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在时影响IT项目投资的风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IT项目投资的期权特征,将广泛应用在金融领域的风险套期保值理论和方法引入到IT项目的投资风险管理中,把IT项目风险管理过程看作是改变期权组合的过程。形成了基于实物期权的IT项目风险管理战略。并应用实物期权方法时IT项目的风险决策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在文献基础上,对实物期权方法在管理IT投资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包括IT投资的风险分析、实物期权的分析角度与框架、实物期权在IT投资策略中的应用等,并指出实物期权方法运用的问题与困难,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在文献基础上,对实物期权方法在管理IT投资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包括IT投资的风险分析、实物期权的分析角度与框架、实物期权在IT投资策略中的应用等,并指出实物期权方法运用的问题与困难,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4.
实物期权及其在IT投资中的应用评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光军  曾勇  唐小我 《预测》2004,23(2):35-40
本文分析了在动态不确定性情况下,传统的NPV方法对IT项目投资估价存在的不足,并利用实物期权方法进行了应用分析,提出了实物期权决策的框架。概述了IT投资中实物期权方法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发展状况并对此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BOT模式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实物期权的双边保证视角研究高速公路BOT项目有效分担交通量风险的策略.政府和私人投资者签订双边收入保证特许协议,规定政府担保的项目运营收入上限和下限,以分散风险.政府担保可以看作是一系列欧式看跌期权和看涨期权的组合,运用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计算期权价值进而确定运营收入下限和上限.最后将该风险分担策略应用于某高速公路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R&D项目在两阶段和多阶段模型中创造实物期权的过程及其复合期权的价值模型,并且进一步提出R&D项目的阶段性实物期权价值弹性,对于实物期权在项目投资评价中的应用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R&D项目多阶段实物期权模型及其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R&D项目在两阶段和多阶段模型中创造实物期权的过程及其复合期权的价值模型,并且进一步提出R&D项目的阶段性实物期权价值弹性,对于实物期权在项目投资评价中的应用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借鉴国外IT项目风险因子识别清单,从承包商的角度开发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IT项目外包风险因子识别框架来辨识IT项目外包实施中的各种风险,为承包商有效地识别和控制项目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风险项目评价的期权估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期权思想移植并应用到风险项目的评价过程中,以弥补传统NPV法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传统NPV法改进的风险项目期权估价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一个实例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鉴实物期权理论,在分析人力资本期权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人力资本保留的风险以及人力资本保留期权的产生。人力资本具有与实物资产相同的属性,当前的投资活动为将来的决策创造了期权,这些人力资源期权有助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和持续竞争优势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IT项目组合管理是项目管理和决策支持系统中研究的热点问题.对IT项目组合管理理论的形成进行分析,并从项目组合收益、战略对应、风险、成本以及关联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研究,最后总结IT项目组合管理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IT项目是高投入、高风险产业,为了在IT项目开发中获得高收益,有必要对IT项目风险进行分析。但是传统分析方法比较主观,难以对IT项目风险进行客观的分析。文章先引入粗糙集理论,利用可分辨矩阵约简算法对IT项目风险表进行属性约简,剔除其中不必要的属性,然后综合利用粗糙集理论和AHP方法来确定IT项目风险的权重,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周茜 《情报探索》2014,(12):65-69
从IT外包的知识转移过程入手,把IT外包中知识转移分为发送、获取、交流、积累和反馈5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进行特征描述,构建了符合IT外包知识转移过程模型,即SOEAF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知识转移风险识别的特点,利用问卷调查的数据对IT外包知识转移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得出知识共享与反馈、学习能力、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协作和信任程度、知识转移的激励机制等5个因素是IT外包知识转移的主要风险因素,最后对知识转移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种项目风险问题的集成化研究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亚莉  杨乃定  杨朝君 《预测》2005,24(5):26-31
本文针对目前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项目风险的研究应该注重风险元模型、风险依赖性分析、风险管理过程及人和组织的软风险等四个方面,并给出了一个由模型域、数据域、技术域与过程域构成的集成化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5.
徐圣芳 《科教文汇》2014,(25):226-228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较晚,工程项目管理相对较粗放,投资变化大,成本难以控制,因此如果将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工程管理、财务管理和纳税筹划有机结合,就有可能达到项目建设中的资金风险管控和成本有效降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陈建斌  方德英  石彤 《预测》2010,29(2):32-36
重量级IT项目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过程为基础的项目管理需要借敏捷方法加以改进.本文以阐明IT项目的复杂产品系统特性为起点,从复杂产品系统的模块化及分解入手,讨论了IT产品的动态形成过程,提出了一个基于敏捷开发过程的重量级IT项目管理框架.以提升重载方法开发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为目的,探讨了复杂产品分解的随机Petri网概念模型、柔性团队行为模型、重载方法适度规范集以及基于知识转移的敏捷开发过程,并提出了若干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航天研制项目通常是复杂系统工程,具有研制周期长、参研单位性质多样、不确定因素多、经费预算调整难度大、研制和经费管控的不可预测性高等特点,本文针对国内外航天研制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研究的缺陷,以航天研制项目过程中经费风险监控与处置问题为对象,研究建立全过程经费风险评估模型与风险评估体系,以及经费风险因素的有效识别、评估方法和管控措施。首先,在分析航天研制项目特点和风险管控内容的基础上,识别和详尽分析了航天研制项目包含的技术设计、研制生产、管理决策、人力资源和研制环境等五项经费风险因素,建立了航天研制项目全过程经费风险评估体系。然后,基于经费管控过程分析法,提出由风险设计、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措施以及风险监控等模块组成的风险管控模型,这五个模块既相对独立又内在关联。随后,以确保航天项目成功研制条件下的经费风险控制成本最低为目标,研究提出并详细说明了航天项目研制过程中基于模型的经费风险规避、转移、缓解、利用等管控方法,详尽探讨了系统化管控、标准化管控、防御策划、人力激发和预警系统等具体经费风险管控措施,详细分析了风险因素、风险识别、处置方法和管控措施的对应关系,研究表明:这些措施与风险模型中的风险识别模块关联性最强。最后,结合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项目的经费管控案例,介绍了项目特点、主要管控措施和管控成效,验证了本文所提经费风险管控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结论认为,风险设计是实现经费风险管控中的核心部分,只有在精准地实现了风险识别的前提下,管控措施才能得以顺利运行。本文研究成果在具体项目中实践得到了两个重要启示:一是航天项目经费管控要置前行动,在实施过程中要前移;二是在体系化的管理中,要重视风险设计的迭代、循环分析。本文研究成果及其在实践中的使用验证,充分表明了本文研究对未来项目特别是航天项目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风险评价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秋鹏  于超银 《软科学》2001,15(1):18-22
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增长潜力的特点。如何较好评价风险从而较好地防范、控制和规避风险,减少投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高科技风险投资成败的关键。基于这一点,本文从风险投资的特点入手,通过对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的分析,建立起一套风险评价体系,希望能够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软件项目开发中,认识和理解项目中风险的形成机制是更好地开展风险管理、有效控制项目进度和成本的重要前提。在分析软件项目风险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项目的复杂性、人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项目的不确定性和项目干系人的差异性等方面研究软件项目风险形成的根源,然后通过梳理和分析构建软件项目风险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