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学别人哭拜。他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  相似文献   

2.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小时侯很贪玩,模仿能力很强。他家原住在一处坟地的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先生们学礼节和知识。孟  相似文献   

3.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鲁国的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父早死,由母亲教养。孟母很注意对儿子的教育。“孟母三迁”就是流传很久,人人皆知的故事。他家原来住在靠近坟墓的地方,孟子喜欢模仿墓葬的游戏,孟母认为不好,就搬到街上去住,孟子又学起做买卖的游戏了,孟母又认为不好,再把家迁到学宫旁边去住,孟子就学起祭祀的游戏了,孟母最后定居下来了。孟母教子很严,有一次孟母正在织布,孟子读书  相似文献   

4.
许立川 《教育艺术》2001,(10):12-13
孟子是我国古代赫赫有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父亲去世时 ,他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3岁小孩。在其母亲———具有怀瑾握瑜品德的农家妇女言传身教的影响下 ,健康茁壮地成长。原先在孟家附近有一个墓地 ,孟子和小伙伴经常学着送殡的人们吹吹打打、哭哭啼啼。孟母对儿子玩这种荒诞无稽的游戏非常生气 ,决定改变环境 ,把家搬到城里。不多久 ,孟子又学做买卖的游戏了。孟母只好又搬家 ,迁到学宫对面去住。从此 ,孟子受到良好环境熏陶 ,变得孜孜不倦 ,博览群书。《孟母择邻》这个故事发人深省 ,让人受到教育和启迪。难怪会在民间流传百世 ,家喻户晓 ,…  相似文献   

5.
据说古代孟子的母亲倪氏.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孟子从小丧父,家里很穷,住在郊外的乱坟岗子附近。看见人家祭祀,他就学着祭祀玩,看见人家埋坟.他也学着挖坑埋坟玩。孟子的母亲发现孩子的模仿力很强.但是这种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于是决定搬家。他们离开荒郊,搬到闹市去住。市场上人来人往.小商小贩沿街叫卖,孟子也学着小贩子的叫卖声吆喝着。孟母觉得这个环境也不利于孩子的教育.于是又搬家了。第三次搬到了学校附近。学校里读书、行礼,孟子也学读书、行礼。倪氏高兴地说:“这才是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母子俩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后来孟子成为古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这与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名家印象篇】●卡片①孟子的童年孟子三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经为了给孟子找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了学宫附近。孟子从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到学宫附近,读书十分认真。稍大一点,孟子变得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勉励孟子勤奋读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麻布一样,变成一团废物。这件事给孟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此,他就认真读书了。●卡片②孟子名言(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相似文献   

7.
读书卡片     
孟母三迁孟子是我国战国时代杰出的思想家,被人们称为“亚圣”。孟子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开始,他们家住在一片墓地附近,由于经常能看到出殡(bìn)的场面,孟子与小伙伴就经常玩下葬的游戏。后来他们搬到了一个集市附近。时间一长,受环境的影响,孟子又玩起做买卖的游戏来了。后来母子俩又搬到一所学校附近。这时,孟子模仿起学校的规矩,学习师生之间的礼节,很喜欢读书。于是,孟子的母亲就定居在这里。孟母三次搬家的故事,说明孟母重视儿童教育,注意选择良好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8.
某中学一位高中生,一年来放弃一切节假日刻苦攻读,成了一台名副其实的永不停息的读书机器。为了方便他的学习,父母想方设法把家搬到了大学里。这名学生每天凌晨  相似文献   

9.
[原题回放]常言道:播放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请你以“播种”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12行);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眼例文一演播种你绿色的希望山西一考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有个孩子,家住寺庙旁,他每天摹仿大人们烧香拜佛,母亲怕他不务正业,于是把家搬到市场,他又学会了讨价还价,最后,母亲把家搬到学堂附近,他每天研读儒家经典,终于成为伟大的思想家,这个孩子就是孟子。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有个年轻人,很穷,只好替人耕…  相似文献   

10.
某中学一位高中生,一年来放弃一切节假日,刻苦学习,成了一台名副其实的永不停息的读书机器。为了方便他学习,父母想方设法把家搬到了学校附近。这位同学每天凌晨五点起床,学两个小时的外语,除上午、下午及早晚自习的正常学习之外,中午也不休息,钻研电脑,每天晚上一直学到深夜。一年下来,  相似文献   

11.
心理与环境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名孟轲)和孔子一道并称为我国儒家文化的代表,他们提倡的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这种影响到今天还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孟轲是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的呢?这和他的妈妈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孟轲的父亲早逝,他妈妈为了教育儿子,先后搬了三次家。孟轲小时候住的地方离坟地很近,孟轲在附近玩时经常看到别人办丧事,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送葬的游戏,孟母觉得这样对孩子不好,就把家搬走了。这次是把家搬到一个屠夫家的旁边,不久,孟母发现,孟轲整天在学别人…  相似文献   

12.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句,这里,暗含着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柯早年丧父,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起初,孟家住的地方靠近一片坟场,那里不断举行葬礼仪式。于是年幼的孟柯常常同小朋友一起扮演下葬埋人的游戏,学着抬棺材、挖坑、祭奠,孟母担心长此以往儿子会成为哭丧手,就把家搬到了集市上。没过多久,孟母觉得仍不理想——充耳所闻皆买卖之声,触目所见俱谋利之人。更何况邻居是个屠户,整天  相似文献   

13.
4.孟母悉心教孟轲孟轲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成为继孔子后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孟子。孟子的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成长与其母仉氏是分不开的。孟母姓仉,生卒年不详。孟子三岁时丧父,从小由母亲抚养、教育。仉氏非常慈祥,很有见识,而且教育子女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列女传》、《韩诗外诗》等古书中记载了不少孟母教子的故事。孟子还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一天和母亲呆在屋里,正好碰上邻家杀猪。听到猪叫声,孟子便好奇地问妈妈:“那是什么叫啊?”孟母看着儿子天真的样子笑了,便随…  相似文献   

14.
孟母不欺子     
孟子小的时候,见其东边邻居家杀猪,就问他的母亲:“东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随口答道:“给你吃。”话一出口,孟母就后悔不已,说:“我怀这个孩子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近日。笔者与几位教师朋友就“孟母三迁”与孟子最终成为一代圣人是否有着必然联系进行了激烈的口舌战。朋友们说,孟子最终能成为一代圣人完全是“孟母三迁”的功劳和结果,如果孟母当时不将居住地多次搬迁,孟子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商人或筑墓者,理由是孟子最初所处的环境闹市区和坟山旁非常不利于孟子的成长,孟子天天学商人叫卖,后来又天天学着筑埋死人等等,孟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是注定成不了才的。笔者认为,孟子能成为一代圣人与“孟母三迁”并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多年灿烂文化的国度里,流传着许多贤母教子、幼童早慧的故事。《三字经》中提到的“昔孟母,择邻处”就很脍炙人口,耐人寻味。据刘向撰《列女传》记载:孟子幼时,家靠墓地很近,孟子又十分顽皮,因此常常同小伙伴一起去墓地玩耍。看别人殡葬,他们也就学着大人的样子玩起抬棺材、挖坟、烧纸、哭祭的游戏来。孟母见了,不由摇头叹息,随之决定搬迁进城。处在城里集市这一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从前,有一只青蛙,独自住在一块大石头下边。每天他都做着同样的事情:游进水塘吃早餐。跳到一块石头上享受阳光。游回大石头下边的洞里。这是一种简单的生活,但他喜欢。他喜欢大石头下温馨的家。喜欢眺望永远不变的水塘。他喜欢看一样的鸟儿每天飞过蓝天。他喜欢夜晚的宁静,只有蟋蟀在歌唱。有时他会看到其他青蛙跳着去冒险。但他只愿意呆在大石块下边,他觉得那里更安全。后来,事情开始有了变化……水獭一家搬进水塘,搅乱了一池清水。青蛙心里想:“我不喜欢那些把水塘弄得水花飞溅的水獭!”第二天,一群蓝鸟搬到岸边的树上,整天唱歌。“嘿,我…  相似文献   

18.
走近名著     
名的外国学翻译家柳鸣九先生在读初中二年级时还没有“长醒”,每天只知道瞎玩瞎闹,有时也到书店站着看看书,看的都是武侠神怪和一些不入流的通俗小说。每次走出书店头脑还是一片混沌、一片空白。后来他在重庆求精中学读书时,班上有个女同学弄来了不少外国学名,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19.
薛小英 《教师》2014,(13):87-87
校园的花坛有许多小小的蜗牛,课余时间学生们总喜欢三三两两地趴在花坛旁与小蜗牛一起玩。语文课上,我发现许XX同学一直在课桌里玩着什么。走近一看,他的手心里静静地躺着两只小小的蜗牛。又是玩蜗牛。我走过去提醒他,他不服气地小声嘟囔:"他们都抓了小蜗牛了……"我一听,更生气了,索性停下课来,请所有抓了蜗牛上来的学生都站起来亮亮相。几个学生垂头丧气地站了起来。我一看,都是几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子。  相似文献   

20.
有一种现象,现在只要您随便找一位学生,尤其是小学生,问他是不是喜欢看动画片,几乎百分之百的都会回答说喜欢,但如果问他喜欢读书吗?读书难吗?要能回答说读书不难的学生肯定不会有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