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中,有11名记在报道过程中收受贿赂、隐瞒真相,而《中国青年报》的记刘畅冒着生命危险揭露了事实的真相。2003年10月,刘畅因山西繁峙矿难系列报道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4年9月获得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他在安徽卫视《记档案》通过中华新闻报、搜狐网进行的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我心中的好记”。  相似文献   

2.
令世人震惊的山西繁峙矿难事故中,11名记者在报道过程中收受贿赂、隐瞒真相,而《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刘畅冒着生命危险揭露了事实的真相,同时为案件突破提供了宝贵线索,体现了一名记者高尚的职业操守。2003年10月,刘畅因山西繁峙矿难系列报道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4年9月获得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在安徽卫视《记者档案》通过中华新闻报、搜狐网进行的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我心中的好记者”。  相似文献   

3.
张海馨 《今传媒》2005,(2):54-55
令世人震惊的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中,11名记者在报道过程中收受贿赂、隐瞒事实,而《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刘畅冒着生命危险揭露了事实的真相,为案件突破提供了宝贵线索,体现了一名记者高尚的职业操守。2003年10月,刘畅因山西繁峙矿难系列报道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4年9月  相似文献   

4.
当代传媒环境下新闻伦理道德失范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楠 《新闻爱好者》2008,(12):41-42
新闻伦理和新闻事业道德问题成为近年来新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几年来,每年都有重大的、引起新闻界广泛争鸣的新闻伦理失范事件发生。2002年,香港《东周刊》女明星裸照事件;2003年山西繁峙金矿矿难报道中记者受贿事件;2004年,《中国青年报》第二代身份证将由日本企业制造的假新闻等。  相似文献   

5.
2003年9月26日,在中国新闻史上,也许是个值得记下一笔的日子。在山西繁峙金矿“6·22矿难”国务院批准处理责任人的电讯中,“拔出萝卜带出泥”的不是别人,却是包括新华通讯社4名记者在内的11名新闻记者。近年以来被曝光的群蛀性腐败案件,在为首贪官彻底倒台的同时,往往也有其秘  相似文献   

6.
士辉 《新闻与写作》2003,(11):12-14
震惊于记者被收买时统宇 《中国青年报》9月16日刊登新华社记者刘铮写的通讯《繁峙矿难水落石出》。平心而论,在该矿难已过去一年多以后.特别是前段时间看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的《繁峙矿难纪实》后.再说感到震惊有言过其实之嫌。然而.这篇通讯的一个细节——11名记者在采访事故过程中被当地干部及非法矿主收买——却让我中午困意全无,忍不住打开电脑,说说我的震惊。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刘畅因揭露山西繁峙矿难真相的系列报道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4年9月获得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他的作品被北京、香港一些高校作为教学案例或收入教材。  相似文献   

8.
赵金:“封口费”,无论是对于新闻从业者,还是对于社会上的普通人,都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从山西繁峙矿难之后,这个词就牢牢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对于新闻人,它意味着耻辱。  相似文献   

9.
2003年的新闻界因为有了社会各界对记者职业信念、职业道德前所未有的关注与讨论而显得不同寻常。在这一年当中,有两件事在新闻记者和普通百姓的心目中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一件是2003年9月26日,新华社播发了山西繁峙矿难中11名因收受金钱和礼品而“集体失语”的记者违纪的事实,使之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另一件是  相似文献   

10.
赵金:“封口费“,无论是对于新闻从业者,还是对于社会上的普通人,都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从山西繁峙矿难之后,这个词就牢牢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对于新闻人,它意味着耻辱。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从广州日报前社长黎元江到在山西繁峙矿难中采访的新华社记者,再到央视名导演赵安,传媒人士接二连三地出事,说明媒体这个被誉为中国的最后一个暴利行业,也有失去约束和监控的危险。” 北京 张扬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2010,(6)
魏钢焰(1922年2月—1995年2月3日),著名报告文学作家。曾用名魏开城,祖籍山西繁峙,生于太原。1937年参加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宣传队。1949年冬随部队到新疆,1950年创作的话剧《模范党员吴保林》  相似文献   

13.
肖峰 《新闻知识》2005,(10):20-22
这两年,媒体业屡有丑闻爆出。中央电视台的赵安落马,“湘中名记”伍新勇的案发,繁峙矿难11名记涉嫌收受贿赂。前段时间,偏居湖北黄冈的《鄂东晚报》义成为焦点,为了创收,该报社内部卜下“通力配合”,用“曝光当事方丑闻”的方式强拉广告,形成一条从报社领导到记再到受要挟单位的“媒体腐败食物链”,让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事件时有发生,给整个新闻界带来极坏的影响.2003年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中11名记者受贿事件,2004年中央电视台4套<今日关注>栏目俄罗斯人质危机有奖竞猜事件、2006年广州"注水西瓜"事件,2007年"纸馅包子"事件、2008年山西临汾矿难中加余名记者排队领封口费事件……一系列的媒体事件曾经一度引起社会各界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5.
在去年报道山西繁峙矿难中,相关部门有意给我些物质贿赂,以不让我报道真相。当时对我来说这样的事情只有一个答案:就是拒绝。如果你要是接受对方的贿赂,必然会影响到你报道的公正,影响到你报道的真实和全面。在看到遇难矿工被焚烧、抛弃、埋匿、矿工家属那种撕心裂肺哭喊声的时候,作为一个记者,或者说仅仅只是作为一个人,  相似文献   

16.
《金魔》──从“家史”到“小说”渠川电视连续剧《昌晋源票号》自中央电视台在第一套节目播出后,引起广泛反响。这部电视剧系根据渠川同志的长篇小说《金魔》改编的。《文学报》刊发了渠川先生谈《金魔》创作经过的文章,现摘发如下,供参阅。要写小说,就必须到山西去...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的回访式报道山西黄河电视台甫晓明回访式报道就是对曾经报道过的新闻事实,通过选取新的报道角度。重新进行采访的一种报道方式。如1996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制作的特别节目《再聚焦》和1995年10月18日山西黄河电视台《黄河新闻》制作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国内新闻界出了两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一是湖南娄底市一个政法记者挖下色情陷阱,诱使一些官员跳进去,然后他以掌握的证据挟制这些官员;二是在山西繁峙矿难中有11名记者落入金钱陷阱,以至被曝先和惩处。 娄底市的那个政法记者现已被绳之以法,不再多说。让人  相似文献   

19.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记者戴骁军惊险地按下快门,将众多排队领封口费的记者们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矿难的封口费事件算不得什么新闻。2005年的河南汝州矿难①,闻风而至的有100多家媒体的480名记者,领走了20万元封口费。2002年山西繁峙矿难,包括4名新华社记者在内的11名记者的封口费不仅有现金还有金元宝。  相似文献   

20.
2003年山西繁峙金矿矿难报道中发生记者受贿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我国传媒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的关注.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一位新华社的高级记者指出:"传媒界把‘加强行业自律、强调职业道德、刹住不正之风'局限于集中对有偿新闻进行专项治理,这当然是完全必要的,但就记者队伍的建设而言还远远不够.应该看到,当前损害媒体和记者声誉的,不仅是有偿新闻,还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方面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如果概括一下现在传媒在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