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源的论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长期以来,不少教材和论著根据列宁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论断讲马克思主义只有三个来源。近年来有人提出“三个来源说”是不完备的,并进而认为列宁的论述是带有“片面性”的。有人提出三国文化来源说、四种来源说、欧洲文化来源说、世界文化来源说等等,这反映了人们的不断探索和不同认  相似文献   

2.
列宁用了近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创建了布尔什维克党,他毕生都在为党的民主化而奋斗,在列宁的著述中,无产阶级政党民主化的思想,不是孤立要素的简单规定,而是具有整体性和相关性的特点,应当把它放到列宁的全部民主理论中来考察。建党初期,列宁就表达了精湛的见解:“俄国社会民主党是根据民主原则组织起来的。这就是说,党内一切事务由一律平等的全体党员直接或通过代表大会来处理,并且党内所有负责人员,所有领导人员、所有机构,都是选举出来的,是必须向党员作工作报告的,是可以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阐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资本积累的扩大、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产业后备军的形成和增加,无产阶级的生活状况,不仅必然日益相对地下降,而且必然日益绝对地恶化,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革命终将胜利的客观规律。因此,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就成为工人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思想武器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我国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0%,特困生占5%到7%。一些贫困大学生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又产生了思想“心结”,即因物质贫困而造成的心理贫困。针对这一新问题,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于大学贫困生,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与帮助,还应对其心理、思想问题进行疏导,解开其内心深处不愿提起的“心结”。  相似文献   

5.
官僚主义阻碍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我国,它干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反对和克服官僚主义,这是我们需要积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之一的列宁,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他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本文旨在探索列宁反对官僚主义的思想,它对于我国现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关于接受新党员的条件》等文献中,对如何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队性质有大量论述。他强调,要保持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先锋队性质,必须注重党员质量,严格党员标准;必须严肃法纪,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必须密切党群关系,反对官僚主义;执政党要不断清理自己的队伍。  相似文献   

7.
对于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领导权,究竟谁是首倡者?众说不一,瞿秋白、彭述之、邓中夏、蔡和森、高君宇等,都曾被说成为首倡者。澄清这个问题,不仅是为了弄清历史真相,而且有助于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分析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8.
《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是列宁的一篇重要著作。列宁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长期以来,它成了我国“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突出政治”的重要理论根据,并以之作为普遍公式到处套用,把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从理论到实践都搞乱了.究竟是列宁的过失,还是我们理解的过失,尽管有文章探讨过,但我觉得仍言犹未尽,因此再探讨之。一,列宁这个论断不是从整个社会结构的角度论述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而只是对俄国当时的特殊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鉴于苏维埃政权镇压剥削者反抗的需要以及维护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的需要,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是“铁的政权”的论断。他根据无产阶级专政产生的特点和产生初期运作的特点,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的论断。他根据党和工会对于无产阶级专政的不同的生要作用,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是一个由若干齿轮组成的复杂体”的论新,文章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这些论断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0.
《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是列宁的一篇重要著作.列宁在文章中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长期以来,它成了我国“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突出政治”的重要理论根据,并以之作为普遍公式到处套用,把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从理论到实践都搞乱了.究竟是列宁的过失,还是我们理解的过失,尽管有文章探讨过,但我觉得仍言犹未尽,因此再探讨之.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设想社会能够处在的三种主要状态,然后来考察其中劳动者的地位。 (一)如果社会底财富在衰落中、那末,劳动者痛苦得最厉害,因为:劳动者阶级即使在社会底幸运状态中也不能像有产者那样获益甚多,但谁都不像劳动者阶级那样残酷地遭到社会衰落底苦楚。 (二)现在假设财富正在增进的一个社会吧。这个状态是对劳动者唯一有利的状态。这里出现着资本家们底竞争。对劳动者们的需求超过了劳动者们的供给。然而: 第一:工资底上升会在劳动者们中间带来劳动过度。他们越是想多得报酬,则他们愈是不得不牺牲他们的时  相似文献   

12.
列宁在其晚期口授的《论合作社》一文中,提出了以合作社吸引、组织和改造个体农民,即通过合作社使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原苏联和社会主义各国理论界长期争议的一个问题。列宁在这篇文章中,精辟地论述了合作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深刻地阐明了通过合作社改造小生产者并吸引广大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思想。可惜这些思想还未付诸实践,列宁就与世长辞了。对于列宁的合作社思想,长期以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列宁的合作社是指流通领域(如消费、采购、信贷、供销等)的合作社;另一种观点认为列宁的合作社是指生产合作社,也就是斯大林的观点。斯大林在  相似文献   

13.
目前,经济学界围绕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问题,正展开一场热烈的讨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不存在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规律,众说纷纭。对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也存在各种各样的看法。笔者愿意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以便得到各方指教。  相似文献   

14.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担负着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教育的任务,历史要求无产阶级发动民众,建立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国家机关。怎样才能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力,防止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继承者所关注的,关系革  相似文献   

15.
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列宁在苏维埃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条件下,对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人才选拔,提出了三个重要思想:把培养选拔人才作为组织方面的重要任务;对各类人才提出了不同的选拔条件;通过各种途径选拔人才。列宁的选拔人才思想是他的党建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就其精神实质而言,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写下了许多天才的著作,对于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对于各个科学工作的领域都留给了许多辉煌的指示。列宁在他的全部著作中,特别是他的哲学著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是革命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取之不竭的源泉。从逻辑科学的角度来看,现在逻辑科学领域中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学习列宁的哲学思想,继承列宁的哲学遗产,研究列宁的经典性指示,应该说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列宁是辩证法和辩证逻辑的大师,他在革命实践和理论工作中,典范地运用了辩证法和辩证逻辑,他在理论著作、特别是哲学著作中,经典性地论述了辩证法和辩证逻辑。就在他运用辩证法和辩证逻辑解决  相似文献   

17.
反腐防变是事关无产阶级政党确保执政地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列宁对此进行了开拓住的探索,在括起来主要是通过加强执政党建设─—严格党员标准,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完善党的民主制度,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不出问题,真正实现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加强党和回家监察机关,建立健全一套拒腐防变的制度等。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保证布尔什维克党队伍的纯洁性,有效地扼制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恩格斯和列宁都有关于真理问题的探讨,根据时代提出的问题,两人都在坚持真理上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方面维护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针对杜林的永恒真理强调真理的条件性,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针对俄国的马赫主义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列宁对恩格斯继承和发展的地方在于探讨了关于实践标准的辩证性问题。恩格斯和列宁的真理观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来自马克思主义内部和西方哲学界的质疑和挑战。关于真理问题的探讨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丰富和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以及对当前中国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字就以其宏篇巨著,传遍了整个欧洲。托尔斯泰本人被誉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被称为“第一流的作品”,使得读者叹为观止,引起西方评论界的高度重视。英国著名批评家马修·安诺德说托尔斯泰的作品“足以表明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卓荦不群,最能引人入胜、赚人同情的人  相似文献   

20.
对列宁晚期社会转型思想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定后期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带来的危机。提出了必须从俄罗落后的经济,小生产占优势的现实国情出发,以新的迂回办法来完成整个过渡,不能盲目套用发达的西欧社会。列宁晚年重新思考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问题,正是社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化体制全面改革的真正源头。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