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爆发后,籍贯山东的宫廷戏法大师、曾在清官内务府“掌仪司”任职的四品顶戴张宝清“。离开北京,来天津献艺,组建中国戏法艺人的第一个戏法行业协会“义和堂”,为戏法界“四大堂”之首;同时在天津广收门徒,培养出五位大师级的戏法艺人,这就是被称为“五大文”的罗文涛、穆文庆、闫文锦、刘文治和王文韶。  相似文献   

2.
在《鹅幻汇编》第五卷“手法门附工夫法”中,介绍了一些带有戏法成分的武功活.如“十景口芊”、“扑竿转盆”、”金钱跑马“和“十景杂耍”等,过去的戏法老艺人在练文活之外都会练些武功活.尤其是“十景口芊”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3.
《杂技与魔术》2013,(6):28-28
口技、赛活驴、天桥中幡、集体空竹、古彩戏法、傅氏幻术、传统戏法仙人摘豆……9月16日,作为“北京国际图书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北京杂协承办的“杂技魔术非遗项目专场演出”将老北京传统技艺竞相亮相奥林匹克中心广场,吸引了四面八方面涌来的中外游客。  相似文献   

4.
《中幡》是我国一个传统杂技项目。解放前在北京天桥以及各地大型庙会上,都有“幡会”、“幡行”所组织的《中幡》表演。清代的《走会图》生动地记录了表演《舞中幡》的热闹场面:“一位威武有力的练家手托二丈五尺长的大竹竿,直挂一幅巨大的旗帜,上面写‘万寿无疆’大字,作为整个行列队伍的标志。”《舞中幡》的主要动作是把“幡”高高抛起,长竿总是垂直落下,艺人以头额、鼻梁、后脑、手肘、膝盖等部位去承接,竿顶上装有响铃,发出声响。每当走会大队经过街心牌坊时,  相似文献   

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美女蛇到底是一个什么形象?大家的说法不一。有的认为美女蛇是个反面形象,是“现代评论”派的象征,鲁迅是想借这个故事捎带刺一下时刻想吃他向的“现代评论”派(这是一种传统看法)。有的认为“这是个迷信故事,吓唬孩子的,也可以说鲁迅在批判这个迷信故事。”(李何林:《十五篇鲁迅作品问题解答》)“作者对这个故事显然是采取批判的否定的态度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当时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迷信思想。”(徐州师院中文系:《散文选讲》)另外有人更进一步批判和否定了这个形象,认为美女蛇不仅象…  相似文献   

6.
足球喉舌论     
天桥艺人的启示北京天桥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说又练好把式。”这虽是艺人们的简单概括,却也道出了“练”与“说”的辩证关系。。说”即是“吹”,社会发展至今日。“练”与“吹”仍然不可分离,只不过是练的人不再、也难于亲自操持“吹”业。须与专业宣传者结合,须与种种大众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40年代.我12岁.开始自学魔术.在天津中华书局买了《中外戏法图说》。读后方知这部铅印的“图说”其实就是《鹅幻汇编》的翻版。从这本书中我学到许多小戏法,尝试着演过的有“木人走线”、“木人(香烟)自起”、“空碗变鱼”、“空碗变花”和“酒壶变酒”等等。  相似文献   

8.
徐老师:你好!曾经听一位戏法老艺人说过,《吉庆有余》这样的古彩戏法不容易改,虽然十分老旧,但其内容、形式结合得非常和谐,随意改动不光不能添彩,反而会使其受到损害,他曾试着改了几次都无功而返,正所谓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你认为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9.
说不清自哪朝哪代起,先辈的杂技艺人在庙会集市表演杂技戏法前.必敲锣“说口唱曲”,以此招揽人们驻足围观,因为是以锣伴奏,人们便将它称之为“锣歌子”。  相似文献   

10.
金晓春  江用虎 《收藏》2008,(2):130-130
提起核雕,人们首先想到明末魏学洢的《茅檐集》中的名篇《核舟记》.文中所述常熟艺人王叔远能在一枚长不盈寸的桃核上雕刻出“苏东坡泛舟赤壁”故事,显示早在明代,核雕就已成为一种非常珍贵的艺术品。近年来,随着港台核雕收藏风的吹入,内地一些大都市也随之涌现出了一批玩家,核雕拍品也常现拍场。2005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上,一件“清核雕先贤人物串”以134.2万元的高价成交,  相似文献   

11.
庞文龙 《收藏》2010,(8):98-99
铜镜在我国古代文献史籍中常被称为鉴。鉴即盛水的盆子,上古时期,人们用它来鉴容。《楚辞·九辩》:“今修饰面窥镜兮。”已明确称作镜,并指出了它妆饰整容的用途。到了宋代,铜镜又被称作照子。此期,在镜背装饰上还出现了一批独具风采的人物故事题材。岐山县博物馆收藏的宋代柳毅传书故事镜和金代许由洗耳故事镜便是这类题材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杂技与魔术》2013,(5):27-28
由天津市文联、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天津市杂技家协会和天津杂技团承办的“中国天津首届全国古典戏法交流展演”于2013年9月6日在天津市光华剧场成功举办。这次古典戏法交流展演,汇集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北等地的十余名戏法表演艺术家,他们交流、探讨了古典戏法的表演技巧,他们表演的节目囊括了传统戏法的各个门类的表演,小至“剑、丹、豆、环”和“大变金钱”.  相似文献   

13.
《玉合记》是明代中叶梅鼎祚的代表作,徐复祚、沈德符曾批评过它的骈骊作风,认为“此体最易惊俗眼,亦最坏曲体,必不可学。”(《曲论》)王骥德却又称赞其:“扌离华扌炎藻,斐 有致”。(《顾曲杂言》)这些评论主要是针对作品文辞而发的,甚少涉及人物形象的塑造,尤其是柳氏这一中心人物。《玉合记》的故事原型取自唐人小说《柳氏传》,由唐至明,悠悠数百载,柳氏这一形象经过梅鼎祚的一番精心改造后,甚别具一格的竟蕴内涵,很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许光佐的《柳氏传》尽管受体裁所限,未能对柳氏予以全面的刻画,但仍以凝炼的笔墨向我…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或民间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戏法就是这样一种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依托于艺人而存在,以技艺为表现手段,以身口相传而延续,历史悠久,老百姓喜闻乐见。2010年"戏法"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一、艺术价值中国人对戏法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人人都知道"戏法"这两个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不诚实、撒个谎、  相似文献   

15.
《围棋天地》2006,(9):2-23
漫画棋王 近日,台湾围棋协会理事长沈君山先生以漫画形式出版《沈君山说棋王故事》套书,以幽默的个性,生动的比喻叙述五位棋王:“棋神”吴清源、“棋师”木谷实、“棋圣”林海峰、“棋侠”曹薰铉以及“棋雄”聂卫平等人的动人故事。沈先生期许:这些故事,说的人开心,听的人开心,编写的人开心。希望看书的人也同样开心,如果还能有所收获,学到东西,那我就更开心了。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诞生310周年,3月21日发行的2011—5《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一〈儒林外史〉》邮票全套6种,是精选了《儒林外史》小说中6个人物故事的精华部分绘制而成的(参见110308)。鲁迅对《儒林外史》有独到的评价:“虽云长篇,颇同短制;但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1,(10):I0032-I0032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于9月12日发行的《关公》为两枚邮票,另加1枚小型张。3个画面均千净利落,没有脍炙人口的情节和复杂的场景,只突出邮票主题人物本身。两枚邮票分别表现了横刀立马的“武关公”形象和夜读《春秋》的“文关公”形象。小型张则表现了在关帝庙的背景衬托下威风凛凛的关公立像,  相似文献   

18.
“越女”传说在我国历史上系独家之言。“越女”其人,无姓无名;“越女”其号,非官非职。“越女”实非信史人物,在我国体育史或武术史上,算不上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但是从现代体育界一些学者对“越女”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态度上,有的东西却很值得我们深思。 1919年1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时年25岁的郭希汾编写的《中国体育史》。该书第49页首次把《吴越春秋》中“越女”故事所讲的“手战之道”,误作是讲述“剑道”,说:“其言妙契精微,深得击剑之旨”,并认为“《吴越春秋》载越王与越女问答之辞,足为剑术发达之证。”自此以后,80多年来,我国武术界和体育史学界不少学  相似文献   

19.
春秋大刀武艺兵器文化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相关史料,对武术春秋大刀的历史原型三国时期关羽人物所擅长的兵器进行了考证,研究认为:晋代《三国志》史料中未有关于关羽习练和使用大刀的记载;元代《三国演义》小说奠定了关羽青龙偃月刀的形象;明代《三才图会》中有“关王偃月刀”的正式记载,并有刀谱和技法流传后世;清代已经有民间习练关羽春秋大刀的史料记载;关羽春秋大刀的形象经过长期的历史不断加工演绎而成。文章通过研究春秋大刀兵器的演变历史,发现春秋大刀兵器的发展并非简单的形制改变,而是一种兵器文化的嬗变过程,更反映了社会与武术和军事武艺兵器三者之间的文化互动。  相似文献   

20.
庐山锦绣谷     
<正>庐山锦绣谷由大林峰与天池山交汇而成,因第四纪冰川作用,这块面向西南的山间凹地,形成了一个平底陡壁的山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名。从如琴湖对面进入锦绣谷景区,到达的第一个景点便是天桥。站在悬崖峭壁之上,并未看到天桥。我收藏有YP14《庐山风光》-10天桥(图1),庐山邮政1995年7月18日和2002年5月1日先后启用的“天桥”风景日戳(图2、3),片戳都显示了两崖拱峙,峭壁堆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