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敬波 《中国德育》2014,(22):16-20
当前,法治教育理念亟须从注重普及法律知识向注重培育法治观念转变,贯彻传授学生法律知识——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塑造学生法律人格——培育学生法律信仰的教育思路。  相似文献   

2.
《广西教育》2015,(8):14
据《中国教育报》消息,山东省济南市教育局近日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工作意见,把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意见指出,该市将推进“一校一章程”工作,开展学校规章制度诊断清理,依法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学校须配备公职律师或法律顾问,建立专家论证、师生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相结合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以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落实《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推进江苏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就幼儿园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问题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章玳 《继续教育研究》2007,2(1):120-123
文化遗产是一种原生态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文化遗产教育刻不容缓;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把保护文化遗产理论渗透于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把民间民俗文化的教育活动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5.
易春秋 《中国德育》2014,(22):21-23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充分表明了对全民实施法治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从小培养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养成良好的法治习惯。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历年普法活动的重点。从1985年全国开展普法活动起,我国就着力于贯彻"提高全民法制观念和法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经过多年的普法活动,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明显提高,但由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中国政法大学  相似文献   

6.
国民教育体系中是否已经包涵幼儿教育,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幼儿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应有之义,理由是: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7.
国民教育体系中是否已经包涵幼儿教育,对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幼儿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应有之义,理由是: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置、教育形式、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培养目标等,由国务院或者由国务院授权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在现行的学制系统中,起始阶段就是幼儿园教育。  相似文献   

8.
当今教育体系分为国民教育体系和培训教育体系两大板块,培训教育看似是国家强调的减负项目的绊脚石,但调查表明,二者并不矛盾。文章将从社会调研出发,探究培训机构内部存在的问题,对培训教育提出合理化建议,希培训教育能成为国家国民教育的有力补充,进而达到国民教育体系与培训教育体系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而且还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内容。其目的是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进而“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一要求,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与法治社会的具体生活方式统一起来。建设法治中国,要高度重视、优先推动教育法治化进程,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相似文献   

10.
法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们普遍的法律信仰。当前在人们普遍认可法治的重要性的同时,又可能会盲目地走入另一误区,即将法律当作医治社会百病的良方,幻想不付出任何代价的法治,这种思想倾向会成为培养人们法律信仰的一个严重的障碍性因素。因此,向教育对象灌输“法治是需要代价的”这一思想,是法治教育中不应忽视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1.
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美国大学生创业率达20%,我国仅1%,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均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笔者建议将创业教育纳入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教  相似文献   

12.
刘同君  夏民 《江苏高教》2002,(2):127-128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追求人文、科技的和谐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把自由追求、创造能力和超越意识作为新世纪大学生人文精神建设的一种主观构架,使人文精神的内在禀性和非直接现实性的特征,深深地植根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践活动之中,并形成如何学会做人的一种价值维度,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人文知识分子队伍.我们认为,素质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模式,而且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命题,是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新生事物.素质教育是针对纯专业的应试教育而提出并发展的育人理念,是在专业素质中注入人文精神亦即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整合的必然产物,这既是教育理论演绎的结论,也是教育实践提炼的结晶.同时,在当前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法治信仰理应成为人文综合元素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14,(12):16-16
如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前不久颁布的《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决定》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有一条很引人注目: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习惯上,人们将法制与法治混为一谈,不加区分.其实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容混淆.区别在于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把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对国家和个人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还存在教育管理不规范,教育手段不科学、不合理,教育理念成人化、功利化,普及率比较低下的现象。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举措有: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依法管理;通过学前教师职业资格认定,使学前教师职业专业化;改变学前教育理念,使学前教育返回到孩子的"生活世界";开办方式灵活化,利用各种经费来源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文纳入海外各国国民教育体系是提升中文国际地位、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全球化时代,东南亚各国中文教育政策促进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体现了对象国政策所起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中文教育政策取向影响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向度;多语教育政策影响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广度;中文教育政策落实影响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效度。因此,应顺应中文国际传播发展趋势,遵照对象国政策的指导,协助对象国及时、有效地实施纳入政策,推动中文更深、更广纳入海外各国国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丽 《成才之路》2009,(8):I0003-I0003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根,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近百年来,虽然屡遭鄙弃,仍深藏在民族集体记忆中。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面临新的形势任务,我们党要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地维护和运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更好地发挥法治的作用。法治的作用是什么?是引领和规范。引领和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和谐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同一性、包容性和调适性。同一性即做事要有一个共同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保障。而国民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离不开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如果没有科学的、完善的和以实现终身教育目标为指向的现代国民教育新体系做支撑,我国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是不可想像的。  相似文献   

19.
2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面临新的形势任务,我们党要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地维护和运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更好地发挥法治的作用。法治的作用是什么?是引领和规范。引领和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