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叫鲁滨孙,1632年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常常希望我在家乡靠自己的勤劳挣一份产业,过一辈子安适而快乐的生活。但我渴望航海,背着父亲,于1651年9月1日第一次出海。航行6天以后,船只沉没,我侥幸活命,从旱路到了伦敦。过了些日子,航海的受苦记忆消失,我第二次出海到了非洲,带回金沙,回伦敦之后换了300多英镑,还学到不少数学和航海知识。第三次航海途中被土耳其海盗船俘虏,做了海盗船长的奴隶。后来我找到一个机会划小船出逃,在海上飘泊20多天,被一艘葡萄牙船解  相似文献   

2.
开辟鸿荒、创造文明的英雄——《鲁滨孙飘流记》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学、历史学、人类学等角度阐述鲁滨孙是所有文明社会、文明人的代表,是全人类文明人的典型。  相似文献   

3.
4.
《鲁滨孙飘流记》说明个人不是历史发展的起点,正好相反,人类文明及其最高成果才是鲁滨孙创造荒岛文明重演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起点。  相似文献   

5.
笛福塑造的鲁滨孙通过航行冒险积累丰厚的财富,改造荒岛、征服自然,实现人生价值,确证自我。同时呈现了旅行者和被旅行者的文化差异、文化传递现象,再现文化交流与认证,通过对《鲁滨孙历险记》中"他者"形象的分析,呈现文化传递中的种种误读。  相似文献   

6.
丹尼尔·笛福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自19世纪末被初次译介之后就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鲁滨孙漂流记》在中国的短暂辉煌主要受译入语社会的宗教、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蝇王》、《珊瑚岛》和《鲁滨孙飘流记》这三部小说出自不同的时代,但作者都将主人公置于孤岛上。巴兰坦笔下的人物本性善良,而笛福和戈尔丁笔下的人物都知道邪恶生存于自身。《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颂扬了个人的创造力及其对上帝的信赖;《珊瑚岛》以一个传奇故事表现了大英帝国的社会精神风貌,旨在为儿童提供教育和娱乐;《蝇王》则是一部寓言,它将儿童世界作为成人世界的缩影给展示出来,从而打破了天真的神话,将人们带回到被巴兰坦置于"另类"和被笛福过分简单化的邪恶问题上。  相似文献   

8.
《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后殖民主义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滨孙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59岁时所著的第一部小说,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该小说自发表之后就一直备受关注。这部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了读者,特别是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分析《鲁滨孙漂流记》中体现出来的后殖民主义色彩。从这一全新角度对《鲁滨孙漂流记》进行分析研究,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殖民主义发展的历史和实质,同时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解读这部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9.
庆凌 《黑河学院学报》2022,(6):124-125+149
语言特色是现代语言的核心,不同的地域、文化都会形成不同的语言特色,掌握著作的语言特色,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容。《鲁滨孙漂流记》作为描写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其影响力不仅仅停留在英国,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文坛。《鲁滨孙漂流记》的语言特色,使用现实主义描写手法,从现实的角度展现作品所表达的唯美的艺术形态,深入理解这部作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鲁滨孙漂流记》是18世纪文学巨匠笛福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笛福既是一位了不起的小说家,著名的政治评论家,又兼具商人身份,被后世赞誉为欧洲现实主义小说之父。《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他的船只不幸遇到风暴触礁,同行的其他船员都葬身鱼腹,只有他一人幸存,他只身一人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鲁滨孙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后来,他从岛上的土人手上救了一个人,给他取名"星期五",作为自己的奴隶。经过了整整28个年头,才有一艘英国船路过该岛,鲁滨孙带着"星期五"返回故乡。文章对《鲁滨孙漂流记》的现实意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新史学》是美国历史学家鲁滨孙的代表作,虽为历年论文和演说的汇编,却集中反映了新史学观的逻辑思路,其中不乏闪光之处:第一,敏于感受时代变化的挑战,持发展的史学观;第二,善于从其他学科中接受启迪,促进史学地新,第三,重视史学与现实的联系,强调发挥史学的社会功用。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第一,只承认量变,而否认质变,陷入庸俗进化论的泥潭,第二,否认史学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正>《鲁滨孙漂流记》于1719年4月25日出版,是18世纪英国四大薯名小说家之一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同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这部小说一问世即风靡英国,情节的真实具体、亲切自然,让人不忍释卷,至今仍是雅俗共赏的世界名著。小说从初版至今,已出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各种文字。据说,除了《圣经》之外,《鲁滨孙漂流记》是出版最多的一本书。该书被誉  相似文献   

13.
刘熠辉 《海外英语》2020,(8):241-242
《鲁滨孙飘流记》是英国18世纪文学巨匠丹尼尔·笛福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享誉世界文坛.书中主人公鲁滨孙·克鲁索在荒岛孤身奋斗,以其开拓进取、勤劳睿智、创造新生活的坚韧不拔的形象和精神,在世界文学史上散发出永久的艺术魅力.鲁滨孙自身的优秀品质帮助他在孤岛上成功自救的同时,赢得了他人的信任和支持,获得他救,直至最终成功逃离荒岛,重返英国.  相似文献   

14.
15.
《鲁滨孙漂流记》最鲜明的特色是以第一人称的笔法来行,似乎是故事的主人公在给我们讲他的实际经历。记出身的笛福很善于用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笔触来刻画人物、描:述故事。  相似文献   

16.
审题指南针:1.下笔之前先要细读原文,找到自己的感点。2.开始下笔,一般分四步写:首先,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切忌不分轻重,照搬原文。引述一定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其次,分析材料,提炼感点。对引述材料进行一番评析后,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自己的感点。  相似文献   

17.
王洁 《辅导员》2014,(5):53-53
上周,我在语文老师的推荐下,读了《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深深地被鲁滨孙的不怕刖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所折服。  相似文献   

18.
彭燕 《海外英语》2015,(6):178-179
自《鲁滨孙漂流记》从十八世纪诞生以来,其主人公鲁滨孙就成了近代文学的宠儿,很多学者都认为鲁滨孙属于处在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特别是中小资产阶级的理想化身,他性格中的勇敢、坚强、乐观都是很好的体现;鲁滨孙具备探险者的智慧与永不放弃的精神,同时也有努力探索和追求的精神。虽然近年来针对《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的研究很多,但很多学者站在后殖民视角对这部小说的评述也不够全面。在该文中,笔者分析了小说中对非洲、美洲土著的妖魔化描写,并从"他者异化"的观点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滕卫平 《云南教育》2005,(13):20-20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略读课文《鲁滨孙漂流记》节选自英国作家笛福的同名长篇小说。教学本课,除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语言和写作特点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鲁滨孙积极、乐观、健康的人生态度,学习主人公勇敢、善良、勤劳的精神。根据上述教学目标,结合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教学本课应抓住人物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自主研讨,让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受到人文熏陶。  相似文献   

20.
[原著简介] 《鲁滨孙漂流记》是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书中写到英国青年航海家鲁滨孙为了实现航海梦想,不顾父母的劝阻,毅然踏上征途。在一次海难中,他被巨浪送到了一座荒岛上,从此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孤岛生涯。不过,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