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面对当代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和学科思维范式转换等学术研究与发展的时代诉求,深陷于"是独立学科还是跨学科领域""是寻求体制化生存还是坚守跨学科价值"等两难困境中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既需要增进教师教育高深知识、开拓教师教育独有领地,又需要规避专业主义消极倾向、警惕过度学科化的风险,更需要创生新型知识管理制度、坚守跨学科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我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着概念体系不够科学、学科性质没有清晰界定、研究方法简单移植、研究重心偏实用化、学科制度建设不够成熟、研究队伍尚未形成等问题。在把握这些问题的前提下开展教师教育学科建设,需要加强教师教育的学科制度建设,开展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同时培育高水平教师教育学学科队伍,提升教师教育学科整体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化研究”以其“立足当代的批判的方法”,迅速完成了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的合法化进程,“立足当代”是“文化研究”的立足点,“批判”是“文化研究”的基本立场,这种合法性还仅限于工具论的范畴是作为批评的合法性。作为学科,“文化研究”在出版业的支持下迅速成为学术热点,并得到前沿学者的拥护,是一次学术版图的颠覆和更新。作为课程,“文化研究”虽然登堂入室,但学科定位上,没有明确的定义;研究内容上,没有成熟、明确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呈现“关键词”式倾向;前沿性与知识化的调和与矛盾是“文化研究”课程化的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4.
关园园  吴原 《教书育人》2009,(11):21-23
教育学是一门学科在业内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离开教育学界,却并不被“其他严谨的学术同侪”所承认,在教育学者努力构建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同时,教育学却被其他人看做是一门“次等学科”,这确实令人难堪。事实上,相对于“非次等学科”的研究者们,教育学者的付出并不少,但得到的认同却不多,“在讨论学科问题的真正学术著作中,你不会找到‘教育学’这一项目”,并且,“多年来‘教育学’已逐渐接受屈居次等学科的地位……无法找到一种显示出其学科地位的声音去作出回应”阻教育学处于一种迷失自我与学术缺位的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5.
先进而适当的研究方法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就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在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对教育经济学友研究方法的一个侧面有所反映,也是对我国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发展作一浅略思考。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如果单纯地介绍心理学知识、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则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帮助甚微.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去学科化,要将学生心灵的成长,增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作为重点,课程传授内容要能够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生活幸福奠定基础.所以,中学的心理课不需要学生掌握和记忆心理学理论知识,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这使"去学科化"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导向.  相似文献   

7.
8.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需要面对新的形势与挑战,不断创新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探索一种新的学科化用户教育模式——组建一支具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胜任课堂教学、检索技能优势互补的学科馆员师资队伍,在实施馆本培训、检索课教学、专题讲座、新生入馆教育等工作中,充分考虑用户所学专业及信息需求的差异,形成鲜明的学科化用户教育特色,提高师生多元化、专业化的信息获取水平。  相似文献   

9.
教育技术知识在教师知识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辅助性知识要素到核心知识要素的过程。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的影响下,整合教育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知识研究的基本取向。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应寻求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与学科具体目标及内容的深度整合,并于该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关涉教学情境针对学科特征及持续建构生成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多元角度论述了高职课程学科化的原由,并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三方面提出了高职课程职业化重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与多学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认识论中存在着“学科论”与“领域论”的学科属性之争,由此导致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两种研究方法。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直指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而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则被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目前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范式。两种研究方法各有其效用,但缺陷和不足也十分明显。在“学科论”和“领域论”两种观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的情况下,如何厘清高等教育的学科化研究与多学科研究之间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研究不断创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学生工作越来越复杂,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不断变化,要求我们对高校的学生工作加以更加精细的研究。想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必须以学生工作学科化为前期支撑。当前,学生工作的学科化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研究的也不够深入,缺乏理论指导,实践的效果也不太理想。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学生工作学科化的理论意义,加大实施力度,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的学科化水平,推动高校学生工作不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元教育理论研究对于本土教育理论发展的贡献这个角度来说,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元教育理论研究是"无效"的。"无效"之因在于元教育理论自身的缺陷、教育学者的学养缺失和制度的规约,而其根本则在于教育学与教育学人缺失其本应具有的"真独立"的生命灵魂和价值品质,为此,追寻教育学和教育学者的"真独立"是制度规约下元教育理论和教育理论发展之必须。  相似文献   

14.
词源学研究可使我们发本求真.维柯基于“真理即创造”之哲学基础,从词源学视角论述了他的人文教育思想:依循禀性而为之教育,调和感觉与理智之关系,促进身心和谐之教育以及重视道德之教育.它对现代的启示为:顺应儿童天性是教育之发端;培养创造力为教育之命脉;促进整体和谐称教育之核心;导向成人之果系教育之宗旨;涵育自我选择谓教育之精神.  相似文献   

15.
教育经济学在我国已跨过而立之年,但要走向成熟必须更加注重我国教育实际,着力研究前沿问题以引领学科发展。由"教育产品"这一"硬核"可推导出教育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由"教育产品具有生产价值和消费价值"形成的"保护带"可以演绎出教育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教育经济研究热点问题紧跟时代发展的律动,但从未离开过以"硬核"为圆心、以"保护带"为半径的圆周视野。在立足基本、抓住核心、关注热点的基础上,可以将教育经济学前沿问题归纳为: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问题、教育经济价值悖论问题、教育财政问题、学校生产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的经济功效及其经济条件的科学。极具活力的教育经济学已经“觉醒”,教育作为与雪展息息相关的“新兴产业”迎来了全面振兴的新时期。深化邓小平理论的认识,研究探索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毓 《教育探索》2001,(12):5-6
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是引导我国教育事业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在这一思想体系中,教育经济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对邓小平关于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教育、科学与经济的关系,教育的经济条件,教育的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教育经济思想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的基本观点,结合我国实际,强调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来考虑教育问题”,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第…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对教育技术概念的不同理解、教育技术学理论建构与实践基础、技术观的广狭之争、现代教育观的批判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以人为对象的教育技术,以范畴性技术教育化为逻辑起点的教育技术学和以教育技术本体论为根基的教育技术哲学所构成的完整教育技术学体系。创新之处是分别在技术范式中拓展出新的广义技术概念,在教育范式中批判了现代教育观,并找到了教育和技术共同指向人的汇合点,建立起教育技术学自身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9.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12):3-13,24
随着课程实践的丰富和理论的多元发展,课程研究在我国正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如何确立我国课程研究的知识基础,追踪其历史发展和现状,成为课程研究树立其学科地位、寻求学科合法性的迫切任务。此外,中国的课程研究该以何种姿态和方式参与复杂的国际对话,如何在国际课程研究共同体中明确自身定位,共同致力于课程领域的智力突破和学术发展,更是课程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本土和国际诉求。当北美的课程研究正经历着合法化危机,试图通过学科化和国际化寻求领域突破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对自身境况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呢?正如派纳所说,"提出这些问题是课程研究从领域内部和外部进行学科性对话的开始",也是引发我们思考和探寻未来之路的开端。  相似文献   

20.
本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入手,借助现代教育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梳理其有关论述,重点阐述其富民、化民等思相及其对现代中国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处理所具有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