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一年一度的《教育一瞥》(Education at a Glance),是对OECD成员国的教育统计。OECD采用的是比较先进的概念与统计技术,而且集中针对政策性的问题,因此颇能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宁夏南部山区进城务工农民逐年增加,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就有关问题作一探究。一、现状分析据调查,近几年来南部山区进城务工人员数量逐年上升,从乡村转入城市上学的学生数量也随之增多。就海原县关庄乡而言,2003年进城务工人员为254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3.3%;2005年为426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8.7%,平均每年增长8个百分点。到县城和外地城市就读的中小学生平均每年为278人,且进城就读学生的年龄向低龄化方向发展。海原县城4所小学近几年来平均每年要插入大约400名来自农村的学生,有的甚至上一年级就转入县城…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学生流动的规模迅速扩张,由此带来的人才流失风险、预期收益风险、教育服务质量风险、安全风险和声誉风险也日益显现。学生跨境流动的风险是客观存在,不确定因素多,波及面大。为了规避和最大程度地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概率,无论是学生个体还是高校及政府,都应积极采取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学生流动的规模迅速扩张,由此带来的人才流失风险、预期收益风险、教育服务质量风险、安全风险和声誉风险也日益显现。学生跨境流动的风险是客观存在,不确定因素多,波及面大。为了规避和最大程度地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概率,无论是学生个体还是高校及政府,都应积极采取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打破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边界,欧洲各国于1999年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由此启动了博洛尼亚进程。目前,欧洲各国教育部长们在推动旨在促进学生流动的学习项目方面达成了共识,一方面,吸引欧洲以外的学生到欧洲国家修读学位项目,另一方面促进欧洲内部的短期学生流动。虽然该政策的效果评估面临各种问题,但有些大体趋势依然可见。首先,博洛尼亚进程有助于促使欧洲以外的学生到欧洲学习,但对促进欧洲内部的学生流动作用不大。其次,到毕业为止,学生频繁向外流动的情形超出了很多学者的预期,但也因国家而异。最后,由于学生流动的排他性式微,其价值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跨境学生流动是当今国际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作为世界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典范,欧洲高等教育区自其建成之日起便以促进学生流动为主要目标和标志性特征。欧洲高等教育区有着明确的学生流动目标,时至今日,已在学生流动战略制定、学生流动跟踪与监管体系、学生流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跨境联合项目以及联合学位开展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的进展,并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由青岛大学李福华主持的教育部重点课题“高等学校人才柔性流动研究”(课题编号:DIA090243),日前通过了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  相似文献   

8.
正当今,教育国际化早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普遍共识,而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国际教育和国际学生流动是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标准。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演进和扩张,越来越多的学生远赴国外寻求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而且流动的程度、频度和广度正呈现加速上升趋势。国际学生流动格局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口情况、经济增长或衰退、高等教育质量、移民政策和留学目的国法制环境、奖学金项目等。除此之外,教育经济  相似文献   

9.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的统计,目前国际学生的数量已经增至450万[1]。这些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在国际高等教育系统之间流动,他们根据各自的意愿流向不同的国家。更多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流向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中,中国学生占据较大比例。2014年,中国留学生占美国国际学生的31%,占加拿大国际学生的32%,占英国非欧盟国际学生的28%。随着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深入推动,中国留英学生人数将持续增加。2014年6月,李克强总理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在两国总理年度会晤期间,中英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联合声明》,该声明强调继续促进中英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了促进中英人文交流的发展,本文就我国留英学生学习状况和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不断变化的全球学生流动格局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部因素包括:人口情况、经济的增长和衰退、高等教育的扩张、移民政策和留学目的地国家严格的监管环境、政府设立的奖学金项目,以及科技发展带来的更加多样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以及打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马来西亚高校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流入.面对全球化挑战,马来西亚高校主要通过东盟国际学生流动项目、创建国际化高校及与国际组织合作等路径来实现国际学生的流动.与此同时,马来西亚在建设亚洲高等教育枢纽进程中,面临着国际生源被稀释、过度依赖国外人力资源、国际学生学习经历满意度不高等问题;再有,如何处理好高等教育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也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几年的美术教学,逐渐地有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简易教学方法,其中取得效果最快最大的是“流动作业”和“学生评议”。  相似文献   

13.
严莉 《黑河教育》2012,(12):81-81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适龄儿童随着父母来到陌生的城市,并随着父母打工的步伐.在不同的学校之间流动,我们把他们叫做“流动学生”。“流动学生”离开熟悉的故乡.来到陌生的环境。一时难以适应。他们远离了儿时的伙伴.内心有苦闷无人倾诉。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要求。作为国家对外开放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对外开放,对于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要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鉴、互容、互通,以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  相似文献   

15.
“留守学生”教育案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学生”问题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大规模的“民工潮”开始,这个问题就相伴产了生;“留守学生”问题却是一个热点问题,除人数越来越多、已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外,更在于它关乎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关于国家未来建设的整体素质,是建设和谐社会稳定,关乎国家未来建设的整体素质,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留守学生”问题不仅仅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个社会问题:“留守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更应该是政府的责任。 本刊继2006年11期《为“留守学生”撑起一片天》对我省“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经验进行了综合报道后,本期我们又选取了三所学校,从三种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度解读,以期能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可鉴之资。[编按]  相似文献   

16.
17.
美国中小学的“学生报告卡”类似我们中国学校的学生成绩通知单。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功能 :一方面可向家长、教师、学生报告学生个体在特定时间学习特定内容的效果如何 ;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知道班上哪些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帮助补习已学过的内容 ,哪些学生可学习复杂一些的新知识。也就是说 ,“学生报告卡”应为教师、父母、学生提供关于学生学习的准确、充足信息。但实践中 ,美国中小学的“学生报告卡”所产生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引起了广泛的非议 ,近来美国中小学一直努力改革“学生报告卡” ,连总统克林顿也关注“学生报告卡” ,把改革…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中小学的“学生报告卡”类似我国学校的学生成绩通知单。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方面可向家长、教师、学生报告每一个体在特定时间学习特定内容的效果;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知道班上哪些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帮助补习已学过的内容,哪些学生可学习复杂一些的新知识。也就是说,“学生报告卡”应为教师、父母、学生提供关于学生学习的准确、充足的信息。但在实践中,美国中小学的“学生报告卡”所产生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引起了广泛的非议。近来美国中小学一直努力改革“学生报告卡”,连总统克林顿也关注“学生报告卡”,把改革“…  相似文献   

19.
《下一代》2003,(5)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说,截至5月6日,全世界非典型肺炎患者累计为6727人(包括已康复者和部分疑似病人),其中2826  相似文献   

20.
后脱欧时代,为了全面摆脱欧盟的控制,充分利用教育外交手段加快实现“全球英国”的愿景,同时为英国参与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交流服务,促进学生国际流动,英国政府决定退出欧盟最具代表性的学生国际流动项目——“伊拉斯谟+计划”,并推出替代方案——“图灵计划”。“图灵计划”是竞争性资助项目,在项目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英国政府在充分考虑高校学生流动需求的基础上,将学生流动范围从欧洲扩大至全球,将输入型与输出型双向流动转变为单向输出型流动,在流动群体方面给予弱势背景学生更多关注,并且聚焦高校学生的国际流动。作为在多重困境下制定推出的新项目,“图灵计划”仍存在单向流动为教育服务贸易带来风险、有限经费难以实现预期目标以及项目功能过于单一等问题与挑战,其做到真正替代“伊拉斯谟+计划”还存在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