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绪会影响学习兴趣的产生,兴趣总是与积极的或良好的情绪相联系,如果学生能带着愉快的情绪学习,就容易有成效,从而也更容易产生兴趣。下面介绍几种享受学习乐趣的心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一种良好情绪或情感的表现,是儿童认知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的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观察愈细致,思维、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也就最有成效。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的内驱力,爆发学习兴趣呢?教学模式就不能封闭,教学内容不能凝固,方法不能单一,如果英语教学把主要的精力花在单纯的讲授知识、讲授语言规则上,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的听为辅,“教”与“学”相脱节,那么整个课堂气氛就会死气沉沉,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地位,所以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化枯燥乏味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转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的“群言堂”。  相似文献   

3.
很多小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认为学习困难.从而产生了厌学情绪。如果只是一味地强化传授知识.硬性地让学生学习根本改变不了这种学习状态。教师要首先让学生喜欢数学.点燃学习的热情.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让他们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习质量。学习热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潜在力量。那么.在小学数学教...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动机,是一个人学习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的。教师如果能用积极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积极活跃的学习心态,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驱动力,自然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激发中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情绪,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兴奋剂,小学生本来就比较好动,如果没有新鲜、有趣的事物吸引他们,他们的注意力一般集中不会太久。特别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一碰到困难,容易失去信心,产生厌烦心理。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没有很好地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就很难确保课堂上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更谈不上教学任务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6.
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就没有自觉性,就没有动力,就会感到学习枯燥乏味,甚至感到学习活动是一种痛苦的负担,丧失学习的毅力和信心,产生厌学情绪。相反,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那么如何使语文课堂教学快乐中学习自主中高效呢?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如果学生喜欢语文课,能从课堂学习中获得乐趣,就会自主的参与学习,热爱学习了。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更是一门艺术,语文课堂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博大丰赡。如何构建  相似文献   

8.
金讲 《广西教育》2012,(21):56-57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这一思想的提出,使我们的教学有了明确的方法——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就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那么,应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体验学习呢?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快乐=想要/需要,分母为“需要”,分子为“想要”。如果分子主动需求的要求越多、越大,那么人们所获得的快乐体验就越多。如果能让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快乐的学习情绪、勤奋的学习态度,那么他们就会慢慢从会学返回到爱学的位置上,形成良性循环。为了能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快乐地成长,真正乐学、爱学,我校采用了“有效学习三十六计”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个性倾向.这种倾向性能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且具有向往的心情.一个人的兴趣愈浓,他的观察就愈仔细,感知、思维、记忆、联想等智力活动就愈有成效.反之,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1.
江水英 《学子》2014,(1):51-51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数学课堂应如何创设科学而又艺术的巧问方式,优化课堂,放飞学生思维,引导数学教学走向成功呢?一、问题情境要突出趣味性新课程指出,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就必须培养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  相似文献   

12.
曹万明 《成才之路》2009,(14):21-21
数学是一门优美的科学,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都体现着美的特征,展现着独特的风格。如果学生能够认识数学,理解数学,发现数学中的美,那么。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保持一种轻松的情绪。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节成功的好课,是从新课开始的.研究表明,如果在新课开始,就能以有效的方法,唤起学生注意,安定学生情绪,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课堂学习,那么整个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14.
学习倦怠与学习拖延是两种典型的学习负性状态。学习倦怠是一种情绪,而学习拖延即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会以一种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但是根源还是与学习的消极情绪有关。那么负性学习状态是否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关,或者说,能否认为具有负性学习状态的学生就一定的低学业自我效能感呢?再者,学习倦怠的学生是否一定会引起学习拖延呢?本文就上述问题展开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自觉地、热心地、专心致志地去接受新知识,从而事半功倍地完成学习任务。反之,丧失了这种兴趣,求知就味同嚼蜡,就无法学出成效。因此,兴趣是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不管是初中生还是职中生,他们学习情绪越是轻松,知识也就越容易掌握,而且是越学越有兴趣,形成了良性循环。而反之,学习就如煎熬,特别是职中的学生,他们中有许多同学就以拿到毕业证为目标,上课就没有动力,那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一位有经验的教师说不管什么样的课,一堂课四十五分钟,如果能够让学生能笑三下那么学生就能将四十五分钟的课轻松的上下来。职业高中专业课本来就是非常的枯燥,电路特别复杂。更何况面对的是一些在初中时就没有了学习兴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将老师的“要我学”转化为学生自主寻求的“我要学”。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那么,如何让“乐”融人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正"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参与合作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情地去探索、去发现,完成具体的任务指向和目标,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真正的学习主人的一种学习方式。一、设置情境、自主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  相似文献   

19.
苗瑞凤 《学子》2014,(3):7-7
正人的情绪与学习效率有极密切的关系,心情愉快时,大脑的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就高;情绪郁闷时,大脑的思维被抑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处于消极状态,学习效率就低。如果我们的教学顺应了孩子的本性,那么我们的课堂能不生机勃勃、充满快乐。快乐学习的支柱是学生的探究、发现、成功、对话。在这样的课堂里,孩子们才会乐得其所,学有所获。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如果我们的教学是以他们为主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没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新知识的探索,对整堂课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情境教学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