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生理与心理成长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养成,—些精神疾病的发生,往往都是由于在这一时期心理不健康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4.
一、我国青少年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国青少年学生研究中心最近的调查数字显示,当代青少年认为人最重要的思想道德品质依次为:诚实(占参与调查人数的56%)、自信(33.4%)、进取(34.5%)、守法(34.4%)、自尊(34.3%)、乐观(32.3%)、善良(27.7%)、宽容(24.3%)、谦虚(8.9%)、俭朴(3.9%)、无私(1.3%)、仗义(0.5%)。从这些标志的数据看,诚实这个品质的比重超过了50%,谦虚、俭朴、无私的品质比重相当低。一些传统美德,因受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冲击,不受当代青少年的欢迎。当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主流是好的,但也不能忽视在剧…  相似文献   

5.
二十一世纪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愈来愈显得重要,每个人的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国人口的生理疾病有人过问,也有地方治疗。但是心理疾病却无人过问,往往被人们忽视。最近在国家教育部举办的全国教育科学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结题鉴定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主持对全国各地1647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是79.4%,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是82.9%,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近年来已逐渐成为社会、学校和家长关注的新焦点。由于青少年时期心理健康知识贫乏、心理素质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和生理发展较快、心理发展缓慢等问题,形成了带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心理现象”。一、中小学生“心理现象”产生的必然性。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滞后。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至今尚未进入课堂;在中学,除上海等先进地区近几年开设课程之外,至今国家仍没有统一的课程规定与教材,学生不可能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之俱来的心理偏差就在意料之中。二是家庭过分溺爱或缺少关怀,学校关爱不够,奖惩不当…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中,最受老师青睐的常常是些成绩拔尖或是技能、能力出众的学生,尤其是各学科都比较优秀而且能够均衡稳定发展的同学,这些学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尖子生”。  相似文献   

8.
在前年短短的三个月内,汉中市南郑县先后发生四例情况类似的学生自杀事件,其中小学生三例,初一学生一例,而以新集镇发生的两例较为典型.该镇某小学五年级一女生,在六月初的一天下午放学回家,接受母亲安排做饭时,不小心将饭烧糊了,锅也铲烂了,便在其母拧了耳朵、责骂几句下田继续干活后,在自家屋里的一根楼木上吊死了.另一所小学五年级的一名男生,有天下雨骑车上学途中,不慎将一把新雨伞损坏了.6月24日这天下雨,其父在地里压红薯蔓让他回家拿伞时,他才说伞坏了.于是,在其父批评几句后,回家喝农药中毒身亡.据了解,这两名小学生在班上学习成绩属于前列,遵守纪律,表现不错,那么他俩为什么在父母稍加惩罚的情况下,就一气之下草率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呢?通过深入了解家庭方面和当前学校教育情况,再联系镇外学校其它类似现象,笔者认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不容忽视,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岳峻 《甘肃教育》2001,(10):8-8
现在许多家庭和学校偏重学生智力发展,只关心身体的健康,忽视了心理健康,导致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轻生现象、攻击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据统计,全国有心理疾病病人约1600万,而其中1/3是儿童、青少年。因此,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一、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被称之为“心理断乳期”“青春躁动期”或“成长关键期”,而学习的压力、价值的取向、不良风气的影响等最易使青少年在认识上出现一片“真空”…  相似文献   

1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校已经历了六余年的探索,从无到有,从点到面,逐步推广,不断深化。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想在我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一般说来,教师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例如,一些教师常感到疲惫不堪,心力交瘁,有的还伴有身体症状。遗憾的是,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受到应有的重视。如何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一方面,需要有关的行政措施;另一方面,更要靠教师的自我保健。  相似文献   

12.
张公社 《考试周刊》2012,(75):155-156
高职院校占我国高校半壁江山.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青春期的高职学生表现出显著的心理优势.但也存在不少心理问题。改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注意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还要实施活动化的课程形式.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3.
中职生作为中学分流中首先就业的一批,他们心理面临的问题较其他学生会更多,对中职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探究,不仅有助于丰富中职教育理论,更是为中职德育提供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减压减负。素质教育要求中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中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这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前途的看法,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和指导,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也就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要完整且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并与社会保持同步。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提倡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而作为教师,心理是否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的情感不在是一种单一的私人感受,而是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因此,对教师情绪体验和情感表达的要求就要稍高一些。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及身心健康成长,最终影响到教育的成败。因此,教师心理是否健康应引起重视,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17.
杨玉红 《山东教育》2005,(26):62-63
由于家长的某些心理障碍及对青少年的成长存在片面认识,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误。很多家长普遍重视青少年的生理卫生保健,而忽视了青少年的心理卫生保健;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社会性培养,导致很多青少年身体健壮、智力发达,但他们缺乏同情心、自信心、坚持性,情感淡漠、任性自私、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差。父母应该懂得如何正确地爱、教育孩子,否则会适得其反:过度的溺爱,  相似文献   

18.
19.
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息息相关,且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对以往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总结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具有如下特点:总体水平从高一到高三呈“V”字型,其中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男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习得性无助、人际关系不良、情绪障碍、适应障碍与各类行为问题。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可分为自身、家庭、社会、学校四个大类。并以中职学校为主体,从学校自身工作、家校合作与减轻社会相关影响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