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活动,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是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造型劳动大军的有效举措,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劳动观的切入点.不过,由于部分高校对劳动教育不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存在巨大的局限性.本文从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本质入手,探索推进...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技术大规模替代人类劳动的进程,人类劳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劳动教育与之形成了巨大的悖论,也陷入了窘境。大学生劳动教育要突破智能时代的现实困境,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为指导,重构智能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认知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成为智能时代的新型劳动者,强化大学生团结合作和求实求真的劳动精神进而重塑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并通过改进劳动教育课程和建立健全动态综合评价体系等方式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进路。  相似文献   

3.
马爱 《文教资料》2013,(20):142-143
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针对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严重缺失问题,分析缺失的主要原因指出大学生劳动技能的必要性,旨在引起社会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做好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我们要全面地把握劳动教育的战略地位,加深对大学生劳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唯物史观看业,劳动创造人,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社会的人的本质及其体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5.
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个体素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普遍淡薄。培养当代大学生劳动意识要采取一系列得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奠基性作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及人本身的历史。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劳动教育,一直都把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文章以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为起点,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探析了新时代高校劳动的实现途径,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马克思曾经指出,劳动是一个民族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的活动。而劳动观则主要指人们对于劳动的看法与观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一代又一代的人对于劳动的看法也在发生着转变。经调查研究表明,当前社会、学校和家庭缺乏对于学生的劳动观教育,致使当前大学生的劳动观不正确,这种错误的劳动观对学生个人的成长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作为21世纪接班人的大学生,不仅应有正确的三观,更要有体现正确三观的正确劳动观念。因此,探究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现状,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劳动观教育,十分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宿舍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大影响。高职院校以宿舍文化为抓手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将大学生劳动教育融入宿舍文化建设中,既为劳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实践场地,扎实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又发挥了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妮 《成才之路》2023,(28):141-144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对于国家富强、社会发展、民族复兴,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都至关重要。然而,当前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使得探析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显得尤为必要。文章指出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学生三个角度提出实施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以期促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的切入点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这是劳动教育的基础,加强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这是劳动教育的灵魂,加强艰苦奋斗品质教育,这是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劳动教育要立足于劳动实践,避免空洞说教,注重在劳动中培育劳动精神和劳动品质,避免单一劳动技能培养。  相似文献   

11.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教育原理之一。为把大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我们必须坚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多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应当抓好大学生的劳动观念的培养和教育。从目前大学生的劳动观念上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劳动观念淡漠、怕吃苦、轻视体力劳动,热心追求物质生活。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劳动品德教育,首先应当对大学生劳动观念淡漠的原因,做一下分析研究,并从中找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提…  相似文献   

12.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大格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而劳动教育内容滞后导致大学生难以适应劳动形态的变化、对智能互联过度依赖导致大学生体脑劳动的失衡、对劳模价值认知模糊导致大学生劳动价值功利化趋向等问题的出现,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提出现实挑战。大学生劳动教育亟须在劳动教育内容更新、劳动教育实践拓展以及劳动教育典型示范等方面优化大学生劳动教育新路径,以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本文分析了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要求及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4.
不太区分学段或不充分考虑学段实际,简单开展同一种形态的劳动教育,乃劳动教育实践的一种病症。基于大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和阶段特征,高等学校劳动教育最主要的努力方向,除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劳动世界建立自觉与自然的联系,以激发学生“专业报国”的内在学习动机和社会责任感,最重要的教育途径就应当是,建设与提供对大学生有一定智识挑战或智识吸引力的“劳动哲学”方面的专门劳动教育课程。这一课程建设须完成两个任务:一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教育的自觉与深度,二是在劳动教育过程中自觉引入对当代劳动世界复杂性课题的讨论。无论作为一门课程还是一种学术,劳动哲学领域都有许多亟待深入探讨的严肃课题。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劳动教育观念的正确与否关乎着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是大学生走上社会必备的素质。目前,高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了重知识灌输轻劳动教育的现象,大学生的劳动认同度不高。本文从劳动价值观入手,分析劳动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从高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既是检验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又是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的指挥棒,建立科学性、时代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的高校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对推动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和促进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的设计由劳动意识、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五个维度和相应的十个二级指标构成;要将劳动素养评价结果运用于大学生日常劳动素养监测、典型示范教育、毕业评价中,发挥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中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新时代地方院校建设需求,加强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充分调研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地方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以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试点,依据新时期对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探究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元素,构建适应时代要求且具备学校特点的劳育课程体系;推动劳育与学科、专业特色有效整合,探索系统建构高校“四层面”劳动教育体系和“四元化”劳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新要求,是贯彻和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劳模精神具有厚重的历史内涵、深刻的思想意蕴、丰富的实践价值,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开展提供鲜活教育资源。分析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破解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困境,探究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助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和大学生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的就业观,培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研究发现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仍然被边缘化,缺乏合适的评价体系,不被大学生重视,家校和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联动培养机制缺失等.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和投入,加强评价体系的研究完善,构建三方联动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20.
深刻认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对于领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价值意蕴、推动高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对新时代劳动观念的认识不够深入,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内容泛化、劳动实践体验吸引力不足、推进劳动教育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高校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质量,需要构建多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打造高素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丰富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和项目资源,建立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从而完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