结果为探究性学习提供服务;最后对我国学校图书馆在利用信息素养教育服务课程教学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存在偏重消费者喜好和追求利润而忽视消费者文化需求差异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博物馆及其文化服务产品基本功能的深入分析,提出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博物馆教育的延伸,博物馆文创产品应该具有知识、文化、精神及能力内涵,评价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标准应强调满足公众的学习需求、引发公众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行为的产生,并可以从文创产品的可读性、可操作性、可探究性三方面开展研发设计。北京自然博物馆的“中国恐龙展拼插模型”,以上述理念和思路进行开发设计,获得了市场和业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与中小学进行合作,可以创新科学学习的模式。本文在利用博物馆现有的资源,把小学学习课堂搬进博物馆,编排科普剧、讲解生态知识、组织爱鸟周活动等实例的基础上,讨论了博物馆的学习程序和特点,探索实现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3.
学习单: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合作的有效工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充分利用博物馆学习资源,本借鉴台湾地区博物馆教育的实践,对博物馆与学校教育方面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博物馆美育的特征.博物馆是以实物为基础,通过陈列展览,向公众开放,达到其宣传教育之目标的.所以,博物馆美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自由性.形象性博物馆教育是形象化的教育,它不用理性的说教,也少用抽象、概括的方法,而是通过美的事物的具体可感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体育博物馆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体育博物馆作为一个新型的教育机构已进入到社会大教育之中。探讨体育博物馆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是现代教育的需要 ,也是体育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运用调查法、比较法、文献资料等方法 ,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 ;通过对体育博物馆教育和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比较 ,找出体育博物馆在素质教育中的特点 ,进而对体育博物馆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  一、急待改革的中小学体育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它具有双向性,同时博物馆教育又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实验室”。1.博物馆教育是以博物馆藏品为基础的。2.博物馆教育的对象是面向全社会的。3.博物馆教育注重的是美育。4.博物馆为学校教育提供实验基地。5.博物馆教育的多样性。6.博物馆教育是接受终身教育的场所。  相似文献   

17.
美育,博物馆一项值得重视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承担者,是公众的社会大学。我们往往把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着眼于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科学研究、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而对博物馆的美育功能比较忽视。博物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学校课堂,它自身独特的优势使它在社会美育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美育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功能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即运用人类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自身进行审美情感、审美形态、审美观念等方面的教育,使人的身心得到协调发展,精神世界有新的升华,成为具有高尚…  相似文献   

18.
面向儿童群体讲解自然科普展览是许多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方式。然而,传统讲解无法激发儿童兴趣,难以进行学习迁移和延伸。本文以云南省博物馆“远古云南”展厅为例,从三因素情境性兴趣模型出发,运用“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和“情境教学法”对兴趣和情境进行深度分析,提出“情境化讲解辅导设计三步法”。通过实践,实现多样化情境和趣味性紧密结合,形成融合趣味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三位一体”博物馆讲解辅导,鼓励儿童把学习变为实践,逐步建立起自我与自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通过真实情境呈现知识以及通过社会性活动和协作进行学习,这与科技博物馆的一些教育活动有很强的契合点。本文通过对情境学习理论的分析,提出在科技博物馆中策划开展教育活动的模式,并以“创客营”活动为例,在情境学习的理论下进行了整个流程的分析,以期有助于科技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策划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让孩子爱上博物馆》一书着重分析了建构主义理论在博物馆儿童教育中的应用,并针对博物馆儿童观众的研究成果分析做了深入阐述,对于全面指导博物馆儿童早期教育项目的设计与执行具有现实意义。受该书启发,本文最后以系统学视角,对教师、家长、博物馆从业者等不同主体促进孩子爱上博物馆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