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少时听母亲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心中每起郁郁不平之气,既为梁祝两人爱隋之坚贞而钦慕,复为其事之不成而感恸。尤其是祝英台被迫出嫁于马文才,花轿经过梁山伯坟前时,祝英台哀祭梁兄而坟墓突然开裂,祝纵身跃入其中,遂成粉蝶一双,翩翩飞舞,望空而逝,令人铭记不忘,叹为绝唱。  相似文献   

3.
知音     
每当西西豆拉起小提琴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马小虎都听得如痴如醉。一边出神地听着,他还一边不停地赞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相似文献   

4.
1978年我国音乐家小组赴西德访问第一场演出结束时,当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一个音符还在音乐大厅内萦绕尚未消逝时,观众席上爆发雷鸣般掌声,久久不能停息……许多观众惊叹道:“简直不敢相信,中国竟然有这么好听的音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不光在西德引起了轰动,由于其独特的民族性而赢得了世界上许多大音乐家和音乐评论家及小提琴演奏家的赞扬。称它是《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是一部最为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优秀作品。中国小提琴演奏家,不论是到国外演出,还是举办个人音乐会,无一例外地演奏这…  相似文献   

5.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尽管母题相同,但在人物人格、悲剧精神和结局这三方面仍呈现出明显差异。无疑,这两部悲剧的不同特色与孕育它们的化背景密切相关。本对两部悲剧三方面的差异作了粗浅的分析并从化角度探讨了这些差异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曲式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芳 《河西学院学报》2007,23(1):120-122
《梁祝》是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群众化的代表作。作者以中国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吸收中国越剧的素材,运用西方奏鸣曲式结构创作,通过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巧妙的使中西方音乐创作技法相融合。文章重点从乐曲的背景、曲式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使听众对此乐曲有更透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宋少帝时,南徐有一士子从华山往云阳,见客舍中有一女子,年可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成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往至华山云阳,寻见女子,具说之,女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藏于席下,卧之当愈。数日,果差。忽举席见  相似文献   

8.
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为例论述对公共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爱情悲剧的根源、主题思想及艺术美等方面对《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经典悲剧进行比较来解读人类最经典最永恒的话题——爱情。  相似文献   

10.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的同时,也在主人公性格描写及情节设置上有诸多不同,本文将对此作一探讨并揭示两部作品所体现出的不同的文化和价值取向性。  相似文献   

11.
《柳州师专学报》2019,(4):14-17
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地区流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唱本与我国传统的"梁祝"故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传播变异与大瑶山地区多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境遇、独特的婚俗习惯和审美习俗密切相关。《梁山伯与祝英台》唱本的变异传播也是民间文学自身不断完善发展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2.
《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相似文献   

13.
悠悠越剧情     
“书房门前一枝梅,枝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枝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快来看,小小祝英台正在台上舞着水袖,甜美婉转地唱着《十八相送》呢!在去年余杭区艺术节戏曲比赛中,我们学校越剧小组的表演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4.
《边城》中翠翠与傩送这对痴情儿女凄美温婉的爱情故事,世人皆赞,世人皆叹!而我则十分鄙弃他们这种似有似无、欲求不求的爱情。我认为,他们并没有把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放在最高地位,只不过当成水中月、镜中花罢了!历史上的伟人不是在高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吗?拿破仑不也呐喊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吗?梁山伯、祝英台不也为了爱情双双化作彩蝶了吗?  相似文献   

15.
记得那次在高二(6)班上音乐欣赏课,授课的内容是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像以往一样,我按常规的教学方法和思路逐一展开全曲,整节课学生听得很仔细,但到了最后的“小结提问”,他们却大都保持缄默。因为课时有限,我只好打开CAI课件的“小结内容”,准备结束这一尴尬的教学环节。然而,就在这时我听见一学生嘀咕:“这个作品和以前的古筝曲《孔雀东南飞》差不多嘛!”又有学生附和:“是呀,味道一样!”……下课了,学生的话在我耳边回荡,我不禁反思起来:以往在“小结”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们总是把书上的重点,或老师强调的内容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透过浪漫爱情电影与教育改革电影探讨"突破传统"的电影主题,借以分析文学电影在处理人物关系与情节结构上共通的模式。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莎翁情史》两部电影说明的人物关系,主要依女主角的性格发展,为追求理想,不惜女扮男装,突破传统对于女性不能上学(演戏)的束缚,并且摆脱门当户对的观念,放弃权势压人的纨绔子弟,追求心灵相契而才华洋溢的寒门才子。以《春风化雨》与《心灵点滴》两部电影说明情节结构,主要以改革者为核心,从高中教师与医学院学生的身份对僵化的教育传统进行改造,虽然难免遭到传统威权人物的打压,却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们的周围充满各式各样的传统,值得保留或改造,是我们不能不面对的课题。于此,男女主角面对困境的决心与摆脱困境的创意与想象力,对于观赏者具有启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Romeo and Juliet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爱情语言作了对比研究。首先,对比了两者中的前象征(presymbolic)和象征(symbolic)元素,其次.从语用学的角度对两者进行了对比,此外,还研究了两者修辞手法的不同。从各个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对比可以看出.两者对话的结构相似,两者的不同在表达方式上.而不同的表达方式是由不同的文化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人类化学原理告诉我们,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化氛围会形成不同的民族化心理结构和化现象。本从化学的角度,认为《梁山伯与祝英台》体现了内陆型农业化心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折射了海洋型商业化心理。  相似文献   

19.
我一直有这样的梦想:在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学校中,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洋溢着艺术的气息,他们有的会演奏乐器,有的擅长书法,有的能歌善舞,有的精于绘画;他们有的能够亲近徐悲鸿、齐白石、毕加索、雷诺阿、罗丹,有的能够沉醉于《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梁山伯与祝英台》、《蓝色多瑙河》、《田园交响曲》,还有的能够欣赏中国的古典戏曲,如昆曲、京剧、越剧等。我不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艺术家,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懂得欣赏艺术、热爱艺术、尊重艺术的人。一个人,如果能够让艺术陪伴一生,他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丰富的人。  相似文献   

20.
临石 《老年教育》2006,(8):53-53
因主演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而蜚声海内外的傅全香,是上海越剧院的名表演艺术家。她晚年连遭厄运:1983年做了乳腺癌切除手术,10年之后又做了子宫癌切除手术。两次手术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手术结束后,有的同事劝她说,你已70岁,又生了这样的重病,在家安度晚年算了。但视艺术为生命、对越剧执追求的傅全香却选择了一边休息,一边适当工作。她半天休息,半天到上海越剧院上班,忙碌时则整日扑在排演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