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论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家型校长是教育转型性发展的时代诉求,这种教育转型性发展既需要教育家型校长,也孕育着教育家型校长。教育家型校长的特质是教育学之眼的拥有者、教育理论的建构者与教育实践的创新者,而三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最终成就着教育家型校长。因此,培育教育学思维是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前提,建构独特的教育思想是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关键,而创新教育实践则是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标识。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培养教育家的摇篮。要培养教育家,首先要有一批教育家型的校长。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笔者认为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途径要抓住以下三点:教育家型校长应该具备先进开放、开拓创新的素质;教育家型校长应该具有追求卓越的信念;教育家型校长应该不断提升领导力。  相似文献   

3.
获得"特级教师"荣誉对于教师来说,是其教师生涯的崭新起点。面对如今复杂的教育现状,部分特级教师需从强调专业性的"专家型教师"成长为扛起中国教育的"教育家型教师"。基于"专家型教师"与"教育家型教师"的差异,特级教师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知识修养由窄到宽;教育思想由散到集;专业成就由近到远;专业声望由点到面。  相似文献   

4.
方明 《农村教育》2007,(9):35-36
“平民教育”是我国近代教育家的理想和为之献身的事业。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民生凋敝.满目疮痍,却涌现出一批献身于平民教育的志士。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还有黄炎培、张伯苓等教育家,他们都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立志教育救国,  相似文献   

5.
当前,倡导教育家办学的呼声日益高涨,而拥有教育家精神是一个人成长为教育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民国时期教育家灿若群星,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教育家的精神特质。他们辛勤耕耘于教育沃土,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他们视教育为自己的事业乃至生命,倾情教育,心系家国;他们坚守教育的内在价值,追求教育的本真,成就每一位学生;他们直面办学历程中的每一个困难,勇往直前,矢志不渝;他们做教育上的有心人,敏于洞察,勤于思考。正是由于具备了这些精神特质,他们才能够成为教育思想的创造者和教育实践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是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小学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主要有实践、学习、研究和培养等四种路径。而著名教育家李吉林在成长过程中,除了经历过这四种路径外,还通过对话学者的路径,打通了教育研究的堵点,实现了理论思维的升华。中小学教师成长为教育家,应当高度重视对话学者的路径,积极依托学术平台,通过多种方式,聚焦教育问题,主动与理论研究者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研究》2016,(5):62-67
教育家型校长究竟为何难以成长、难以成"家"?本文指出教育家型校长应有的价值向度: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价值引领的内在力量、独特人格的深刻影响,分析了教育家型校长成长可能存在的误区,即"功利人"倾向、"利益人"倾向以及"行政人"倾向。如何突破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桎梏而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向度?做好学生生命的"摆渡人",即生命成长的"伴领"、生命当下的"创味"以及生命荒原的"破势",这些实践突破都突出了对于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角色的纯粹以及教育命题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向显智 《湖北教育》2010,(3):18-19,29
温家宝同志提出:“教育应当由懂教育的人、办,要倡导教育家办学,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家。”教师教育如何适应办学形势的发展需求。加快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完善教师素质培养体系,真正培养一大批能力强、素质高,有志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家.是每个师范学院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历代教育家的成长经历来看教师要成长为一名教育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潜心钻研于教学,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才有可能为教育事业做出成就;②要成为专业化人才。教师要想成为专业化人才,首先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其次还要不断的向老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再次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反思和积累。③要有创新精神④要有科研意识;⑤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刘耀国 《职业技术》2011,(12):15-17
2010年5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同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吹响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进军号,下达了“倡导教育家办学”的动员令。温家宝总理关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独特办学风格的人民教育家”^①、“让那些有终身办学志向的人不受任何名利干扰诱惑,把自己完全献身于教育事业”^②的指示,给秘书职业教育事业带来了春天,给秘书职业教育家的成长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11.
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发出的时代召唤,亦为思政教育赋能,为思政课教师成长指引方向。思政课教师应深入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教育家精神引领下,躬耕教坛,用家国天下明确价值指向,以情怀智慧优化教学艺术,让内修外化提升自身素养,探索教育家型教师的更多可能,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时下关于“教育家”的培养成为教育领域热议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教育家的特质——人格内核,即献身教育的自觉性、工作意志的坚持性、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反思批判过程中的创造性,这是区分教育家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工作者的本质特征;剖析教育家特质形成的原因,寻求未来教育家的培养策略,旨在从教育理论和实践层面,寻找培养和造就未来教育家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办学”是温家宝总理2003年首次提出的教育命题,此后又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教育家办学”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不但针对个体教育,同时更加明确了校长应将成长为教育家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与人生追求。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教育家,坚持把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事业交给社会主义教育家,这些都离不开科学的制度支持~7,7L宽松的办学环境和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的育人之旅。  相似文献   

15.
潘懋元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教育家。借鉴孔子自述对潘先生人生历程的分析表明,教育家精神在潘先生身上突出体现为对民族、国家和教育的挚爱,持续学习与发展的精神,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基本问题的长期关注,开阔的学术视野,敏锐的问题意识和持续的探究精神。潘先生教育家精神的养成路径为从民族精神中获得个体成长的养料,开展回应民族与时代需要的创造性实践,进而回归民族精神,完成教育家个体作为精神性存在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教育家精神能引领教师成长,为教师高质量发展赋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精神需要理论表明,人的卓越成长与自我价值实现是其高阶的精神需求。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成长提升,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获得高阶精神需求的满足。教育家精神与教师成长的终极目标契合、价值取向一致,与其职业实践路径同向。教育家精神通过对教师的信念引领、道德磨砺、学识涵养以及仁爱唤醒,为教师成长与发展走向最佳境界领航。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成长的实现路径是: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思政课程建设,拓宽教师信念格局;以教育家精神标定教师道德准线,提升师德“公信度”;以教育家精神升华教师教学诗意生命感,丰富教师育人智识;以教育家精神重构教师成长“微环境”,“爱”润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17.
在民国众多的教育家型校长中,张伯苓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一位.他秉持坚定的教育信念毕生奉献教育,进行了丰富的教育实践,创建了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系列最完整的私立学校;积累了富有特色的办校经验,提出了独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主张,为当时和后世所借鉴.在大力倡导造就教育家型校长的今天,张伯苓的成功对当代校长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韩愈是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更是一位教育家。作为教育家,他有眼界与胸怀,中唐国子监百废待兴,他奔走,他把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伟大理想化成短暂现实;他学习宗师孔子,为学子们降低了享受正规专业教育的门槛,使寒门学子成为韩门学子,传道、授业、解惑;把自己的学法,总结提炼成教法,操作性、实践性、指导性都很强,上行下效,使学子们在思想上、学业上迅速成长;他高举儒教这杆大旗,尊重教育,重视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他远见卓识,教育兴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建设,国家层面出台了各类教师专业标准和校长专业标准,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通过对名校长成长历程的梳理与反思,对教育家型校长发展路径的关注与探索,从而推进校长队伍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我们期待一批教育家型校长行走在教育路上,迅速成长,脱颖而出,快速前行,引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不单单需要政策的保障、经费的投入、政府的重视,而更为需要的是有大批的教育家型校长,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来办学。培养出一批具有真知灼见的教育家型校长,是社会的期盼,也是时代的呼唤。文章首先分析了教育家型校长的办学特点。其次,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从培育教育学思维;建构独特的教育思想;政府有关单位应该对教育家型校长的成长予以支持;注重经验分享;胸怀坦荡,做优秀人格的仁者;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等方面就如何促使教育家型校长快速成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