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读《人民教育》《河南教育》,没读过《教师之友》。然而,第一次看到她的名字时,竟产生了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在我的想象中,她不该是“仕途之人”:面孔威严,高高在上,让人疏而远之。她应该与众不同,独具魅力,平易近人,让人乐于亲近。目前,教育刊物关注太多的是教师的工作,一版一版的领导讲话,一版一版的并无多少新意的论文,给读者的共同印象是“千刊一面”。只要看一两本教育刊物,就可知其他教育刊物的面目了。我所在的单位是嵩北一所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2.
我走近《人民教育》只是这两年的事。一次,夜阑人静之时,我闲着无聊,随手拿了一本《人民教育》浏览起来。看着看着,我深深地被刊物里全新的教育思想所吸引,她所介绍的教育智慧正是我多日苦苦求索未果的。那天晚上,一篇《实行教学民主转换教师角色》的文章,我看了又看,反复读了好几遍。从那天起,记忆中的《人民教育》不再仅仅是神圣、严肃的象征,反而有点儿相见恨晚的感觉,感觉她是那么贴近我的生活。“走进新课程”、“教学平台”、“育人技巧”、“研究交流”更是我的最爱,就像专家在身边;窦桂梅、李希贵……等等,就像与名师亲切交谈。她让…  相似文献   

3.
史峰 《教育文汇》2007,(6):45-45
我是山东的教师,《教育文汇》是安徽的刊物。山东安徽虽然隔着山山水水,但正应了一句老话“有缘千里来相会”,地域空间的相隔并没有隔断我与《教育文汇》的缘分,让我续起了与《教育文汇》这份“命中注定”的机缘。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40岁了,她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已经是享有盛名的、颇有影响的教育刊物。她诞生于50年代,我的教师生涯正好也开始于50年代,所以,我从当教师之初,就受到她的指导。40年来,《上海教育》一直是我的良师挚友。我在《上海教育》上认识了许多好领导、好老师,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优秀的教育经验,还结交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在我的心目中,一本好的教育刊物,就是一所学校,是我们广大教师、校长学思想、学经验、学方法的学校;又是一片万紫千红的园地,让广大教师交流各自教育教学的成果,切磋教育改革的大  相似文献   

5.
读编     
评说者喜欢这样的话:“理想的光芒永不熄灭。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出现诸多‘疑难病症’,迫切需要全体教育人以不回避的态度,以广阔的视野和独特的视角,广泛、深入地参与并建构。您深邃的思考和潜心探索,将如同点点星光点燃老师们心灵的火花。让我们携手共进,为一线教师的园丁之路更加有思想、有魅力、充满幸福而不懈努力!”这是一份刊物的真情告白,何尝不是教育在线(作者为“教育在线”管理版版主——编者注)的热切期待呢?(江苏滨海何金钟)我是《今日教育》的忠实读者,六年来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今日教育》栏目丰富、风格朴实,集专业性…  相似文献   

6.
我是在5年前认识《教师之友》的,初见《教师之友》,就有相见恨晚之感。首先吸引我的是刊物的名称,“教师之友”——与其他“XX教育”类杂志不同,它从心理上缩短了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人产生一种亲切感,看这本杂志犹如与一个知识渊博的老朋友在交流。其次让我喜欢的是那生动活泼、色彩鲜艳、极富个性的封面设计,在这小小的两页空间中处处散发着时代的气息。  相似文献   

7.
重要他人     
忘了从何时开始,我被朴素典雅、清丽智慧的《教师博览》打动,并与她相伴至今。在我从教十多年的日子里,身边色彩缤纷、姿态各异的杂志换了又换,唯独对《教师博览》,如对知心朋友,一直不离不弃。是她,让我认识了解了许多教育界的大师级“人物”;是她,让我走进了更加广阔的“情思”“视野”;是她,帮助我不断努力“读书”学习;是她,让我在教育的田地里辛勤“耕耘”,  相似文献   

8.
翻阅《黑龙江教育》倍感亲切,因为它是我省的本土杂志。走近《黑龙江教育》缘于一次尝试,让我的文稿第一次变成了铅字。从那时起,我成了她的一名忠实读者、作者,再后来成了特约通讯员。读“她”如沐春风。读着《黑龙江教育》,“她”全新的课改理念如春潮涌动,似春风扑面,让我无  相似文献   

9.
十几年前,初识《山东教育》始于“校园文化”中的一篇散文《渴望丰收》。那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睿智的思想、真挚的情感让我这个文学爱好者一下子惊喜不已。没想到一本普通的教育刊物,竟然深藏着大手笔。从此以后,她成了我的内心喜爱,与之结下浓浓深情。  相似文献   

10.
喜欢《山东教育》,由来已久。20年前,《山东教育》是学校里唯一的教育类刊物。那时候,在农村小学,她是指南针,是指路灯,是乡村老师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当我们混沌的时候,翻阅她,会让人产生耳聪目明的感觉。喜欢《山东教育》,有很多理由。一、《山东教育》是老师们的心灵家园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我曾经自费订阅过其他一些比较知名的教育类刊物,经常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那  相似文献   

11.
她的事迹——奇,太奇了,真是奇迹 !  她这个人——神,太神了,不愧圣人 !  这简直无法让人相信,曾被老师、同学骂为“傻子”、“疯子”而被迫自杀的学生,却在她的手里考上了名牌大学;曾因被老师虐待而失语的女孩,却在她的手里成了好学生……   而她却又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师——通明二中教师李圣珍。   读了刊登在今年《山东教育》第七、八期合刊上的《李圣珍:让孩子摆脱噩梦的人》一文,我在为李老师的教育艺术而拍案叫绝的同时却不禁要问:谁是让孩子陷进噩梦的人 ?这样的人难道不应该让我们一起来口诛笔伐吗 ?然而,这…  相似文献   

12.
《黑河教育》这朵绚丽的鲜花,正以崭新的姿态和青春的活力,在教育苑圃中争芳斗艳。由于她多方位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服务,而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成为广大教师的良师益友。细读刊物中的一篇篇文章,不仅可以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思想,而且可以学到中外先进教学经验和最新教育信息。因此,我成了《黑河教育》的忠实读者,每期刊物一到,便放下手里的工作一睹为快。 从小语教研工作来说,刊物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介绍并推广了我区教师的教研成果 “注提”实验在我区已经推广多年,学生的  相似文献   

13.
《教师博览》出刊百期,江西教育期刊社的负责同志嘱我写几句话,我立即想起今春在江南调研的一幕——那一天,我在一所重点中学的阅览室参观,发现一位教师正在潜心阅读一本杂志,便饶有兴趣地上前询问:“老师,请问您看的是什么刊物?”“《教师博览》。”他抬起头一边回答一边翻开封面给我看。“您为什么喜欢读这本杂志?”“这本杂志品位高,许多文章能给人启迪,给人智慧。”  相似文献   

14.
刘波 《教师博览》2010,(12):38-39
我2001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学担任专职心理教师。在2007年以前,我主要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与健康》等心理专业类的刊物。从2007年开始,我阅读《教师博览》《人民教育》等综合教育类的刊物。从2008年开始,我阅读教育类的著作。可见,在专业阅读的道路上,我经历了学科专业类刊物、综合教育类刊物、教育著作这样的三部曲。当然,后面的阅读是包括前面的,如我在阅读教育著作的同时,还阅读着综合教育类刊物和学科专业类刊物。在我的专业阅读上,有一本书,点亮了我阅读路上的心灯,让我进入了专业阅读的快车道。这本书就是闫学老师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爱看各类教育、教学报刊。在全国众多的刊物中,我最喜欢的是《陕西教育》。今年我又订了《陕西教育》。我认为她好在以下几个方面: 栏目新颖,富有特色。贵刊最吸引我的栏目有“教改与探索”、“班主任一得”、“素质教育百家谈”、“小学教教学研究”、“复式教学”、“师生  相似文献   

16.
说起来,我和《教育研究》是很有些“缘份”的。《教育研究》既是我最早读到的教育理论刊物(并且始终是我必读的几种学术刊物之一),也是我最初发表习作的园地。作为读者,我把她当成诲人不倦的启蒙老师和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作为作者,我更把她视为良师益友和成长进步的动力。 为了《教育研究》今后的发展,这里主要说一些属于“意见”或“建议”范畴的话,有些是对《教育研究》杂志社说的,有些则是对有关部门和人士说的。  相似文献   

17.
从教近十年来,我利用学校图书管理员的有利条件,查阅了各种教育刊物,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从中获得了一点感悟。在五彩缤纷的书海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山东教育》。是她,一直陪伴着我,启迪着我,使我从一位茫然无助的教师,一步步成长为现在的"教学新秀""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18.
我由一名中小学教师成为一名教育理论工作者,由于工作和研究的需要,曾与《陕西教育》有过“分离割舍”的“罗曼史”。80年代,我在中小学任教,曾几年始终如一地订阅《陕西教育》,从中受益匪浅,她成了我教书育人的良师益友。后来几年,由于多种因素,我对她渐渐失去了“爱情”,她哗众取宠,浮躁不安,追赶时髦,装腔作势,失去“纯真”,我下狠心再也不理她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她——《陕西教  相似文献   

19.
《湖南教育》诞生三十五周年了,我这个长期远离故乡而又经常萦念着洞庭衡岳的人,给她以衷心的祝贺!我,作为《湖南教育》的园丁,确实为她流过汗,献出过自己最珍贵的年华,因而我同她是有不寻常的感情的.这个刊物创刊时叫《湖南教育》,可是后来为什么又改名《湖南教师》呢?这个谜是很多人所不了解的.就是在当时的湖南省教育厅,知道底细的只有我们二、三人,而我们又不便于公开地告诉別人.三十五年过去了,这个秘密可以揭穿了.《湖南教育》一创刊,就是湖南省教育厅的机关刊,在各省级教  相似文献   

20.
看完2005年上半年出版的《云南教育·基础教育》以及《云南教育·视界》,我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是近几年来压抑在心头那种让我们“敢怒不敢言”的情绪真正得到了爆发和释放!为我们多年来背负着沉重工作和心理负担的广大一线教师吹来一缕清凉的风。读着这几期杂志,窗外正下着2005年春天的大雪。我想,广大教师好像就是那些久旱渴望雨露滋润的花苗与小树,正渴望有春天的气息。《云南教育》是一份办给广大教育工作者阅读的刊物,最主要的读者群体是教师,关注教师,“尤其是关注教师的酸甜苦辣,生存及精神状态的文章”能不“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