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工作语言主要是根据该语种的影响力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通用程度来决定的。在联合国的所有会议、官方文件以及有关记录、事务中,可以使用的语言称为联合国工作语言,包括阿拉伯语(Arabic)、汉语(Chinese)、  相似文献   

2.
“对簿公堂”是在媒体上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成语,但如何理解和运用,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一方面.我们在各种媒体上看到的“对簿公堂”几乎无一例外使用的都是“打官司”义。  相似文献   

3.
侯典国 《现代语文》2009,(8):129-131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2006年产生的172个新词语为例,探讨了新词语的来源、词性、音节、造词方法等方面的特点,并对这些新词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新词语只有极少数为人们所熟知,而且它们的使用频率和生命力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黄敬轩 《双语学习》2007,(5M):68-70
“就”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用法非常灵活,包括介词,副词,和连词用法,前人对“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副词用法上,对介词的研究较少,本文从语法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就”从动词向介词演变的轨迹,揭示汉语介词“就”从古汉语动词,向近代汉语介词“就”演变,又向现代汉语介词“就”演变的一个历程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文”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汉语”是汉族语言的简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除汉语以外。尚有满、蒙、藏、朝鲜、维吾尔等兄弟民族语言,通常说的汉语,不包括其他民族的语言。但包括使用汉语地区的方言。由于汉族人数众多,使用汉语的地区广阔,汉族文化历史久远,汉语自然成为我国的主要语种,也是历代的官方语言。  相似文献   

6.
近年,参加了"长三角联合师资招聘会"的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几乎都遭受到了简历被拒收的尴尬。在招聘现场,一位招聘工作人员告诉对外汉语专业的应聘者,"我们需要中文功底扎实的学生"。另一位学生告诉记者,"我们这个专  相似文献   

7.
在对外交流中,我们该如何称呼我们的官方语盲——中文.似乎不是个问题,但实际上,无论在英文中还是在中文中.它所带来的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一个世纪以来,我们曾经有多种多样的说法:“国语”、“普通话”、“汉语”(或“现代汉语”)、“华语”等。在英文中.有Chinese,Mandarjn,Standard Chinese,Putonghua,Kuo—yn等。这些词语的出现都有相应的历史背景以及各自的使用范围。上述这些说法,应该说,无论中外人士,都能心领神会。然而细究起来,这些说法在使用上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而且时有混淆甚至混乱。混乱的情形有两种,一是表现在外国人在定义我们现代中国的官方语言时有较大的差异.甚至出现错误,一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在对外交流中,在把我们的官方语言翻译成外文时出现混乱乃至错误。本文希望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英汉对比,来省察我们使用上述词汇时的混乱.并对怎样纠正这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在全面推行简化字的初期,“馀”已经简化为“余”。毛泽东于1936年写的《沁园春·雪》中,有一句本来写作“望畏城内外,惟馀莽莽”,简化后便成了“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此旬通常是这样解释的:(诗人)放眼远眺,只见长城内外仅余下一片苍苍莽莽的银色世界,十分壮观。可是,这个“余”字在古文(文言文)中是个人称代词,跟“予”、“吾”、“我”三字同义。“莽莽”一词有两个义项:“1,形容草木茂盛,如杂草莽莽。2,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如莽莽雪原。”(见《现代汉语词典》)“余”如果按第一人称代词理解,  相似文献   

9.
位,作为指称人的量词,其使用频率是很高的。比如,“遇到一位朋友”,“来了三位客人”,“欢迎各位参观”,“下面哪位发言”……真可以说是这句不用那句用,抬头不见低头见。然而,恰恰是这个“位”字,有时用得不是地方。  相似文献   

10.
曹嫄 《学语文》2011,(3):29-29
“资源”是当下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这个词的解释是:“图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第4801页)。所谓天然,指自然存在的、自然产生的,和它相区别或对应的是“人工”。(《现代汉语词典》第1347页)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贺丽娟 《中学俄语》2018,(12):29-30
汉语“上、下”在言语交际中既可用作名词,也可用作动词和形容词,是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组反义词。作为一对方位名词时,上:指高处,如:上面;下:指低处。  相似文献   

12.
汉语名词后缀“子”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汉语中“子”字作为名词后缀的用法已经有1500 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1500 多年的历史变迁中, 汉语名词后缀“子”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今天它已经成为一个组词能力非常强的名词后缀了。这一名词后缀的使用不仅涉及到汉语名词的结构问题,还涉及到不同的语义表达问题。本文在分析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 笔者归纳出了制约汉语名词后缀“子”字用法的七条总原则。  相似文献   

13.
期盼“汉语四六级”提升母语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级各类学校都应重视对学生的母语教育,不仅要指导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还要引导学生多读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丰富思想内涵,提高社会认知能力,培养对社会问题深度思考的能力。近日,被网友称为"汉语四六级"的我国首个"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测试",在北京、上海等地正式开考。与专门针对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考试(HSK)"不同,"汉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莘莘学子”的使用频率并不低,但令人奇怪的是,小到中学生用的《汉语成语词典》,大到《中国成语大辞典》,竟都没有收入这条成语。有人说这是因为它并不是成语的缘故。其实,成语和非成语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15.
近代汉语处置式主要包括“把”字句和“将”字句两种形式,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这两种形式的区别:1.产生的时代不同;2.使用频率不同;3.语体色彩不同;4.使用范围不同。  相似文献   

16.
"年""月""日""天"作为计时动量词从先秦时期开始使用("天"始于唐朝),其后在用法和使用范围上不断扩大,所搭配的动词也有所变化,最终发展为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四个计时动量词。研究计时动量词对汉语学习、应用以及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身家"与"身价"是两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语,但在实际使用中有许多用错的情况。《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解释如下:身家①本人和家庭:~性命。②旧时指家庭出身:~清白。  相似文献   

18.
“在”是鲁迅先生笔下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字,其中有一种用法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如:  相似文献   

19.
OK一词是英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日常用语,它不但在美国、英国等讲英语的国家里广泛使用,而且现在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言。OK用于多种场合,其基本含义是“好,行”而翻译成汉语时,可根据不同场合灵活处理,以符合汉语习惯。  相似文献   

20.
傅炳民 《语文知识》2006,(12):19-19
近年来.“八卦”成为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释义为:“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八卦相传是伏羲所造,后来用来占卜。”现在流行的“八卦”在词性、词义等方面都有了变化,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细细品嚼,才能正确理解它的意思。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