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探究过程,使他们的手、眼、脑、口、耳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或验证结论,并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通过更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要将教材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创设合理情景,强化操作训练,开展小组合作,进行有效引导,布置实验作业等方面引入多元化的操作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能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自主、合作、和谐的操作情景,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喜悦,从而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4.
[案例描述] 谈话:4个小朋友围坐在一起,准备边吃月饼边赏月,把这4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块? 生:每人分到1块.4÷4=1(块)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不应是数学结论的教学,而应该是数学过程的教学.学生要动态性地体验数学的形成过程,最好的途径莫过于动手操作,动手实验.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基于对数学教学理论的理解,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从激励学生开展实验操作的意识和动机、合理为学生创设实验操作的机会、合理选择操作的模式、做好操作材料的准备和指导归纳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知识与真理的权威诠释者,是问题结论的给予者,学生愿不愿意、能不能理解都要接受.课堂上学生机械地听讲,很少动手、动口,没有猜想、反思等思考过程,也没有操作、活动、实验等互动交流的过程.因此,对老师和知识难以认同.由于没有对学习过程的参与,所学的知识往往游离于生活之外,致使学生产生没有亲身经历的陌生感,感到学习知识是无趣的,学到的知识是无用的,更难让学生为了使用而学习.以上这些都抑制着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致使教学活动在高耗和低效中徘徊.  相似文献   

8.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探索解决问题,同化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过程.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亲身参与,自主探索,才能为学生所掌握,才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运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探索解决问题,同化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过程。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亲身参与,自主探索,才能为学生所掌握,才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数学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情境、挖掘资源、提供时空、合作交流等途径,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问题,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正>潜能理论强调:任何一个大脑健康的人与一个伟大科学家之间,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他们的差别只是用脑程度与方式的不同,一旦消除了这种差别,两者之间的鸿沟不但可以填平,甚至可以超越。因此,在小学阶段注重开发学生内在潜能至关重要,让学生从小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  相似文献   

12.
操作是手与脑协同活动对客观规律的感知过程,又是脑与手密切沟通把外部动作系列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这是学生学习与认知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通过摸、剪、拼、量、画等手段,调动手、脑、耳、眼等感官来参与探究,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而有效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操作中再现知识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14.
正"让每一个学生去动手做科学,而不是在课堂上听科学"是现代教学论特别提出的最新要求。在数学课上之所以让所有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养成爱动手的习惯,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学生的思维可以全面地展开,这样做就很容易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把学生推到了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对课本上的理念理解得更清晰明了了。所以为了使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快、更正确地理解课本上的数学概念,教师就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日常教学中课本上的大多数概念都比较抽象,而且是教学的重点不容忽视。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培养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  相似文献   

15.
教学中为了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具体,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以此更好地理解生物科学。  相似文献   

17.
做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以此更好地理解生物科学。  相似文献   

18.
在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现行教材,非常注意学生动手操作这一活动。以统编五年制第七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为例,共安排练习、复习题计92道,其中要学生动手量、画、折、剪、拼、摆等操作题就有40道,占43.5%。修订后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增写了“几何知识的教学,要通过观察、测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 ,更应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训练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一、实践操作是学生智力活动的源泉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 ,学生不易理解 ,缺乏兴趣。在教学中 ,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说”的心理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 ,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实践活动去发现事…  相似文献   

20.
探究能力是一个人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探究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尤其是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不只是对概念、理论、实验等的掌握,更是大胆尝试、自主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能自觉、主动地探究问题。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维的本源在于问题情境,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来说,是引发认识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