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代小说《谐铎》与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谐铎》中与佛教有关者,主要是:罗列禅语;以地府描写抨击世风,特别是贪官污吏;宣扬色空思想;以杀戒和淫戒劝世。与此前同类题材小说相比,多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2.
沈起凤的文言小说《谐铎》是清代中叶优秀的短篇小说集,它通过夸张、对比、不协调、故意出错、轻重倒置、谐音等俳谐手法写出了一篇篇以谐入铎、寓庄于谐的作品,这与沈起凤的幽默天性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谐铎》中颇多谐谑之作,不但数量可观,而且名篇迭出,特色独具,沈起凤自觉地追求谐谑而且是一位制造谐谑的高手,谐谑表现手法多样,功力深厚。谐谑表现是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产物,它的使用能让作品亦庄亦谐,雅俗同欢,智愚共赏,实在是小说深受喜爱的重要根由。  相似文献   

4.
《谐铎》是在沈起凤晚景自我反思的情况下以"追忆旧闻"之方式而补纂的,撰者采用"现身说法"之叙事策略,将对年少习性的反思、对攀附权贵的鄙薄及寄人篱下的落寞与读书无用的愤懑之情寄于作品自"谐"(行文叙事)至"铎"(文末寓意)之中,予以多角度展露,使之带有撰者浓烈的自寓意味,从而对此书之主题书写、题材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此类条目占此书泰半,故作品以"谐铎"立名首先针对沈氏抒志铎己以"浇胸中之垒",而后铎及他人以开导教化。与沈氏年少"续搜神志怪之书"而所言"戏终无益"的编纂立意所不同的是,其晚景补作多含"振聩启蒙之训",故今传此书之编纂旨意兼具史家"劝惩之旨"。  相似文献   

5.
《谐铎》一书,从书名及其具体内容的描写都昭示着作者的小说创作主旨,即小说既要蕴含教育劝惩意味,又要葆有娱乐消遣功能.如果说坚持小说的教育劝惩意味是大多数古代小说创作者的共识,那么,认识小说的娱乐消遣功能,自觉地把娱乐消遣与教育劝惩两者融为一体,则是《谐铎》一书作者对小说这一文体的审美特性的清醒而理性的体悟.  相似文献   

6.
《谐铎》一书,从书名及其具体内容的描写都昭示着作者的小说创作主旨,即小说既要蕴含教育劝惩意味,又要葆有娱乐消遣功能。如果说坚持小说的教育劝惩意味是大多数古代小说创作者的共识,那么,认识小说的娱乐消遣功能,自觉地把娱乐消遣与教育劝惩两者融为一体,则是《谐铎》一书作者对小说这一文体的审美特性的清醒而理性的体悟。  相似文献   

7.
经郁达夫介绍,鲁迅1933年初开始为《申报·自由谈》栏目撰稿并将1月底至5月中下旬的投稿编入《伪自由书》中集结出版。不同于《伪自由书》前言中的简略记载,在鲁迅正式投稿前与最初投稿时曾与郁达夫有过一段频繁的互动。同时经郁达夫引荐,鲁迅与时任《自由谈》主编的黎烈文相识并频繁有书信往来。这些都为鲁迅持续投稿《自由谈》提供保障,成为日后集结出版《伪自由书》必不可少的契机。此外通过对鲁、郁、黎三人互动关系的爬梳也可以为《鲁迅日记》中一些因记载简略导致的悬念提供解答。  相似文献   

8.
《孟子外书》题为孟子所著,但其真实性却值得怀疑。从目录学、作者以及先秦时期著作体列等角度进行了考证。以期对其性质、价值作一个理智合理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姜珊 《华章》2011,(19)
《三侠五义》作为近代通俗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研究者做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其中关于该书的作者、成书过程,研究者们做了多方面的考证,发现了许多新的材料,提出了新的观点.本文在此基础上略谈《三侠五义》的作者和成书过程.  相似文献   

10.
康熙二十年至康熙三十一年,姜宸英曾参与《明史》修纂,他在史馆主要分撰《刑法志》及相关传记。南京图书馆藏有姜宸英《大明刑法志》、《拟明史传》两种稿本,检其内容,均残缺不全,且为孤本。姜宸英《大明刑法志》、《拟明史传》历来未被学者研究和称引,因此很有必要系统地考察姜宸英修史情况及其两种稿本的价值,以便更深入地认识姜宸英对《明史》修纂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谢铎年谱     
对明成化、弘治年间著名教育家、茶陵诗派的重要作家谢铎的生平事迹进行了逐年考订,如实记录了其三次出仕、三次辞官回乡的始末,并比对了与其生平有关的时代背景,可为研究谢铎及“茶陵诗派”提供基础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2.
谢铎是“茶陵诗派”的重要作家,由于生平经历的不同,他的诗歌创作呈现出和李东阳等人不同的风貌,不但破除了台阁体诗风,开始向复古方向转化,而且开拓了众多主题,其中既涉及到他对民生疾苦、国家朝政的关注,又流露出忧谗畏讥退隐避祸之心,并表现了作家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歌颂赞美之情以及对亲情友情的重视等等,此外还有一系列咏史诗,都体现出诗歌主题的创新倾向。  相似文献   

13.
周宣王对期,申伯在南阳唐河县境内建立的诸候国,史称南申.后楚国伐申,申国并没有灭亡,而是于公元前688年左右迁都于今信阳平昌关的谢城,谓东申,直到公元前585年左右东申亡于强楚.南申与东申灭亡后,申人或以申为姓,或以国都“谢域”之谢为姓.作为南申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申国的国都,信阳与南阳同为谢、申两姓的重要起源地.这一点也被历史地理学和在信阳一带的考古发现证明.  相似文献   

14.
谢灵运、谢胱同属陈郡谢氏家族,而分属刘宋与萧齐时代。其行为在染上家族特色的基础上又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二谢个性各呈狂狷与局促的特点,却终遭屠戮。家族与时代的影响,也使二谢在个人素养与人生态度上都有一定的相似。二谢皆工诗擅书,对文坛有较大影响;以才学与郡王交好而未得善终,好奖掖人才又有士族之傲气;皆追慕家族的显赫;俱受玄佛思想的影响而程度各异。  相似文献   

15.
谢灵运、谢朓的隐逸思想与他们的性情有关,同时也都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玄风佛学的盛行及崇尚隐逸的社会风尚,对二人的归隐之思都产生了较大的促成作用。但二人归隐的思想基础、精神因素和归隐方式均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晚清教案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士林阶层对基督教的误读甚至诽谤有关。通过对引发教案的一篇士林文章《辟邪纪实》的研究,解读其中对基督教的诋毁言论,并分析当时基督教在民众中的形象,希冀对当时盲目反帝和反教的认识情况稍加纠偏。  相似文献   

17.
谢灵运和谢眺是南朝两位著名诗人,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被誉为山水诗的创始者;谢眺是继其后的山水诗人又一位优秀代表.他们的诗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差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二人的仕途经历以及所处时代的诗风对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谢灵运和谢玄晖是中国山水诗的开派作家,他们的创作对后世山水诗的发展繁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玄晖山水诗作明显具学习灵运的痕迹,但因二者个性,经历和时代精神不同,其山水诗作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9.
徐渭注《参同契》深受阳明学的影响,重逻辑意脉而非字句形式。徐渭是宋代以来较为鲜见的称《五相类》而非《三相类》的注家,对《参同契》的内在逻辑顺序提出了新的见解。他注重意脉的诠注方法,对其文艺思想与创作实践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叙述复二重轧机产品存在的裂纹、折叠、结疤、耳子、麻面、轧痕等几个质量问题及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并进行了探讨、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