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突发事件中存在着多方的信息传播伦理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分析伦理选择的"色散与滤光"模型,并据此模型,以突发的甲型H1N1流感为例,对甲型流感传播中涉及的传播伦理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指出了政府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我国互联网上传播的各类不良信息,以传播的基本要素为出发点,逐一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提出不良信息的定义,分析研究互联网不良信息的传播途径,总结提出此类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特点,对传播中受众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结论】着重探讨互联网不良信息进入网络传播之前的审查环节的技术治理问题,介绍可以应用的几种主要不良信息识别技术手段,最后结合我国互联网发展应用现状,从政府管理、网络运营主体自律、网民提升素质和积极参与三个方面,提出互联网不良信息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闻世界》2009,(6):17-17
对比5年前后的两场公共卫生事件可以发现,互联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深刻影响着类似重大事件的信息传播方式. 5年前,在亚洲肆虐的SARS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5年后,H1N1流感在不断传播的同时,也点燃了互联网的资讯大战:各大门户网站都力图在第一时间传播最快最准确的信息;一批5年前还未全面兴起的web2.0网站也第一次在全球突发事件面前展示了快速传播信息的实力。  相似文献   

4.
透视危机事件传播链的断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2月8日,“广州发生致命流感”的可怕消息通过口头语言、固定电话、传呼留言、手机短信、网络等最原始与最现代的传播手段迅速传播开来。互联网这种最自由、最快捷的传播工具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数十小时内,网上“生物入侵”、“鼠疫”、“禽流感”、“炭疽”、“无药可救”  相似文献   

5.
以社会化、本地化和移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移动互联网给区域品牌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文章结合陕西农产品区域品牌的传播现状,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陕西农产品区域品牌传播策略,包括区域品牌与产品品牌协同发展策略、区域品牌目标受众洞察策略、三位一体传播创意点策略和跨媒体整合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青 《新闻前哨》2020,(3):63-6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式发展,传媒业也融合了多种先进的传播技术,逐步走向数字化,互联网成为重要的舆论传播平台,而融合电视、广播、互联网的融媒体以成为当今主要的舆论传播形式,其对新闻舆论的影响较大。对此,本文以融媒体环境下新闻舆论的引导力和传播力为分析重点,针对其现状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广告主的需求、消费者行为、媒介环境以及营销传播机构的业务体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告的形态也更加多元化。传统大众媒体时代的广告创意理论已经不能够全面指导当前的广告创意发展,需要以传统广告创意理论为基础,建立适应互联网环境的广告创意理论来实现更有效的传播。文章通过分析传统广告创意理论及其局限性,进而提出互联网语境下广告创意理念的变革方向以适应网络营销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依托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等新电子信息技术而兴起的新媒体,①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播上,越来越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非典"、禽流感,HINI流感、手足口病,三聚氰胺奶粉、核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社会协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往往成为信息传播的焦点,这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性与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相契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信息传播的文体,不同的新闻载体表现的形式不一样。传统新闻是以广播、电视、报纸等为载体进行传播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的载体变得多样化,互联网传播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的主要传播方式。以互联网为导向的移动设备的诞生,改变了传统新闻采写与传播的方式,开创了新闻采写的新媒体。本文就来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闻采写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晏辉 《新闻世界》2014,(5):108-109
本文以移动互联网图像传播中手机网民的社交活动为研究对象,指出手机网民在移动互联网图像传播中的社交活动会随着媒介特性和功能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并通过对社交圈、社交场景、社交内容、社交体验、实用功能、图像美化等多角度剖析,提出了图像传播中手机网民的社交活动更加生活化并且更具表演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随着21世纪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的传播媒介,其广泛的受众群体和便捷快速的传播速率,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带来了活力。互联网数字化平台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有效突破了时空限制,拓展了传播对象,增强了传播效果,同时拓宽了传播平台,可见互联网数字化传播方式是现代信息科技高速发展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最明智的选择。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平台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互联网时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微博、微信等微传播方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种互联网社会化新媒体融合传播形态。自2009年8月以来至2015年,以微博、微信为主体的中国互联网社会化新媒体微传播已经走过了十余年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在以3G/4G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传播阶段,作为中国新媒体传播发展史的主流形态,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微传播形态可以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新媒体传播样本。文章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角度对微博传播所具有的双重召唤结构、偏向叠加效应等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认为微博所引发的微内容、微传播、微偏向、微结构、微媒体等融合传播现象为新媒体传播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周嘉琳 《新闻世界》2013,(1):100-102
本文分别以5W模式和AIDA模式对互联网时代品牌传播以及消费者反应阶段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基于AIDA模式的消费者反应阶段模式,强调互联网中消费者主动进行信息整合、信息获取以及信息传出的过程,同时在消费者行为产生之后,多了反馈这一环节,反馈内容会成为信息参与到其他消费者的反应过程中。除此之外,消费者还会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再判断,重新进入注意或兴趣阶段。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并且分析了消费者对于互联网品牌信息的行为与态度,由此提出,互联网中品牌传播应注意整合营销、口碑营销以及精准营销,针对消费者反应的各个阶段进行互动、精准、整合营销的品牌传播。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健康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美国学者Rogers,Everett M.首先提出健康传播这一概念,认为,健康传播是以传播为主轴,籍由自我个体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个不同的传递层次将健康相关的内容发散出去的行为。当今,新媒体异军突起成为组织传播的重要手段,致使媒介生态格局俨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在新媒体逐渐重构传播格局的今天,传统媒体向互联网逐渐迁移,会带来传媒产业或服务的转型升级,互联网与经济新常态“互联网+”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与重构,研究健康传播对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和重构进程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给人们带来快捷、便利的信息与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组织传播的范围,这就为组织的有效传播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媒体语境下,组织传播学应着重探索媒介传播形态的新变化并引导其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信息的有效健康传播。本期“组织传播”立足新媒体,深刻剖析互联网社交平台下健康传播的发展机遇,阐述新媒体时代社区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及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同时分析总结了微博在构建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困境及原因,从弹幕传播的主体进一步认识与理解群体传播,对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节奏的把握进行探讨,以期为新媒体传播格局下的组织传播实现健康传播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媒体经历了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和智媒体三个发展阶段,对传统媒体传播格局带来了颠覆性影响。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传播格局已然形成,互联网生态系统在传播中居于主导地位。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如何通过媒体融合,升维为主流互联网媒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重要讲话,为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很好的顶层设计。传播新格局已经形成互联网已经成为主导舆论场。相较于传统媒体来说,互联网信息海量、方便快捷、用户体验更好,用户开始快速转移到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上。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推陈出新中不断走向成熟,深刻影响着学术期刊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应积极转变思维,以互联网思维特点为切入,将碎片化思维、粉丝思维以及焦点与快速思维融入办刊各个环节,稳步推进传统学术期刊全方位融合互联网多平台的新出版模式,构建更高水平学术传播平台,服务科研,更高效地传播学术成果,不断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弘扬传统文化是媒体应承担的重要责任,如何深入文化内涵、创新节目形式是当前文化类综艺发展的首要课题。《登场了》系列综艺以多样的形式在传播手段上进行了创新,赋予了人文综艺互联网时代的特色,使历史文化成为生动可感知的具体表达。本文以爱奇艺制作综艺《登场了》系列综艺节目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探讨节目在互联网语境下的传播创新,最后提出了网络人文综艺节目的提升路径,为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打破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传播界限,日本电视剧作为日本流行文化的载体之一,通过网络平台的传播由官方和非官方行为共同组成。在线视频网站通过资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输送正版影视资源,非官方行为则包括字幕组和个人通过翻译日剧、撰写剧评的方式进行传播。本文以日剧《四重奏》为例,从传播主体、渠道、受众三方面探析互联网时代日剧在中国的传播现状,并基于日剧网络传播的研究,提出实现日剧传播正版化、加大我国国产剧文化输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洋 《视听》2016,(1):126-12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已悄然袭来。"互联网+"背景下的贵州形象亦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在内容不断扩展的同时,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策略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对贵州形象网络传播策略进行了探索,以期对贵州形象的精准传播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为贵州新形象的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技术发明之一。中国互联网三十年发展对于传播研究的启示可概括为:发现媒介。本文以“连接“”计算“”生成”为关键词,阐发了互联网逻辑与思维对于传播研究重塑媒介意涵的可能与价值,并提出在计算机网络时代基于本土化经验,创建中国媒介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