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从总的情况来讲,国民党政府基本上是抗战的。抗战,势必依赖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国民党政府抗战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战时生产建设的一定发展,抗战财政的维持,海外华侨的捐款赠物和国际经济援助。下面分别作一简述。一、战时生产建设的一定发展1、工业方面。战前,中国工业大多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抗战初期,这些地区相继陷落,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为了适应抗战的需要,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一些扶持后方工作  相似文献   

2.
抗战前中国农村合作运动是在国民党政府的直接推动下,以巩固其统治,维护其利益为出发点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在维持旧有的生产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一场社会经济改良运动,总体来讲,并不成  相似文献   

3.
中国远征军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组织的一支远征缅甸的抗日部队,它从1942年组成到1945年1月,经过缅北初战的惨败、后撤整训、最后重返缅甸,反攻取胜,首尾三个阶段三年多的历史。远征军的抗日是中国人民八年神圣抗战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对太平洋战争的一个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民银行的建立和发展在整个中国农村金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第一个中央农业银行,经过法币政策的实施和四行实行专业化,中国农民银行逐渐统一了农贷,成为国民政府的国家农业专业银行,这是中国农村金融现代化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安徽是民国时期中国农民银行最早开展农贷业务的省份之一。中国农民银行在安徽的农贷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并结合时局的变化和安徽的自身特点,逐渐走上了一条相对完善的道路,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农贷制度。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路线思想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在敌后开辟一系列抗日根据地,对打败日本侵略者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党政府作为正面战场也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1938年国民党政府以行政院长孔祥熙名义与日本外相宇垣一成进行的秘密“和谈” ,是为交战双方战争的最终目的服务的 ,反映了日本的政战两略侵华政策和国民党政府在抗战中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路线思想的指导下,领导中国人民在敌后开辟一系列抗日根据地,对打败日本侵略者起了决定性作用.国民党政府作为正面战场也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城市名片     
重庆·解放碑解放碑位于重庆市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的交汇处,它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它还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为了动员民众抗日救国,于194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中区都邮街广场建成了一座碑形建筑,建筑为四方形炮楼式木结构建筑,共5层,通高7丈7尺(象征“七·七”抗战),为防日机轰炸,外表涂成黑色。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市决定在原建筑的旧址上,建立“抗战胜利纪功碑”,以纪念抗战胜利。“抗战胜利纪功碑”1946年10月31日奠基,12月动工,194(?)年8月竣工。全部采…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的重要转折点,它毁灭了国民党政府,然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却迅速成长,并逐步走向成熟,最终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10.
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抗日战争部分内容已作了修订,1987年春季开始使用。这次修订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反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一次全民族的抗战。这次修改后的教材,主要对国民党政府的抗战,作了适当补充和调整。  相似文献   

11.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从华北、华东、华南全面向中国发动进攻,国民党政府被迫偏安于以重庆为中心的大西南。此时,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战火中被迫大规模西迁,这一举动被称为中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木侵略军向驻防北京以南的卢沟桥地方的中国守军发动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八月十三日,日本侵略军又攻击上海,上海守军也进行抗击。自此,全国范围的抗日战争遂告展开,中国现代史即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在这个时期到来的前夕,国际形势是怎样的呢?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出版、丁晓先同志编”中国近代简史“一书中曾作了如下的叙述: “那时候的国际形势可以分三方面来说:(一)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死敌。它企图一举征服中国,把整个中国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变为它一国独占的殖民地。中国抗战开始以後,日寇一面实行军事进攻,一面又放出和平空气,引诱国民党政府投降。(二)苏联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尽管国民党政府老不放弃反苏  相似文献   

13.
国民党政府为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制定抗战胜利纪念日,顾名思义,是以此纪念抗战这一伟大的事业,纪念抗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并以此作为政治宣传重要手段和途径。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纪念日举行了各式各样的纪念仪式活动,象征性地表达出其政治意蕴,但作为社会舆论的媒介,对此纪念日的态度和观感则表现不一。国民党政府领导下的官媒比较认同官方的意识形态,从而进行带有官方和党派色彩的舆论宣传和政治鼓动,但也有一些媒介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现实感、较少偏颇的政治立场,能够对抗战胜利纪念日进行实事求是的评议。  相似文献   

14.
日本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空前惨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向日本索取战争赔偿,成了战后中国国民党政府一项重要外交活动.国民党政府对日索赔前后经历了十余年,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准备索赔阶段 国民党政府对日索赔的准备工作早在抗日战争期间就开始了.为了清算日军侵华战争罪行,以待战后向日本索赔,1939年7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制定了《抗战损失调查办法》及《调查须知》,并通令各机关及地方各级政府着手调查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损害.1943年开罗会议后,对日作战各盟国都将战后对日索赔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国民党政府成立了行政院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加紧系统调查工作.1944年3月19日,参事室外交组代表黄正铭等人参照苏联对德索赔办法,草拟了《战后对日媾和条件纲  相似文献   

15.
1938年7月国民党政府召开的国民参政会是中国现代政治史上重要的一页,它虽然不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但在某种意义上,是抗日时期,国共两党以及和各抗日党派进行政治联系和政治对话的场所。国民党政府召集的国民参政会共四届十三次大会,到1948年3月正式结束。抗日战争时期召开了三届十次大会。本文仅就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参政会上为抗日民主、团结所进行的不懈努力和复杂的斗争作一探述。国民参政会的召开及性质抗战之初,国民党政府对日作战比较积极,但在民主改革方面却是“犹抱琵琶”,民主之门略开一线,迫于人民要求全国团结共赴国难的呼声,在八·一三上海抗战后,国民党中央决定中央政治会议暂停,成立国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领导核心。 一、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领导者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境内驻扎的关东军突然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东北军不战而溃。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对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过去曾采用银本位制,以白银为一般等价物。1933年4月,国民党政府正式宣布“废两改元”,发行全国统一的银本位币,其目的是为推行纸币制度创造条件。1935年11月,国民党政府为进一步压榨人民,和缓当时的财政经济危机,乃实行“币制改革”,制定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1948年8月,  相似文献   

18.
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改革,规定中央、中国、交通三行为法币发行银行,作为“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农民银行未被包括。探其原因:一是中国农民银行不符合法币发行准备金规定;二是中国农民银行无外汇准备金;三是中国农民银行没有好的社会信誉,不被社会和国际所承认。  相似文献   

19.
抗日民族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抗日阵营内部,存在着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全面抗战路线和以国民党为代表的片面抗战路线的斗争。这是一场争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的斗争,其成败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命运,正如毛主席所指出,“两条路线:国民党政府压迫中国人民实行消极抗战的路线和中国人民觉醒起来团结起来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很久以来,就明显地在中国存在着。这就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就我自己的体会,谈一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1937年的“七·七”芦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在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出发,积极联合国民党,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却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推行一条片面的抗战路线,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