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成家庭作業是學生學習工作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如果說學生教室內的工作是在教師的監督之下來進行的話,那末,家庭作業就需要他們獨立地去進行了。仔細研究學生的理解、記憶、回想、系統的復習以及牢固地掌握實踐技巧等,證明由於教材的關係使學生負擔過重的現象,是在一上課時就開始的。如有些教師,由於沒有充分準備就上堂講授新教材,兒童在上課時力不勝任的學習,就使他們沒有把知識牢固地掌握起來,就會把夾生的東西包括到家庭作業裏去。因此,學生們不得不在沒有教師領導與幫助的家庭中,來掌握他們應當在課堂上所掌握的東西,這就是學生家庭作業負擔過重的第一個原因。  相似文献   

2.
課後作業是課堂敎學的繼續。就是把課堂所學的東西,加以練習和應用,加以進一步地鞏固和消化,這是值得十分重視的。處理作業的一些具體問題,如分配作業時間,作業的份量與內容,批改作業的方式和效果檢查等等,每個授課教師必須很好地注意和研究。這裏把我個人教數學的一些不成熟的經驗與體會,寫出來供大家參考。一、分配作業應照顧到學生的負擔能力,克服忙亂和混亂現象。首先來談作業的份量與內容的問題。有不少數學教師,過於強調自己那一科重要,因而作業分配的份量常常過多,內容也有若干超過了學生的一般  相似文献   

3.
今天講的是小學國語科教學,我準備講下面幾個問題:一、國語教學目標。二、課堂教學。三、如何聯系實際貫澈思想教育。四、寫作教學。當然國語科教學不僅是這幾個問題,還有許多問題,如說話教學、習字教學等,今天限於時間不能都講,待以後有機會再講。一、國語教學目標: 中央教育部印發之‘小學課程暫行標準初稿’,雖然是初稿,但基本上是正確的,其中所定之國語科教學目標爲: 第一、‘培養兒童組織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基本上要求兒童有組織和發表語言的能力。因爲初入小學的兒童,運用語言的能力是差的,所以要培養兒童會說會聽的能力。第二、‘培養兒童閱讀和使用文字的能力……。’培養兒童運用文字工具的能力,使其能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並能看書讀報,這就是寫作教學。第三、四、對兒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愛國主義的思想和國民公德  相似文献   

4.
(一) 怎樣使得顽皮兒童教育成爲一個完善的兒童,乃是一件艱巨的工作,也是每一個小學教育工作者,要時時刻刻去掌握以至去解决的問題。事實上是如此的:每一個級任老師都可以很熟習地說出他班上的幾個頑皮兒童的名字。假如一個顽皮的兒童老存在那個班裡,而不能順利解决時,不但是級任老師的一種精神負担,而且是全班同學在學習情緒上一種重大的威協。假如一位老師用了一種方法,使得一個顽皮兒童轉變了,那麽對於他自已,就是一種很大的安慰和興奮的事。加里寧說過:“教育是一種最困難的事業,優秀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5.
編輯同志: 我校體育教師曹老師一貫不備課,上課時就是拿幾本書在黑板上照抄,手寫軟了就用口唸,學生記不下來他也不管。同學们再三提出希望他備課,教導處也曾從另一個教研組抽調一位教師參加曹老師那個組,目的是為了經常帮助他備課,但結果仍然沒有作用。室外教學,大部分那是根據室內教的做動作,有時時間沒掌握好,往往教了半截就下課啦。到第二節,他連自己教到那裏都忘記了。教我們拔河,僅借學校開運動會的機會,給同學們略微說一下,但到期終考試却要同學們把拔河的目的、意義、方法都答出來。有一同學問:「百公尺赛跑要怎樣才跑得快?」他說:「賽跑就像前面有一塊肉,看你想那種辦法,才搶得到。」曹老師改試卷也不認真,自己改厭烦了,就亂打分,甚至讓同學代改。如去年下學期期中考試的卷子叫初一乙班三位同學改,有些卷子本應不及格,却多打了分,問曹老師是否正確,曹老師點頭說:「改得好,正確,你們比我還打得正確些……。」有些知識平日上課沒教過,到單元、期中、學期測驗時也來考。如期終筆試一共出了四道題,其中一題是:手榴彈要怎樣才  相似文献   

6.
一 過去情況 我們這個學校在解放前是個很壞的私立學校,解放後經過初步整頓,特別是幾年來在各個社會改革運動中,在大家積極努力下,對學校進行了許多改革,取得相當大的成績,如師生政治覺悟大大提高,整個學校改變了解放前極端汙糟混亂的情況建立起秩序,教學工作也有所改進。但是由於學校過去的基礎較差,我們的思想政策水平又低,所以工作存在著許多的嚴重缺點和問題。當時在教學工作上,缺乏計劃性,有些教師不備課,有的教師把課本放在休息室裏,除了上課平時翻也不翻。課堂教學,存在著鬆懈的現象,教師現在還記得,那時的教學「簡直是放野馬,在課堂上講到那兒算那兒」。有的教師因為沒備課,時常在課堂上讀報,講通訊,還自認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許多課程的教學進度沒完成,功課多半沒有留作業,不少教師不以為意。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問:關於心理學的幾個問題 (廣西欽州師範梁培珍根據列昂赤也夫『兒童心理的發展』一書提出) 一請説明兒童記憶力發展過程中數量與質量的區别答:記憶力的發展,如同其他心理過程的發展一樣,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有差異。例如:年幼兒童比年長兒童容易識記詩歌,而且能够逐字的背誦,但是我們决不可把年長兒童毫不費力識記的材料要求年幼兒童識記。原因是:年幼兒童的記憶範圍,不單是較年長兒童小,而他們所能記憶的材料,在質量上也是有區別的。一般説來,年幼兒童的記憶,對於具體的、形象的事物容易識記,而且是在遊戲中,以目然的方式進行識記的;而年長兒童的記憶,對於抽象的事物,開始能够運用邏  相似文献   

8.
(一) 成績評定制度我校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檢查,採取優、良、及格、不及格四級記分制。各級條件如下: 優——學生對所學過的課業,有卓越的理解和鞏固的記憶。解答的問題正確而有系統,重點明確並無遺漏,不用引導、自覺而有信心。在各種實踐作業中,有獨立利用所得知識的能力。良——學生對學過的課業,能很好地理解和記憶。對問題解答上,有時須稍加引導,但沒有困難,重點不遺漏。在各種實踐作業中,能夠使用已獲得的知識。及格——學生對學過的課業,基本上能表達出來。解答問題稍有錯誤,需要教師的幫助和引導。在各種實踐作業中,運用所得知識時感到某些困難,藉  相似文献   

9.
一、作業未精減前學生的作業负担情况 為了徹底了解學生的作業負担情况,我們曾以高八級一班為重點,作了全面調查(因該班係高中一年級,科目最多,共有十一門)。該班學生共四十九人,每週能用十九課時完成作業的只有四人;每週用二十至二十五課時的三十三人,約佔總人數的百分之六十七;每週用二十六至三十課時者十一人,佔總人數的百分之二十二,個別學生甚至用到三十二課時。學生自習時間每週只有十八個課時,連課内的一節自習算上也只有十九個課時,因而該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做作業超過規定的自習時間五至十課時;超過的時間,只好佔用星期天上午或星期六的下午與晚上來補足,個別學生甚至整個星期天都用來趕作業。再據全校有代表性學生的調查,也同樣是這種情况,幾乎百分之百佔用星期天上午,個別的還佔用平時中午休息時間。如初二有一學生,每晚都趕作業到十一點,另一學生每週要用三、四個中午休息時間。雖然學生學習這樣緊張,作業這樣繁重,但學習效果並未有顯著提高,相反的有個別學生學習成績還有下降現象,這種作業過重所造成的不良影響,我們感到有下列一二個方面:(1)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因為學生每天自習時間忙於趕作業,沒有時間對所學的功課進行系統複習,特別是面的複習,因此每次獲得的新知識得不到咀嚼消化,理解不深刻,記憶不鞏固。而且由於學生作業過重,影響了休息,就必然使他們在課堂聽講時表现出精神疲勞,注意力不集中,因而又影響了對新課的接受能力。(2)破壞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於某一門課的作業完不成,怕課堂提問,因而產生恐懼、懊喪的情緒,長期下去,便喪失了學好這門功課的信心。如高八級一班學生普遍反映害怕上課老師提問,有的人認為自己根本不行,再也趕不上了,也有的因作業趕不出來發生抄襲別人的不良行為。(3)影響了學生的健康。不少學生為了完成作業開夜車趕功課。很多學生這樣講:「活動不好沒什麼,功課不好就成問題了」,因此便主動地放棄體育鍛鍊。由於不能獲得應有的正常休息與活動,很多學生經常感到頭痛,有的還闹失眠,上課精神不振。高六級有一個學生因功課趕的太緊,身體弄垮了,不得不請假休養。  相似文献   

10.
人民政協的共同綱領第四十八條寫道:『……注意保護母親、婴兒和兒童的健康。』朱副主席在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籌備會上說:『……把我們的國民都鍛鍊成爲身體健康、精神愉快的人,這樣才能更好的從事生產學習的工作,才能担當起繁重的新中國建設的任務。『但由於多年來舊社會的餘殃,舊敎育的影響,目前學生健康,却成爲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以北京兩個著名的大學爲例:據近來統計,某一個大學裏,患肺病的,佔全體學生百分之八點二;其他疾病不算,只算患肺病、心臟病、腸胃病、神經  相似文献   

11.
关于职业补习教育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年二月間,本社會舉行過一次專家會議,(即所謂第十一屆專家評議聯席會議),專議“職業補習教育”問題。在中國目前社會情形來看,職業補習教育,的確是萬分急需。頃好友喻鑑清先生從美國寄來文章一篇,就是爲讀了這次會議記錄而發。內面說到職業補習教育和職業舉校教育性質及功用的差異,說到辦理職業補習教育的要點,說到職業教育師資的培養方法,說到職業補習學校的課程編制與職業工作分析的關係,均極扼要。本刊特把他發表出來,並附識數語,用當介紹。  相似文献   

12.
新中國的教師學生由於政治覺悟大大提高並爲祖國建設事業感到歡欣鼓舞,工作學習的積極性都十分高漲。由於師生工作、學習的積極性,再加上教學工作中還有某些缺點,因而産生了許多師生工作、學習超時的現象。以下只就學生學習超時的現象來談談。根據現有的四個地區、八個高等學院的不完整的材料來看,學生學習超時——負擔過重的現象都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的。學生每周學習時間一般的都超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所規定的五十四小時:有的每周學習六十小時,有的每周學習六十六小時,個別的還超過七十小時。由於學習負擔過重,不可避免地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同時也不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如天津大學,「總的說來是超時的,有的班則突出嚴重。」其中紡織系同學每周學習時間「有超過七八小時之多的。」(「天津大學」第二十九期)南開大學,「同學每周學習時間一般的都超過了六十小時。有些同學利用星期天上午下午甚至飯後的休息時間和文體活動時間來學習。」致「影響健康,而學習效果並不好。」(「人民南開」第三十二期)華東紡織工學院棉織車修科二年極「全班同學普遍超過五十四學時的負擔,其中超過五至十二小時者占全班人數百分之六十以上。「造  相似文献   

13.
一、代課 從前我是一個作會計工作的人,沒有教學經驗,中開曾在舊社會的中學裡,代過幾個月的國文,雖然没有深入鑽研,但也勉强應付過去,這次有機會代理作小學教師,我仍然主觀的意味着一定仍像在舊社會教書一樣,同時在思想的深處,以爲教小學比中學更要容易得多,那還有什麽問題? 當到達學校的時候,學校當局告訴我係代理小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同意黃嘯曾同志對於河北省教育廳工作的視察報告。這個報告裏提出的幾個建議,望河北省教育廳研究執行,於一九五五年二月底以前向我部作一次報告。河北省教育廳一九五四年的工作是有成績的。特別是整頓和改進小學教育、開始訓練並提高師資和幹部、在全省範圍內建立教學研究室等工作,有的已經獲得一些好的經驗,有的正在積累經驗。這些經驗對於今後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是有意義的,希望河北省教育廳認真地加以總結。同時有兩個問題特別值得重視: 第一、對於學校教育中的主觀主義和形式主義的偏向,必須嚴重注意,努力克服。要求河北省教育廳立即採取措施,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一方面要加强放學领導和學校行政的監督作用,制止學校和教師不適當地增加講授內容,給學生過多的課外習題,特別是可以不要的難題。中、小學上課時數必須嚴格遵守教育部教學計劃的規定:按年級劃分,高中每週不得超過三十至三十二小時,初中不得超過二十八至三十一小時,小學不得超過二十四至二十八小時。社團活動必須遵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規定:高中每人每週不得超過三小時,初中不得超過兩小時,小學不得超過一小時半。在規定的上課、自習和社團活動的時間以外,不得變相地給學生增加課業活動。另一方面,要嚴格批判「以多為勝」的思想,要使有這種錯誤思想的幹部了解,教學工作是應該循序漸進的。不顧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其他實際情况,企圖一下給學生很多東西,不但不能使學生多得知識,反而會妨碍他們的智力發展和身體健康。這是一種「揠苗助長」的錯誤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指示我們:青年學生應做到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廣大的教師和學生都在熱烈地回應毛主席的這一號召,和執行毛主席的這一指示,並取得了不少的成績。但是有些學校、有些教師、有些學生,卻沒有認真執行這一指示,或根本違反了這一指示。 違反這一指示的最主要、最普遍的表現,就是學生的課業負擔太重。教學內容的分量過多,佈置課外作業過多,參考課外書過多,忽視學生身體的鍛煉,該休息的時候沒有休息,以致不但妨害了學生的健康,同時也阻礙了學習質量的提高。這樣,也就必然不能培養合格的國家建設人才。爲甚麽會造成這種現象呢?一方面是由於解放後的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上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師深怕學生學得少,學生也深怕自己學得少,所以總想多教一些、多學一些。另一方面是由於種種不正確的認識和不合理的制度,而使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如初三、高三學生,爲了升學而拼命趕功課,教師也鼓  相似文献   

16.
改革前的一般情況 過去我們的國文教學,不但沒有明確的目的要求,並且對國文教學的任務與重要性,也沒有足夠的認識。如很多國文教師認為:『白話文,講不出來甚麼?』『教一課算一課唄!』一般教師也認為國文好教,說什麼:『認識中國字,就能教國文。』在教法上則是老一套,即便有一些新的也是大半流于形式,如有的國文教師,竟在堂上叫學生站在桌子上練習講演,說是學習列寧講演。又如孤立地講解語彙,對抽象名詞也要下定義,甚至抄襲辭源,哲學詞典。結果學生只記定義,不會講,不會用。教學過程則是千篇一律——導言、題解、生字、試讀、範讀,語彙、試講、範講、回講、分段、全篇要旨(主題思想)、精讀、佈置作業——這樣冗長、龐大的教學過程,實際解決問題少。再加上教  相似文献   

17.
從自己的教課過程中,我感到如何启发同学对历史课学习的积極性,確實是一個很大的问题。有的同学说:‘歷史課最難,不好学。’也有的說:‘史實、年代太多,記不住,容易亂,’因此多数学生對历史課的学習兴趣不高。為了解决這個問題,自己在改進教學過程中,曾在這方面作了些努力,今願提出初步摸索的點滴體會,和同志們共同研究,並希望提出意見。关於怎樣在历史教學中提高同學的學習积極性的問題,我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的。一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使同學明確學習历史的目的性,是提高同学学習积極性的根本辦法和首要前提,因為不論教師講得怎樣有興趣和富有吸引力,但僅僅這一點还不能养成学生完全自覺的学習歷史,凱洛夫‘教育學’曾這樣告訴我們:‘……對兒童的求學並非一切都得照着引起直接興趣的方法去作,也有許多事是應  相似文献   

18.
科學的研究中第一步驟爲决定研究的問题及其範圍。凡事須慎於始,從事研究工作者尤應如此。教育中須待研究的問題,隨時隨地,可以發現。大概發现問題的能力與個人學識的豐富淺薄成正比例。泊來叟(S.L.Pressey)曾說過:要考查一人在某學科中的造就,祇要請他在規定時聞內列舉該學科中須待研究的問題,根據所舉問题的多寡,就可以决定其造就之深淺  相似文献   

19.
『家庭與學校的兒童教育』——這個題目是這樣的大,談起它來可能不止談一個晚上,甚至根本就談不完。一個晚上,我們僅能夠談談某些主要的問題。而在主要的問題上我可能不是個專家。你會問我,為什麼呢?那是你們自已就會知道的,現在我簡單地和你們談談我自己吧。我是個教員。從十七歲起當教員。頭十六年我在鐵路學校工作。我是個工人的兒子,就在我父親工作的那個工廠當教員,我工作了十六年。這還是在舊時代舊的學校中的。我本來是個教員,後來當了工廠學校的主任。到這個學校讀書的是一個工人住宅區的工人子弟。而我自己也就是工人集體中的一員,工人家屬中的一員。我的學生們以及家長們成為同一工廠裏統一的工人小社會。因此,我有了很大的可能性去接近學生的家庭。你們在莫斯科,這種可能性也許比較少些,因為你們是按照兒童的地區分佈的原則來招收學生的。他  相似文献   

20.
我校教師在學習了總路綫及全國中學教育會議文件後,思想水平提高了,不少教師重視了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向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有的還能把課内、課外較好地結合起來,因而收到較大的效果。從下面兩個事例可以具體說明: 生物科有三位教師,平時對政治、業務理論學習较積極,所以能根據自然科學為生產實踐服務的基本目的來領會勞動教育的意義,並進一步體會到知識和勞動的正確關係,從而也認識到進行勞動教育必须使課內、課外適當地結合起來。他們教「達爾文主義基礎」時,有目的有計劃地在課堂上講述偉大的自然改造者米丘林的生平與其科學活動,對學生進行生動而有力的熱愛科學,熱愛勞動的教育。在講米丘林學說的基本原理,米丘林學說在國民縱济上的意義及威廉斯的草田輪作制各節時,注意講明科學是怎樣和生產實踐緊密地結合着,而這種先進的學說又是怎樣通過艱苦的勞動創造出來的道理,並結合我們祖國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