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英国诗人布莱克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中存无限,刹那见永恒。”台湾散文家琦君深谙此理。《泪珠与珍珠》便以一滴泪、一粒珍珠去折射人性的光辉,去烛照生命的真谛,去评判人生的境界。全文着意挖掘泪洒千古的丰富情感与文化内涵,意蕴深醇,朴中见美。一、人性美———珍珠有价情无价“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两句是串缀全文的线索,也是全篇文眼之所在。何谓“清明”、“温厚”?作者认为,流泪是因为真诚,泪珠总是浓情挚爱的流露与宣泄,“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拥有真情、善良、仁爱的内心,一如青…  相似文献   

2.
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泪珠与珍珠》是一篇构思独特新颖的文章,初读发觉似乎有点散漫,然细读后你会发现作者的构思是丝丝相连、环环相扣。试做如下分析。全文以少女时读奥尔珂德的《小妇人》写起,以“眼泪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统领全文。它既紧扣了标题中的“泪”,又作为下文全文的“纲”,  相似文献   

3.
一、人性美———珍珠有价情无价“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两句是串缀全文的线索,也是全篇文眼之所在。何谓“清明”、“温厚”?作者认为,流泪是因为真诚,泪珠总是浓情挚爱的流露与宣泄,“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拥有真情、善良、仁爱的内心,一如青山清新明净,一如美玉温婉纯粹,泪中流淌的圣洁美丽的人性恰如珍珠璀璨而珍贵。这是因为:泪中奔涌着浓浓乡情。家园如梦,远离大陆故土的特殊境遇使琦君笔下有着深深的文化乡愁,《泪珠与珍珠》中便写道:“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  相似文献   

4.
泪珠是悲伤吗?台湾女作家琦君在《泪珠与珍珠》一文中用生命无言的独白回答:不!全文是以“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为线索,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独特的体验,用泪珠诉说生命无言的独白。其实,“泪珠”与“珍珠”已超过了其实在的意义,“泪珠”在一定意义上喻指人纯真善良的心地,而“珍珠”则指人的善良、爱心和为世人担负所有痛苦与罪孽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12课《泪珠与珍珠》,是台湾著名作家琦君的一篇充满深情的怀乡之作。课文第一段引用了美国女作家奥尔珂德《小妇人》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相似文献   

6.
姚炳辉 《学语文》2005,(5):10-10
闲话家常式的《泪珠与珍珠》。可谓是开篇点题。一步到位。“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眼”“心”对举,分明是在暗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滴泪珠里都有一颗心,泪如珍珠。弥足宝贵。之所以“清明”,乃因为历经了人生的风霜雨雪;之所以“温厚”。是由于心中有他人,再大的苦痛自己担起来。形式美。意蕴深。古稀之年犹能记起这句少女时代非常喜爱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7.
《泪珠与珍珠》是台湾女作家琦君寻觅温暖、记述温情、撒播温馨的一篇散文。作家将大半生饱经忧患得来的生命体验,一一化为笔下的仁爱与智慧。朴实厚重中透出淡淡的情味.平易近人里流露着深深的哲思.构建了自己特有的动静适度雍容典雅的生命境界。文章以奥尔珂德的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为线索.把泪珠当作是对人生世态的一种写照.将一些看似信手拈来实为精心经营的、不同层面的材料缝合在一起.诠释了“眼因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多种意蕴.从而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至美——至真——至善境界不断升华的追求。  相似文献   

8.
泪珠与珍珠 琦君 ①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读到其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相似文献   

9.
一“方向”有问题一位教师执教琦君的《泪珠与珍珠》时,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勾画出引用的诗句、名言。学生很快完成后:师:引用的诗句、名言,哪一句多次出现呢?生:“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明确:这是课文的文眼,也是感情的线索。“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眼睛需要泪水的滋润,同时泪水也是感情的外现,是理智的思考,也是生活的积淀。教师接着投影: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奥尔珂德)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谢冰心)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  相似文献   

10.
琦君的散文《泪珠与珍珠》内涵深邃,确实是一篇“深井”式的文章。学习本文,重在领悟作者逐层深入的思想脉络和逐渐攀升的思想境界。新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在本文的“鉴赏指要”上有这样的表述:“而实质上,思乡怀人才是文章的主题,其逻辑是这样展开的:人是要流泪的,流的原因乃是人的经历所致。而如果没有变故那是不会有眼泪的。而变故会使眼泪更加真切和纯洁。”这样的理解浅尝辙止,未免失之肤浅,有隔鞋搔痒之感。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思路来领悟这篇文章。文章开头所引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是点题句。怎样理解…  相似文献   

11.
英国诗人布莱克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中存无限,刹那见永恒。”台湾散文家琦君深谙此理。《泪珠与珍珠》便以一滴泪、一粒珍珠去折射人性的光辉.去烛照生命的真谛,去评判人生的境界。全文着意挖掘泪洒千古的丰富情感与文化内涵,意蕴深醇,朴中见美。  相似文献   

12.
胡晓英 《现代语文》2006,(10):25-25
在教学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泪珠与珍珠》时,看到标题,就让人想起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暧玉生烟”的诗句来,以为课就是写那凄凄美美的“泪珠”与“珍珠”的交相辉映。直到读完课,才发现只有在写“牡蛎之泪”一段字中提及“珍珠”二字,其余一概写“泪珠”。这不仅使人纳闷,章重在写“泪珠”,为什么不只以“泪珠”作标题,竟无端多出个“珍珠”来,这不是不符题吗?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泪珠与珍珠》时,看到标题,就让人想起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诗句来,以为课文就是写那凄凄美美的“泪珠”与“珍珠”的交相辉映。直到读完课文,才发现只有在写“牡蛎之泪”一段文字中提及“珍珠”二字,其余一概写“泪珠”。这不禁使人纳闷:文章重在写“泪珠”,为什么不直以“泪珠”作标题,竟无端多出个“珍珠”来,这不是文不符题吗?再看文章结构,像是顺着作者年纪的自小大到老的线索写下去的,不料读到中间却断了这条线索,直到结尾也没有连接上这条线索,仿佛材料很散,结构很乱,思路不明。其实,细…  相似文献   

14.
熊苏杰 《江西教育》2005,(18):40-41
《泪珠与珍珠》是台湾女作家琦君寻觅温暖、记述温情、撒播温馨的一篇散文。作家将大半生饱经忧患得来的生命体验,一一化为笔下的仁爱与智慧。朴实厚重中透出淡淡的情味,平易近人里流露着深深的哲思,构建了自己特有的动静适度雍容典雅的生命境界。文章以奥尔珂德的话“眼因流多  相似文献   

15.
因为一部电视剧《橘子红了》我开始走进作者琦君的作品世界,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唯美的画面和强烈的戏剧冲突都已经模糊在记忆里.而《泪珠与珍珠》这篇小品却愈益清明。  相似文献   

16.
朱娟 《贵州教育》2007,(17):31-32
《泪珠与珍珠》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一篇意蕴别样的散文.文章以奥尔珂德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话为线索,将一些看似信手拈来实为精心经营的不同层面的材料缝合在一起,诠释了"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多种意蕴,从而展示出人生纯美、至真、至善三种不同的境界.执教完这篇散文后,引发了我的几点思索.  相似文献   

17.
<泪珠与珍珠>,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一篇意蕴别样的散文.文章以奥尔珂德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话为线索,将一些看似信手拈来,实为精心经营的不同层面的材料缝合在一起,诠释了"眼因多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多种意蕴,从而展示出人生的三种不同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琦君及其散文特点2.感受“泪”的深刻含义3.激发学生对泪珠的思考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领味泪珠与珍珠的关系2.难点:品味文中各种泪水包蕴  相似文献   

19.
琦君的作品前些年我就拜读过,仅《泪珠与珍珠》这篇作品就引导学生读过好多遍了。一批批学生在琦君温婉的文笔营造的语言氛围中领悟奋斗的泪、悲悯的泪、慈母的泪、思亲的泪,接受美的熏陶和爱的洗礼,涤荡心胸,净化灵魂。  相似文献   

20.
《泪珠与珍珠》是琦君一篇温婉柔美、清新淡雅的散文,她以一颗纯真、博大的爱心热烈地拥抱人生。在对生活的细心感受中体味人生的真谛,领悟人性的美好。由于此文文字优美,内容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根据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师生的情感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