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喆 《学语文》2014,(5):15-16
一、导入蒲松龄在名著《聊斋志异》中用奇幻的笔法、曲折的情节、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多彩、与众不同的世界。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1986年《聊斋志异》被搬上荧屏,拍成电视剧。我们来欣赏电视剧主题曲:"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播放视频)  相似文献   

2.
孙亚男 《鸡西大学学报》2014,(5):103-104,110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香玉》一文中创造出"一妻一友"的双美模式,试以此为立足点,从其对"双美一夫"传统模式的继承与创新、两个世界的对立、"双美"中的男权印记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钟脆音  高娟 《现代语文》2006,(5):127-127
每次读老舍的《我的母亲》一文,我都会被深深地感动,总禁不住潸然泪下。我一直在想,老舍笔下的母亲,不就是一位极为普通的农村妇女吗?是什么原因让我每读此文便如此动情?思来想去,惟有两个字——真情。  相似文献   

4.
创读之一:概括洞庭湖远景、近景和阴晴不同时间的景色.说说作写这些的用意。  相似文献   

5.
作为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命名,大都是作者凭其丰富的想象力,依故事情节的需要所赋予的。孙悟空与猪八戒,这两位《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的命名,隐含着一定的寓意。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促织》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尖锐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深受压迫的下层人民遭遇的同情,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7.
读了沈从文的《边城》,湘西秀美的自然风景和淳朴、善良的湘西人像印在了脑海中,久久地感动着自己。后来又读了凌宇的《沈从文传》,体会到沈从文对湘西文化反思之后所产生的对民族遭遇的悲悯之情和对重塑民族品格的热切希望。受此启发,笔者从《沈从文传》中选录了一些资料加以评析,以帮助读者欣赏《边城》。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总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人。他们身上的真情故事催人奋进,像朵朵花瓣,幽香久久地留在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更加爱惜生命里的每一天,更加珍惜生命里的每一个人。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本期文章,我们要在文章中划出令我们感动的地方,写上批注,结合自身的体验,在体验中读,体会那一份份可贵、美好的真情。  相似文献   

9.
《荷花淀》通过塑造一群年轻妇女的形象,展现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军民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作品描写这些妇女的言行举止时,又处处在情意上着墨.在“夫妻话别“的场面中,在急切地想去看望丈夫又尽力地掩饰中,在浓与淡的描写中,都表现出人物互相之间的感情,对祖国热爱的感情,对日本鬼子憎恨的感情,处处有情,真挚深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0.
1976年10月,炙热如火,阴霾压抑的中国,在惊雷般的锣鼓声中迎来了湛蓝的晴空,十年的文革浩劫终于结束了!所有的城市、乡村沸腾了!数不清的人们涌入到狂欢的行列之中,鞭炮争鸣,几天几夜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1.
《心声》是当代作家黄蓓佳的一篇儿童小说,情节简单,语言浅近,但却和《故乡》、《我的叔叔于勒》这样的名家大作一起编入了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中。如果只对小说进行情节梳理、人物分析和语言品味,这不仅是对文本资源的浪费,也是对课堂资源的浪费。所以,我决定抓住重点,突出特点,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已入选人教版高中语课本第五册。对广大中学教师来说,卡夫卡这一名字也许有点陌生。  相似文献   

13.
《聊斋》一书,世间无人不爱好之,然领略各有深浅,虽见仁见智,得其真赏者,远非寻常目光所能也。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对李煜的评价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人间词话》)多才多艺,在各个领域均有造诣的李煜,抒情毫无遮掩矫饰,毫不矫揉造作,虽阅世甚浅,但不失纯真放任。本文就《虞美人》谈谈李煜的真情。  相似文献   

15.
《百家》作为《汉书·艺文志》所著录小说十五家之一,其撰者、性质以及成书等情况,学界存在歧说。通过梳理、辨析《说苑叙录》以及班固注语,可以发现,《汉志》著录之《百家》当为刘向别集。又从《汉志》著录书籍"篇"、"卷"不同考察,《汉志》著录《百家》以卷计,其书中或许有图。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篇怀人之作。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优秀的篇章一般都有一个“情眼”,这个情眼通常表现为一句话,或者一两个词语, 集中体现着人物的情感。按照这个说法,我们能很轻松地发现:本文的情眼就是“玩世”一词——文中,这个词语一共出现了4次!这绝不是偶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江兆炜 《学语文》2004,(4):11-11
《变形记》是现代派文学大师、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作品,《促织》是中国蒲松龄的作品,两文虽然所处时代、国家不同,作者不同,创作背景不同,内容、主旨不同,但两文在运用荒诞、变形的艺术手法、反映人的异化的悲剧性、控诉社会的摧残人性等方面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两文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两篇文章,下面加以比较分析两文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游天目山袁宏道数日阴雨,苦甚。至双清庄,天稍霁。庄在山脚,诸僧留宿中。僧房甚精。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石篑梦中误以为雨,愁极,遂不能寐。次日,山僧供(?)糜,激石篑起。石篑叹曰:  相似文献   

19.
20.
《墙上的斑点》是英旧现代名女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大的一篇意识流小说,它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套路,没有情节,没有环境,没有结局,作只抓住人物瞬间的没有行动的印象感觉和沉思冥想,将我们引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它以纯正的意汉流风格享誉世界坛,征服了读,征服了世界。[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