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野中郁次郎知识创造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动态知识价值链,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机理,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与一般企业的主要差异是其关注知识创造和知识共享两个战略环节。然后进一步对这一机理运行所需的知识场和知识库进行了描述,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创新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企业知识存量的多层次灰关联评价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企业知识存量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的资源,建立企业知识存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企业知识存量部分已知,部分未知的特性,运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企业知识存量进行综合评价,对客观评估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加强知识管理、调整知识创新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模型,并选取华为企业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1)知识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分别经历"内部知晓-内部响应-外部知晓-外部响应"知识链环节,对应于"知识获取与吸收-知识内化""知识应用与创新-知识生产""知识积累与积淀-知识外化"三个部分,形成知识优势。(2)知识活动过程只有与企业再生产过程相结合,才能产出满足市场需求、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在行业中赢得定价权力和市场份额,最终形成企业竞争力。本研究揭示了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内在转化机理,为企业管理者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市场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供应链与供应链间的竞争.在这一新的经济形势下,知识协同成为实现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的重要机理.本文在探讨供应链企业知识协同动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知识协同的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机理模型,并从模型的核心内容-知识协同机制来剖析供应链企业知识存量增长的内在运行机理.研究表明,知识协同能够增加供应链企业的知识存量,知识存量的增长能够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从知识发酵机理看管理咨询的成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珂  和金生  王越 《情报科学》2006,24(1):12-16
本文利用知识发酵模型,探讨分析了企业寻求管理咨询的原因及其工作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准确确定变革方向、完备知识母体、充分进行知识发酵、促进咨询方案的传播和熟化等规避咨询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企业问知识交易市场机制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知识交易是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基础,而知识交易中的市场机制更是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点.就此从影响知识交易的知识特性、交易过程.交易环境这三个主要方面出发,对知识交易市场机制的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分析发现,知识的交易性受知识本身以外因素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项目风险管理对历史信息有较强的依赖性,这种管理框架与项目的基本特性存在矛盾,不利于项目风险管理效果的改善和提高。本文从项目风险形成的本质分析入手,指出知识缺口是造成项目风险的根本原因,项目风险管理应该首先从项目团队知识缺口分析入手,进而结合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及历史信息等识别出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与历史信息进行印证,从而有效降低对历史信息的依赖,最大限度地提升团队风险管理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为例,对团队内成员间的知识分享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团队成员间的共享心智模式能够引导成员在所需的情境中与其他成员进行互动,对知识分享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而这种影响效果会受到成员性格特征的调节影响。因此在团队运作过程中,团队领导者若能通过详细的任务说明以及增进成员的互动等方式,让不同性格的团队成员具有相匹配的心智模式,将有助于团队知识分享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发酵理论的组织知识共享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共享是组织提升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领域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知识共享的生物学依据出发,从仿生学和生物进化角度重新审视知识共享问题,运用知识发酵理论,剖析知识共享的内在机理,提出了知识共享发酵模型,并具体分析了知识共享发酵过程的核心要素和“发酵”原理。最后,提出了知识共享发酵的主要类型,剖析了各个类型的主要特征,并就如何提高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效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共享是组织提升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领域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知识共享的生物学依据出发,从仿生学和生物进化角度重新审视知识共享问题,运用知识发酵理论,剖析知识共享的内在机理,提出了知识共享发酵模型,并具体分析了知识共享发酵过程的核心要素和“发酵“原理.最后,提出了知识共享发酵的主要类型,剖析了各个类型的主要特征,并就如何提高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效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归纳了知识发酵基本理论.包括知识的生物特征、知识活动的内在特征、知识发酵的概念、模型及构成要素、类型;从知识发酵与产业集群、知识发酵与组织变革、知识发酵与质量管理、知识发酵与图书馆知识管理、知识发酵与项目管理等五个方面对知识发酵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了知识发酵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关联的制造业集群企业知识服务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宗水  刘宇  张健 《软科学》2012,26(12):18-21
通过灰关联分析确定量化指标,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制造业集群内部企业的知识服务能力做出评价;同时,通过横向对比对集群内部企业知识服务能力进行排序;最后,确定整个集群的知识服务水平以及内部的标杆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个体知识分享行为的产生,取决于个体是否有分享知识的意愿或动机.计划行为理论对影响个体意愿产生的因素进行了详尽的阐释.组织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通过影响个体知识分享的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影响知识分享意愿及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知识供应链中的知识创新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国内外知识供应链概念、知识供应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界定了知识供应链的内涵,结合知识供应链的主体深入探讨知识供应链的形成模式、互动模式、创新机理,并给出知识供应链知识创新的三阶段模型。  相似文献   

15.
陈伟  潘伟  杨早立 《科学学研究》2013,31(12):1864-1871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治理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从知识势差的概念出发,引入知识治理机制和行为整合,构建了知识势差对知识治理绩效的影响机理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对调研获得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势差对知识治理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行为整合在知识势差和知识治理绩效中扮演中介角色,知识治理机制在知识势差与行为整合、行为整合与知识治理绩效、知识势差与知识治理绩效的关系中均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跨国公司的知识传导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朴  宣国良 《情报科学》2005,23(9):1302-1305
本文在阐释跨国公司知识网络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跨国公司知识产生和运用的管理流程,重点探讨了跨国企业的知识传导机理。  相似文献   

17.
在界定企业社会资本内涵的基础上,对企业结构维社会资本、关系维社会资本及认知维社会资本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剖析,从创新观念、创新资源及整合能力3个方面探究企业3个维度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社会资本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为企业利用社会资本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治理绩效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建立以知识资源与知识特性为自变量,以知识市场机制设计、社会互动与实践社群构建等变量的知识分享途径为干扰变量,而知识治理绩效为因变量的研究架构,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验证各研究假设。本研究建议高新技术企业最好不断扩增专属性知识资源、良好的知识市场机制设计、社会互动与实践社群构建、善用多元化交流渠道或建立效率化系统技术,以实现和强化组织创新,增进知识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19.
江积海 《科学学研究》2010,28(9):1375-1382
企业网络中知识及其传导是网络竞争优势的源泉。论文首先分析了企业网络中知识传导的特性,然后运用层次性和结构性的分析方式,提出广度、密度、速度和交互度四个方面的结构性影响因素,同时结合"四度"因素提出八个"结构因子",重点剖析"八大结构因子→四度结构因素→知识传导绩效"的内在机理及影响方向,论证"四度"因素与企业网络中的知识传导绩效正相关的关系;最后,以TD-SCDMA产业联盟为案例,印证相关结论,提高企业网络知识创新的绩效应设计和改善知识主体的广度、知识活动的密度和速度、知识传导主体与传导路径及活动的交互度等方面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以国内15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协同知识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强度、利益分配、领导行为、团队结构、激励策略、知识共享、知识创造和技术支持等8个因素均通过验证.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协同知识创新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