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杂技在“百度”搜索上面是这样解释的:杂技,亦作“杂伎”。指柔术(软功)、车技、口技、顶碗、走钢丝、变戏法、舞狮子等技艺。从以上对杂技的介绍,对照当今杂技舞台所呈现的节目,以及世界各主要杂技赛场上的中国杂技节目来看,以上这些传统杂技节目正在被逐渐弱化,有被演出市场边缘化的趋势。当今的主流杂技舞台上看到这些传统的杂技节目已是不易了。  相似文献   

2.
在2005年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昊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比赛中,中国河北省杂技团的《雏凤凌空——女子集体车技》凭借她们的精湛技巧,在激烈的角逐中力压群雄,脱颖而出,战胜了来自16个国家的30多个优秀参赛节目,一举夺得金狮奖第一名。杂技是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艺术门类。在《辞海》中“杂”为多种多样,“技”为技艺、技巧、本领。“杂技”做为表演艺术的一种艺术形式时是多种多样技艺的总称,是“技”的集合。这是杂技在字面上带给我们的认知。传统杂技在一般意义上不表现人物、不表现情节、不表现矛盾冲突的。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杂技”已不单单是多种“技”的集合,而是多种艺术门类的整合体,也是杂技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艺术起源于劳动,杂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发展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是一种技艺。从某种角度上说技就是艺,这种艺不光是表面上的技巧而有着丰富的内容来充实、诠释它。现代杂技融合了各种表现手段和多种表现形式,使杂技从纯技巧性表演逐渐转变为以技巧表演为主,同时综合其他门类的创新艺术形式。在这里我们可以把现代杂技看作整合后的艺术杂技。李泽厚提出过“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欣赏三境界,《雏凤凌空——女子集体车技》便能很好地带你去体验这种意境。  相似文献   

3.
在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上,我目睹了杂技滑稽的魅力所在,一名来自法国的马戏艺术家所表演的滑稽节目《车技》,把车技中的"死飞"表演得淋漓尽致,再配上幽默的音乐、有趣的情节,与娴熟的技巧相融合,时不时夸张地叫出声来,达到了极好的表演效果,观众们的笑声一浪高过一浪。  相似文献   

4.
杂技,亦称“杂伎”。指人体软功、自行车技、钻地圈、抛草帽、乔装狮子舞等技艺表演。通过“杂伎”中的“伎”字可看出,“人”在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人来表演各种高难度的技艺,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到杂技艺术中表演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杂技艺术也在不断地进行继承传统之后的发展。诚然,杂技中技艺占据很大的比重,但在现代社会的今天,单纯的技艺表演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观众的审美追求。表演上的追求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此篇文章将从情感的表达、美的追求以及交流的必要性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这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一则关于中国杂技团杂技节目《俏花旦——集体空竹》著作权纠纷案的新闻报道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在杂技业内引起强烈反响。事出2017年初,河北一民营杂技团在某地春晚表演杂技节目《俏花旦》,其背景音乐、演员服装、动作组合、表演形式等与中国杂技团的《俏花旦——集体空竹》相似度达90%以上,因此中国杂技团以侵犯知识产权将该民营杂技团作为被告之一诉至法院。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杂技节目的艺术表现停留在传统的表现手法上,虽然经过舞台的包装和改良,但万变不离其宗,仍然存在着“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因而制约了杂技节目的改革和创新。本人探讨的就是对杂技节目艺术表现的改革和创新,如何使杂技节目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艺术层次,即如何改变表演形式和深化主题。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杂技专业教师,我非常深刻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本学期通过培训学习不论是在文化水平还是在专业技术上,我都在努力地提升自己。在杂技教学工作中我主要负责车技节目的培训。车技是集观赏性和技术性于一体的大型集体节目,注重演员之间的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8.
<正>在近期结束的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决赛上,沧州杂技团和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联合创排的杂技节目《龙跃神州——中幡》荣获中国杂技金菊奖杂技节目奖。该节目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着力创新、精益求精,将传统杂技元素、当代表现手段与姊妹艺术有机融合,拓展了河北杂技的新表达,彰显了燕赵风格,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夯实基础。“舞中幡”是中国杂技的传统节目。幡为旗幡,是古代军营或庙宇中的长条形旗子,  相似文献   

9.
正当今时代,杂技表演如何创新并独树一帜,获得观众的称赞,是一个杂技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笔者结合杂技节目《绸吊》,谈谈杂技舞台表演的艺术性。任何杂技节目的创新,都要有与众不同的新理念与新视角。在表演杂技节目时,应该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优秀作品与优秀演员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复合型杂技节目”是指由两个(两种)及以上不同类型杂技节目的技巧,融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新作品的杂技节目形式,是杂技节目创新的一种手段。这其中起码有两层意思:第一,必须是两个(两种)或多个(多种)不同节目的不同技巧之间的重新组合;第二,这种组合后的节目必须是一种好的创新,这种新节目其实就是杂技创新的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1.
杂技是一门挑战人体极限的表演艺术,起源于春秋战国,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过去泛指从百戏演变而成的手技、口技、车技、驯兽和魔术等技艺表演,现代则是演员靠自己身体完成一系列高难度技巧动作的表演(驯兽、魔术、滑稽已从杂技中单列出来)。要保证演员能够完成高难度技巧的训练、演出,长时间的苦练加巧练是不可少的,而其中教练的执教作用尤为重要。笔者结合执教《抖杠》节目的心得体会,来谈谈杂技节目创作训练中需要着重把握的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杂技表演主要靠惊、险、奇的技术动作博得观众的惊叹和掌声。那么,将传统杂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结合表演,将发生怎样的观赏效果呢?如今,由四川自贡杂技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新创作的杂技节目《土陶情》,就实现了"杂技+非遗"的完美演绎,该节目在2019自贡市荣县春晚上一经亮相,便喜获成功,摘得组委会颁发的精品节目奖。  相似文献   

13.
武颖系武汉杂技团79届杂技学员,现为武汉杂技团《女子柔术》老师,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项目“武汉杂技”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曾主演《顶碗》《椅子造型》《转碟》《集体车技》等多个杂技节目,荣获世界杂技锦标赛“黑湖塔”杯、全国杂技比赛“金狮奖”、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黄鹤金奖”等多项国内外重大杂技比赛金奖。  相似文献   

14.
杂技的创新,体现在它要革新几千年来的传统表演与教学方式,要靠杂技工作者革故鼎新、标新立异、敢为天下先的敬业精神。为了舞台上瞬间的惊艳绽放,不惜经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钻研与求索,在失败中苦苦追寻成功。一、赋予节目表演新的内涵。作为一名杂技演员,几十年来我曾多次到世界各地巡演。在我参与的2000多场演出中,我感受到中国杂技与国外杂技的差距不在技巧,主要是演员的表演、节目的包装和与观众的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15.
魔术《九儿》是由辽阳杨氏古典戏法“罗圈献彩”改编而成的一部作品。2018年10月,由笔者表演的这个节目,代表辽宁省参加了第十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比赛,从众多优秀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金菊奖。在表演过程中,笔者通过不断揣摩和思考,对该作品的魔术艺术有了不少新理解、新认识和新感悟。  相似文献   

16.
正杂技道具在杂技节目或整个杂技剧中,必须从属于节目或整个剧的美术要求,在统一的布局中,呈现它在舞台环境中所具有的特性,即它的从属性。从属性在杂技剧中特别明显,它是杂技道具与舞台环境的关系造成的,而杂技道具又直接与演员的表演紧密相连。与此同时,杂技道具在舞台表演中又具有独特性。现就杂技道具与舞台环境的关系,谈点粗浅的看法。杂技道具是指杂技演员在进行表演中使用的技巧性器械,或凭借某种物体才能进行技巧表演的坚固物体。杂技  相似文献   

17.
沧州杂技团创作的魔术节目《涟漪·扇变》在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滑稽比赛中获得魔术节目奖。笔者作为该节目的表演者,深知创作一个节目的不易,而《涟漪·扇变》在创作中注重对传统戏法进行创新,从而取得了成功。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由辽宁省杂技家协会推荐、大连杂技团创演的杂技节目《蒲公英·远方——蹬伞》在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中喜摘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蹬技”是中国传统杂技技艺,是表演者在腿脚向上的状态下用脚蹬耍各种道具或蹬人的技能,主要依靠表演者腿脚部的灵活、承接、推力、承重等特殊能力来完成表演。“蹬技”重蹬、抛、转、传等技术动作,非常考验杂技基本功的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9.
<正>雄鹰出征迎鏖战,长空一啸耀苍穹。2022年11月,由河南省杂技集团有限公司、濮阳杂技艺术学校联合打造的杂技节目《长空啸——浪桥飞人》用创新表达赋能杂技艺术,难度高、立意新、舞美奇,在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中斩获中国杂技最高奖“金菊奖”。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11月,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在河南濮阳落下帷幕。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创演的《双人升降软钢丝》节目以高难的杂技技巧和极具感染力的出色表演,塑造了电力工人高空悬吊及父爱如山的精彩画面,用艺术创新绽放了劳动人民的敬业之美、劳动之光,最终荣获“金菊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