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衣善新 《钓鱼》2004,(9):11-11
国际钓法提倡到自然水域钓鱼,与国内“竞技钓”的垂钓水域大不相同。一些为“竞技钓”研制生产的钓具、配件用到自然水域就不顺手。我没见过外国人钓鱼.不知道国际钓法用不用太空豆、鱼漂座。就我常去垂钓的水域(多是大、中型水库)而言.如果使用长竿悬坠底钓.太空豆、鱼漂座这些小钓具还是要用的。只不过在用这些小钓具的时候,不能死搬硬套钓鲫比赛时的短竿细线的钓法,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
范宁 《钓鱼》2004,(18):35-35
悬坠钓法的专用鱼漂 漂身:一支鱼漂的主体部分,是鱼漂产生浮力的主要部分。根据钓手不同的垂钓要求,漂身被制成了许多不同的形状。如球型、橄榄型、梭型、水滴型、流线型等。  相似文献   

3.
李哲 《钓鱼》2004,(22):42-42
钓组,指由钓竿、主线、钓钩、铅坠、鱼漂等钓具组成的能够直接用于垂钓的钓具组配,主要有炸弹钩钓组、串钩钓组、飞钩钓组、浮钩钓组、水怪钓组、贼钓钓组等不同的钓组。  相似文献   

4.
赵巍 《中国钓鱼》2003,(3):20-21
“三钓”就是钓组、钓饵、钓位。注重了具体垂钓过程中的“三钓”细节,就抓住了垂钓活动中的关键,垂钓就可能有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尚立和 《钓鱼》2007,(5S):18-19
所谓“活动鱼漂”,就是打开固定鱼漂座的大空豆,把插在鱼漂座上的鱼漂,能依据钓者事先的设置,在水线的一定范围内上下活动;活动鱼漂的设置很容易:调目钓目调校好后,只要把固定鱼漂座的下方那颗太空豆向下移动30-100cm就行了。  相似文献   

6.
拔标钓术     
长枪兵 《垂钓》2009,(7):26-28
“拔标钓术”顾名思义,是指将正常手竿钓组中的浮标拿掉,转变成一种独特的钓法。它借鉴了抛竿、手竿悬坠钓、传统“板钓”部分技术要素组合而成,是在特定条件下运用的一项竞技垂钓技术。它是以钓底兼顾打截口、主抓成功率逮死口为重点、针对乱层鱼和钓底层鱼为核心的一种特殊钓法。  相似文献   

7.
任志新 《钓鱼》2004,(10):19-19
悬坠底钓时,钓着钓着,鱼溧自动高出一目二目,也就是自动“长”目。初学者也许不太相信,认为这可能吗?而老钓手碰到这种情况也会疑惑不解。笔者近来在一次收获颇为不错的冬钓中,就遇到了这种情况。通过分析和实践,找到了鱼漂自动“长”目的真正原因,且作出了正确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尚立和 《钓鱼》2007,(5X):19-20
10个人在相同环境相同条件的同一水域同时垂钓,10支手竿,10副钓组将会有10种个性,10样灵钝表现。这不仅因为每人用的鱼漂、主线、子线、铅坠等不会一样,还因为每人的调漂方法不会一样,钓组的各元件的组合也不会相同;其中两条子线的长度差(以下称“子线差”)与调钓差(调目点与钓目点之间那段距离)两者的相等与不等关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钓组的个性和灵钝。  相似文献   

9.
范宁 《钓鱼》2012,(7):12-13
一种漂身长度短于漂尖的鱼漂,主要以钓快鱼或浮钓为主,兼具底钓的功效。它具有翻身快、下降匀速、灵敏度高等特性,便于钓手早观察、早发现一些出现在钩饵尚未落底前的”接口”信号。即使半水无鱼接钩,钩饵完全落底后,它也能够真实、准确地显现鱼在底部吞饵的细微鱼讯,可以说是一款多功能的鱼漂。  相似文献   

10.
张孚 《垂钓》2007,7(2):70-70
有一种海鱼很爱生气,只要被人钓上岸,它的肚子就气成了球状。因此,有些人习惯称这种鱼为“气鼓鱼”。有一次,钓友老三和夫人在海边垂钓,夫人钓到了一条气鼓鱼,惊讶地问:“瞧,它的肚子怎么这样大呀?”老三不以为然地说:“这有哈奇怪的,它怀的是龙凤胎。”  相似文献   

11.
符荣财 《钓鱼》2004,(23):16-16
悬坠钓给人们提供了较为科学的调漂方法,它的先进性在多年的实钓中一直被钓友们认可,就连一些老钓手,至今仍抱住调四钓二的公式不放,经近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要正确科学选用鱼漂,灵活调整鱼漂,正确对待调四钓二,切勿死搬硬套。现在市场上的鱼漂千姿百态。各式各样,漂尖、漂尾、漂身的粗细、大小、长短均不同。如何科学选用鱼漂,灵活调整钓组,我建议从以下几点去做。  相似文献   

12.
于文福 《中国钓鱼》2003,(10):17-19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连市金州区大魏家镇的范坨子,是钓特种目标鱼的理想王国,更是许多城里海钓人做梦都想一试钓技的场合。读罢此文,你兴许会说钓那么几条鱼有啥吸引力,还王婆卖瓜。其实不然,沿海人常说:“一潮水,一潮鱼。”倘若你的钓法、钓组都出自“巧妇”之手,又有碰上“一潮鱼”的幸运,何虑不烹出垂钓的“美味佳肴”。2002年10月,由于朋友的安排终于成行。故饱蘸  相似文献   

13.
姜丙利 《垂钓》2012,(12):20-21
在江淮地区,“戳茬”钓法一般是指在芦苇茬、草缝和草边垂钓的总称。它是专用于晚春、深秋时节,在自然水域浮钓鲫鱼的一种以“人找鱼”为特征的传统钓法。“戳茬”钓法的运用要求具备一定的自然环境、水体温差条件,并目带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4.
曾直林 《垂钓》2012,(3):71-71
我曾写过一篇名为《“二合一”组合新钓法》的文章,此文章是针对手竿垂钓而言的,现就抛竿垂钓中“二合一”组合新钓法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见解。在抛竿垂钓中,钓法可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爆炸钩”钓法,一是“串钩”钓法,还有一种是近年来多用于钓鲫鱼的“盒饭”钓法。  相似文献   

15.
王跃进 《钓鱼》2007,(6X):25-25
一般来讲,钓新鱼、钓小鱼钓组灵敏点好;钓猾鱼、钓大鱼应迟钝些。其实新鱼、小鱼因没有上当吃亏的经验,钓手在垂钓时只要把钓组弄个八九不离十就行,但猾鱼、大鱼久经沙场,九死一生,而谨慎多疑,所以在垂钓时钓手就应当在“鱼”身上多费点心思了,投其所好,欲擒故纵,总之是要减少疑惑,丧失警惕,让其“吃一堑”的记忆库里找不到能引起警觉的“存盘”,  相似文献   

16.
吴芜 《垂钓》2005,5(2):38-40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台钓”,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浮标,以“达摩”孔雀翎浮标,调4钓2,造就了李维新、黄适之、王永贵为代表的一代垂钓大师。然而,拉饵术很快就出现了,擅长击底而在拉饵钓浮上总是跟不上钓技发展节拍的钓手慢慢发现:浮标的破水能力和稳定性其实是可以用标脚来凋整的。  相似文献   

17.
郁文生 《钓鱼》2006,(24):16-17
冬钓历来受客观因素制约和“传统”观念困扰,至今在某些区域和少数钓手中仍遵循有悖于变化了的大自然规律的做法,久而久之,便形成错误理念。给钓鱼运动发展和提高钓技都不同程度产生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内容:误区一不利于垂钓天气莫出钓有些钓手只知道冬日选择晴好天气出钓鱼获佳。而忽略“不利于垂钓”天气和天气行将有较大变化前1~2天好钓鱼的事实。可谓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晴好天气固然好钓鱼,也好理解,即是风和日暖  相似文献   

18.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18):22-23
实现悬坠钓组灵钝转换的方法(左版图),大家都知道鱼漂除了表达各种鱼讯语言之外,还具有调控水底双钩饵状态的功能。调控水中双钩饵不同状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鱼儿能够很顺利地将钩饵吸入嘴里,并迅速而准确地反应出吞饵的信号。实际垂钓中鱼情的变化,不是我们所能预期的。在某种调钓状态下,钓组不能很明确地表现鱼讯,信号非常微弱,含糊不清。或是钓组处于不灵不钝状态下,鱼讯表现真实,鱼漂下扽有力度,速度,上鱼也不错,可是一段时间后,同样的信号却中不了鱼,或信号发生变化。这时,垂钓者需要立即改变对策。利用鱼漂的调控功能,调整双钩在水底的灵钝状态改善钓况。实施方案钓目或调目的调整,鱼漂或子线的更换。  相似文献   

19.
马建华 《钓鱼》2005,(22):29-30
自“台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垂钓的方式——悬坠钓。[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马建华 《钓鱼》2005,(23):28-30
自“合钓”传入大陆后,经过成千上万钓手的不断改进以及钓鱼媒体的大力推广,大陆钓手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其钓法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垂钓方式——悬坠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