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业青年杨某通过“调查研究” ,找到了一个新兴的“就业门路” :冒充新闻记者。据他交代 ,自1996年“从业”以来 ,参加各种会议 ,单“红包”就收了七八万元 ,至于各种纪念品更是数不胜数。公安部门在其家中搜查到的存款就有20多万元。一个假记者 ,5年工夫就轻轻松松白捞了二三十万 ,可见“记者”行当的吃香。不过反思一下 ,在我们这个圈子里 ,真记者中的“蹭会记者”也是不乏其人的。“真记”一旦捞起来 ,胃口可比“假记”更大。杨某只能在会上“蹭”点儿油 ,“真记”捞的门路可广了 ,拉个赞助、搞个有偿栏目 ,几千几万的唾手可得 ;…  相似文献   

2.
白画 《新闻实践》2001,(9):28-29
“会虫”喜欢当记者,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央视《焦点访谈》近日让京城里的一个名叫杨光的大“会虫”,大大地在众人面前“露”了一把脸:此人从1996年到2001年5月间,冒充记者,整日介在京城各大宾馆、饭店忙得不亦乐  相似文献   

3.
在前不久举办的一个大型交易会期间,竟发生了一起记者哄抢礼品事件,着实让人感到惊诧! 6月11日那天,接连有6个省市搞新闻发布会,而每个发布会都向记者赠送礼品。下午,陕西方面称,礼品不够人手一份,要先保证持请柬的记者,再发给另外的记者,有多少发多少。于是便有人往前涌,于是队伍就大乱,于是就有人绕到台子后面去自己拿,于是就有人夺、抢。得手者则笑眯眯地拎东西而去。主办单位一年轻力壮者从外围突入,大喝“都放下”,正忙于夺抢者方有些冷静。在场的一些海外记者见此情景,不住地摇头。进入新闻圈以前,笔者曾一味地以为记者编辑一  相似文献   

4.
正有人说,记者应是"杂家",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各种领域的报道;也有人说,记者应是"专家",这样才能让报道具有相当的深度。就笔者长期从事的企业报道而言,无论是"杂家"或是"专家",都难免会碰到一个问题——如何让专业人士按照报道的思路接受记者的深入采访?在探讨如何与专业人士打交道的几个关键点之前,需要首先弄清一个问题,关键点。这个问题是:我们的企业报道让谁看,或者说让谁关注?笔者认为,这个"谁"主要有三类读者群,按照关注程度的深浅依次是专业人士、半专业人士、非专业人士。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记者长期在下头跑,时间长了,人们给他一个评价,说他这个记者没有架子。没有什么架子呢?没有官架子。在我们国家里,不少人是把记者也划在“官”这个框框里的,在一个县,有人就直接了当地对我说过:“你们记者就是官。”在西北一个省,我也遇到一位记者,他对我说:“有时就得有点架子,不拿点架子,人家会小看你。”他说的架子,也是指官架  相似文献   

6.
"勤"而善"悟","悟"而见"新"。不管传媒生态发生多大变化,新闻人的规律性工作要诀永远不会过时——年轻记者下基层,是践行"走转改"精神、重塑"短实新"文风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们这次新华日报第二批下派记者总结暨年轻记者业务研讨会上,有年轻记者说要学会"向下生长",并举了一个例子——四川有一种毛竹,其生长过程非常奇特:在前五年的时间里,外形上几乎看不出它在生长,但到了第六年的雨季,这种毛竹就会以平均每天1.8米的速度疯长,15天的时间里就能迅速达到  相似文献   

7.
2017年3月15日,随着总理记者招待会的结束,2017年全国两会也进入尾声,人大新闻中心建立的记者微信群完成使命、功成身退.十几天来,群里互通互融,采访人大、政协会的记者均在其内,组成了一个移动端上的"两会记者之家",大家经常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语频繁互动,作为"家长"的人大新闻中心的组织者耐心细致地回答各种问题,两会已结束数周,但我还是习惯性地打开微信,想看看"家人们"的动向.  相似文献   

8.
"如果组织上规定你报道哪一个领域的科技新闻,你就会有这样一个任务:跟科技人员交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你要知道这个领域的情况,单靠自己是很困难的."1987年4月17日,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钱学森在全国科技新闻研修班上,专门就"优秀的中国科技记者要考虑的几个问题"发表讲话.在钱老的眼里,"跟科技人员交朋友"是科技记者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9.
并不是说某个记者或者某一群记者很牛很有力量,而是因为记者作为监督这个世界运行的力量,是结构性的,制度性的,而非个体性的"你最得意的新闻报道是什么?"这个问题是一个美国中学生问我的。四年多以前,2008年秋天的某一天,我随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亚太组的记者同行,访问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一所中学,遇到一个新闻兴趣小组,十来个同学,各种肤色的孩子都有。一个肤白发黄的漂亮女生,在回答我们的提问之后,反过来问每个来宾一个同样的问题:听说你们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记者,你们能告诉我,你们每个人最为  相似文献   

10.
正对年轻记者我们寄予厚望。新华日报在九年前招聘了一批年轻记者以后,大概有五六年时间没有新进年轻记者,这样就造成了五六年之久的断层。从2008年开始,我们又开始重视这个工作,这两年基本上年年都进新人。我们去年年底做了一个统计,新华日报现在50岁以上的资深记者、资深编辑,占18.43%;50岁以下、30岁以上这个层次的人,占了67.74%,这部分我们称为骨干记者;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占比是13.82%。  相似文献   

11.
高小定 《今传媒》2007,(10):40-41
一 不久前,参加了一个"朋友"的聚会.一大桌子人,其中有公务员、有在企业当员工的,还有一位记者.刚入座不久,一个在政府里做事的小头目就冲那位做记者的朋友说道:"你们记者现在自以为很牛?可你知道我们在下面说你们什么吗?说出来你可不要生气哦!我们说记者是苍蝇,碰到了也不能往死里打,一旦打死,就会招来一群.因此,我们现在对付记者,都是给塞点甜头,然后哄他赶紧走."  相似文献   

12.
1909年10月16日,一个生命诞生在华夏大地上.100年之后,经过岁月的精雕细镂,这个生命已成为华夏民族的一个新闻符号、一个文化符号.而这个生命的代名词,就叫做范长江. 提起范长江,我们就会联想到<塞上行>、<中国的西北角>,"长征"、"实事求是的新闻思想"、"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范长江新闻奖"等等许多闪烁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亮点,范长江同志用他的人生足迹和生命之笔将这些亮点绘制出的一幅意义深远的画卷.  相似文献   

13.
1996年9月7日下午,我这个“四等记者”正埋头在斗室“爬格子”。突然,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有福敲门来访了。这位与我打了多年交道的“稿友”,这次来访并非有事相求,而是带着几个好“点子”专程给我“送礼”。视新闻如命的我,高兴得不得了,立即拿出纸笔,收受送进家门的“礼品”。当老刘献出这样一份“礼品”时,我激动得跳了起来:“好,我们马上去拍照!”这个“礼品”是什么呢?原来,在他老家利川市柏杨坝区白庙乡西坪村,有片特别“奇怪”的林子,连续十几年都有成千上万只白鹤入林栖息,而当地人从不侵犯。  相似文献   

14.
开栏的话奔波,寻觅,观察,访问,思考,体验……采访,是记者的生命。采访,是记者的技能。可以说,世界新闻史上每一个名篇佳作的背后,都必定是一次成功的采访。也可以说,每一个功成名就的记者,都必定是采访的行家里手。于是,我们便有了一种财富:关于采访的经验和教训。然而,这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它不但需要在浩渺的新闻大海中寻觅。更需要我们去咀嚼。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咀嚼了,就会吸收。吸收了,就是营养。而有了充足的营养,我们就会健壮起来。为了健壮,新的一年里,我们开辟了这个专栏。我们的愿望是,在著名的新闻事件里淘金,在著名的新闻佳作里淘金,在著名的新闻记者身上淘金。淘出一个个故事,淘出一点点理性,淘出一个个典型,从而,给记者一点益处。希望我们的愿望不会落空。  相似文献   

15.
(一) 经济社会诱惑太多,诱惑使众多媒体忘记了社会责任,诱惑也让许多记者迷失了自我。不知从何时起,被采访对象要请采访记者吃饭、要送采访记者礼品,这已经成了不是惯例的惯例。如果哪一位记者不吃请不接受礼品,就会被看作“另类”。受不良风气影响,一些记者私欲膨胀,  相似文献   

16.
在基层工作的记者或通讯员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单位小、地盘小、活动空间小,为"小"所限制,很难有大的新闻事件降临,但这是不是说在基层工作的记者或通讯员就只能"坐以待毙",无稿可写?答案是否定的!在基层工作,固然有难见"大世面"的劣势,但也有优势的一面,这个优势就是:由于长期"固守一地",你对这个"小地盘"上所发生的事非常熟悉,了解和掌握的特别多,有些可以说烂记于心,召之即来,用之随取,这就是我们的"王牌",如果我们把身边发生的这些小事鼓捣好了,照样能写出好新闻。  相似文献   

17.
吉路 《北京档案》2006,(4):42-42
据“中央社”记者黄淑芳的“台湾精品美梦成真”专题报道,“法蓝瓷”在短短3年内打响名号,先后获2002年纽约国际礼品展年度最佳礼品收藏奖、2003年英国零售商协会年度最佳陶瓷礼品的殊荣。“法蓝瓷”(FRANZ)总裁陈立恒感慨地说:“品牌是一条不归路,做了就不容后悔,也不可能回头  相似文献   

18.
陈芳 《中国记者》2015,(4):39-40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各种冲击,做传统报道的不少人很是纠结。但渐渐地大家又恢复了信心。社会舆情越复杂,就越要在同台竞技中,比比谁的信息加工、处理、利用能力更强,对记者调查研究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每个媒体人内心,也许都需要有那么一点儿不变的东西坚守,才能应对"变时代"带来的不安和焦虑。  相似文献   

19.
“深水里面捉大鱼”。这个比喻几乎成了新闻采访的经典名句。其实,浅水里也可能有鱼,有活鱼,甚至大鱼。关键是你有没有捉鱼的本领……人是社会的动物。一个人只要活在世上,就会有人际往来,就避免不了或公或私的各种应酬。记者是社会活动家。当记者,就更免不了各种应酬。开业开工的仪式,送往迎来的宴请,鉴定会,联谊会,招待会,纪念会,还有五花八门的庆典……一般地说,这些应酬活动都没有什么更深刻的内容,筹办者的主要意图是营造自己的“公共关系”,推销自己的社会形象。大家都是高高兴兴地来,轻轻松松地聚,欢欢乐乐地走。即…  相似文献   

20.
见到这个题目,或许你会想:西方记者的执业规范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不错,就新闻制度和新闻环境而言,他们与我们的确相差甚远,然而,无论如何,大家都在同一个行业里操作,他们的执业规范总能给我们提供许多参考和借鉴。随手举一个例子:隐性采访时下在中国似乎很时髦,报纸记者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