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教唱歌曲,开展合唱活动。而在歌唱教学中就必然涉及到青少年的嗓音训练问题。以往许多人都认为不要训练,待过了变声期后再训练,起码也要到变声后期才能训练。所谓变声期,就是少儿男女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嗓音变粗变低的趋于成熟时期,即嗓音从尖细稚嫩的童声到宽宏浑厚(男声)、委婉圆润(女声)的成人声时期。在这“变声”期间用嗓或训练稍有不慎均可引起娇嫩的声带病变、异常,  相似文献   

2.
初中学生的嗓音正处于变声训练阶段。训练方法正确,才能保护变声期学生的嗓音,最后训练出较好的歌喉来。根据青少年变声期的嗓音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合乎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歌唱训练,是中学音乐老师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初中学生的变声期及其特征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3.
"变声"是生理发展的必然现象。如处在变声期的学生,训练方法和保健意识不当,就会造成声带的损伤,破坏嗓音音色的美感,更不利于歌唱。因此,有效地发声训练和科学的保健意识,才能使学生安全愉快地渡过变声期。  相似文献   

4.
童声训练是声乐教师感到困惑的教学难点,实现童声训练与变声后的声乐学习有机结合,应从歌唱的三要素——呼吸、发声、共鸣入手,采用口语发声训练的方法,才能行之有效,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变声后期的合唱共鸣训练,是青少年合唱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变声期的青少年的发声器官不及成年人成熟、稳定,因此探索青少年变声后期的合唱共鸣训练方法,提高青少年变声后期的合唱演唱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琳 《教师》2010,(24)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歌唱教学模块中,如何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积极地解决歌唱学习中的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出现的问题?本文从学唱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原则及方法出发,阐述了歌唱教学中科学训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赵琳 《教师》2010,(27):94-95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歌唱教学模块中,如何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积极地解决歌唱学习中的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出现的问题?本文从学唱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原则及方法出发,阐述了歌唱教学中科学训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中,歌唱教学是重点组成部分之一,学生通过教师的歌唱教学可以很好地参与和了解音乐的表现形式。初中生正处于变声期的阶段,嗓音的保护对于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正确用嗓,才能保证嗓音的变化不会与正常的轨道发生偏离。本文从初中生变声期入手,分析了学生的变声特点,并据此来探讨初中生变声期的歌唱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吴蕾 《华章》2011,(23)
幼师声乐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的技巧,以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演唱歌曲的能力.不少学生对于歌唱的语言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本文就歌唱语言的生活性与规范性两者之间的特点,联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音乐欣赏课中的歌唱教学,不是传统的为了"唱而唱"的歌唱练习,它是为了"教而唱"的有效教学手段。歌唱教学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歌唱教学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识谱能力。  相似文献   

11.
嗓音病是制约教育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用声问题的集中反映。本文以系统论的视角,通过对抽样调查数据的深入分析,认为导致教师嗓音病的职业原因主要与教学内容(科目)、授课对象的年龄层次与班级学生数量、周课时数、教学风格追求、教学环境、用声习惯、工作量和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非职业原因主要是发声训练与嗓音保健不够、发声方法不当、身体的其他疾病以及性别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教师嗓音病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艺术嗓音不同于自然嗓音,它的获得要通过艰苦、持久的训练,本文是笔者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对如何获得艺术嗓音的几点认识,在这里的嗓音,特指声乐艺术中的嗓音而言。  相似文献   

13.
透视当前嗓音保护的现象,阐述了嗓音保护的重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保护嗓音的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4.
儿童生理机体发育尚未成熟,歌唱时能否利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尤为重要。在训练中,注重练气与练声,轻声与力度,闭、开结合,断音与连音,下、上结合等问题的联系与处置,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科学的歌唱方法,保障他们的生理机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如何永葆嗓音的青春--嗓音保健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嗓音保健与训练需通过对正常人发音机能状态以及对导致嗓子疾病原因的了解,建立治疗嗓音疾病的原则与手段,通过几种科学的发声方法对嗓音进行训练,以增强发声机能,从而达到嗓音保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发声是人的天性与本能,是人类机体和精神的能量释放。用气发声训练是使教师最佳发声青春长在的一项基本功。用气发声训练不能单靠理论的讲述,应将理论要求转化为感觉,将其本来蕴藏的气息和声音能量科学地释放出来。最佳声音是在发声器官充分放松的状态下产生的,它有一定的训练要领。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专业嗓音工作者,教师职业是嗓音疾患高发的职业,中小学教师嗓音疾病尤为严重,它严重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和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教师嗓音疾患的原因主要为工作压力、心理压力、生活习惯、职业环境、培训缺失等因素。了解中小学教师嗓音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建立长效的培训体系,是解决中小学教师嗓音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歌唱者在发声过程中对发声器官运作之感受,形象化地指称为“内心视觉”,以此来展开论述,提出将“内心视觉”的方法应用于声乐教学中,能使学习者有效地克服“炸声”、“包声”、“高音挤”、“低音发虚”等常见的弊病,从而更快更好地掌握科学发声法,能令歌唱者从复杂的“发声程式”中走出来,实践证明,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方法,“内心视觉”适合于不同唱法的声乐学习者,能使他们达到轻松自如地表达作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掌握用声技巧,对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质量,而且也关系到能否保持嗓音的青春和魅力。它是需要科学训练才能掌握的一种技能技巧。经过发声训练之后,不仅语言发声能力可以大大增强,而且能够美化声音,丰富声音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