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重视自我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自人类有史以来,人类就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否具有自觉意识,人们在各自的一生中都不断发生着自我教育过程。自我教育是一种实际需要和客观存在,是个体在自我意识发生的  相似文献   

2.
彭克 《教育艺术》2009,(2):75-76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而,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同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4.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见图1。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地理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生产活动的合目的性与生产力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并不是什么离开社会的人的本质以及人的活动的性质的超验规定。人的需要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最深刻的内在根据,从而也就决定了人的生产活动是一种为满足人的需要而进行的价值活动。人和自然的矛盾即人的需要和自然环境的矛盾,表现了生产力发展的合目的性,构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生产力的发展因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人和自然矛盾的永恒性以及人类物质生产过程的历史连续性、超越性而呈现出无限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论地理环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地理环境而生存。人类和地理环境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而地理环境也同样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因此“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史家在撰写历史的时候,在思考人类社会历史的  相似文献   

7.
人类需求,指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系统与外界交换的质和能(包括信息)。人类需求是客观的,其发展是具体的、社会的、历史的过程。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它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人类拓展调控对象,更新调控力量,提高活动效率,加强合作关系。人类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它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分化出来的一个特殊领域,同自然界一样,是按其自身固有规律发展的客观过程。我国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人类需求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需求,指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发展系统与外界交换的质和能(包括信息)。人类需求是客观的,其发展是具体的、社会的、历史的过程。人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它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人类拓展调控对象,更新调控力量,提高活动效率,加强合作关系。人类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10.
曲艺 《现代企业教育》2011,(21):170-171
人类的发展经过千万年的历史镌刻,一直追寻着实现永恒的轨迹。为了永续的发展,人们寻找和探求着各种可能的发展途径和模式。在原始的生产过程中,人们通过劳动从铍铜的自然状态中分离出来,用呵护目的的物质活动解释着人的类本质。用一段段历史证明着人类的存在,在这久远的时间长河中最能体现出人类本质的就是其物质生产实践。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所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活动,他是人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所警醒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性活动。本文系从交往联系的角度来探索和分析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部意蕴丰富的文本,麦尔维尔的长篇小说《白鲸》涉及了人与自然关联的主题。亚哈是作者对18世纪人类精神气质的文学表达,但在他的身上暴露出了人类对自然无知和蔑视,他的生命悲剧以及“裴廓德号”捕鲸船的沉陷,宣告了复仇活动的彻底失败。莫比-迪克是自然的代表,它在没有人类入侵的海水中自由自在地生存,与为了保卫自身而被激起的勇敢和抵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与亚哈的同归于尽象征了自然对人类惩罚的程度。文本的启示意义在于:人类需要回归自然,只有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与之相融才是未来生存的希望路径。  相似文献   

12.
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都和人一样,是地球生命大家庭中的成员。每一物种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和生态价值,每当人类剥夺了一个自然物种的生存权,就有可能失去一道维持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尊重其他生物,尊重生命,重视自然万物生存权,维持生物多样性。例如:我们在进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教育学生在做完实验后,  相似文献   

13.
自然界不仅具有以人类为尺度的外在价值,而且具有以自身为尺度的内在价值。自然界内在价值的存在,是合理且客观的。大自然作为一个生态整体,为每一个生命体提供存在的环境和演变的基础。自然界的物种、种群与群落以及维持其存在的环境之间是相互取用的关系,它们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送和转换维持自身的存在与发展,这种相互取用的关系构成了自然内在价值的依据,这个过程也呈现出自然作为主体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人生存于自然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伴随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文明之前的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的幼年期,这时人类还未脱离自然的襁褓,只能被动地依赖大自然的直接给予而生存.这是人与自然浑然未分的时代。农业文明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了依靠自身力量的生存斗争,从此人与自然的矛盾直接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和政府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的决策,早已形成我国国策!人类要从自然王国完成到必然王国的转化,必须自始至终的贯穿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教育使人类承前启后,教育活动使人类在不断的改革客观世界的同时,也不断的改造着人类自身的主观世界。教育,从概念上讲,它是人类个体对另一个体的思想、品德、技能知识的一种影响活动,也是人类社会中一个专门机构对人类自身进行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社会活动。教育发展到今天,根据受教育者的自然属性化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自建国以…  相似文献   

16.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和谐代替对抗。人对自然的信赖亦应是征服与掠夺代之以有序补偿和保护。天人合一。也就是说,作为能动者的人类不仅要追求满足自身发展或当代人生存需要的物质能量,也需要考虑到环境的生产力,以及为恢复和增强  相似文献   

17.
(一)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产业人类社会是一个以整个自然界作为其存在条件的“闭合”系统。所谓“闭合”,即既以人类生存和发展为始端,也以人类生存和发展为终端。换句话说,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既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它的目的和归宿。人既是自身活动的主体,也是活动的条件和手段之一。作为条件和手段,人、厂房、设备、材料……本质上是同属一个范畴的。  相似文献   

18.
以自然为本的设计理念应沁入精髓,人类复杂性、多样性的各类生活方式应遵循自然这一主体,客观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自然和人类和谐共融的生存共处方式,是整个人类需要去共同面对、思考、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浅谈教育价值和教育代价吴航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在这种不断发展的实践活动中,人类不断地凭借着“信息反馈并以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为价值尺度去评估和判断自身实践活动的结果。”教育作为与人类产生、发展相影相随、密切相关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必然会带来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评价浅析     
1845年,马克思在被誉为包含着新观念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本质:这就是实践。实践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是一种根据人的需要,依照客观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认识自然界、利用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从而满足人类的自身需要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