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各种数学运算中,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最为基础,也最为常用,一般将它们统称为四则运算.正因如此,四则运算符号"+、-、×、÷"的写法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可谓比比皆是,应用范围广,应用频率高.然而,看似简单的"+、-、×、÷"真正成为数学符号大家庭中的一员却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迂回曲折的发展历程,正所谓:"看似平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相似文献
2.
+-×÷是数学中基本的运算符号,我们可以用到写作上来。这话怎么讲?积累作文素材用+法。作文需要素材,没有素材,怎么能成文?素材愈多愈好。作家赵文夫谈 相似文献
3.
余尚书 《第二课堂(小学)》2011,(5):33-36
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进一步学习概率的基础.解答排列、组合问题,首先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解答,同时还要注意讲究一些策略和技巧.排列、组合问题从运算类型可分为“+-×÷”四种,以及它们之间的混合运算,现以2010年高考题为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徐宝宏 《数学大世界(高中辅导)》2004,(5)
概率问题是高中数学新增的重要问题 ,主要涉及古典概型、互斥事件和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积的概率以及贝努里概型。重点考查两种事件之间的概率运算、运算类型可分为“+、-、×、÷”四种 ,以及它们之间的混合运算 ,本文从运算的角度看概率问题 ,举例如下 :一、主“+”型【例 1】 (日本高考题 )袋内有 9个白球和 3个红球 ,从袋中任意地顺次取出三个球(取出的球不再放回 ) ,求第三次取出的球是白球的概率 .解 :设A1 =“三次都是白球” ,则P(A1 ) =9× 8× 7A3 1 2A2 =“一、三次白球 ,第二次红球” ,则P(A2 ) =9× 3× 8A3 1 2A3 =“第… 相似文献
5.
董秋霞 《第二课堂(小学)》2011,(5)
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进一步学习概率的基础.解答排列、组合问题,首先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解答,同时还要注意讲究一些策略和技巧.排列、 相似文献
6.
李彦峰 《中学课程辅导(初二版)》2006,(12)
在初中英语中,我们学习了数学中的加减乘除问题。下面就有关内容总结如下:一、加法的提问如:2加3等于多少?What is two plus three?或What is two and three?或How much is two plus three?或How much is two and three?回答:It’s five.答案是:5。加法算式的英语读法是:2 3=5读作:Two plus three is five.或Two and three is five。或Two and three makes five.或Two plus three will be five.注:plus是表达“加”的正式用语;and是口头用语。二、减法的提问如:8减去5等于多少?What is eight minus five?或How much is eight minus fiv… 相似文献
7.
QQ是一个人见人爱的两岁宝宝,他拥有一间10平米的小房间,那是他快乐的小天地,是妈妈集思广益为QQ精心准备的,但是天性好动的宝贝也给"后勤管家"妈妈制造了很多麻烦,于是小房间总在不断地改良。一起来听听QQ妈妈的改良心得吧! 相似文献
8.
“+、-”这两个符号最早用于商业,分别表示“盈余’”和“不足”,那么“+、一”作为加减运算符号始于何时呢?根据历史记载,公元1498年在一位德国数学家所著的数学书中首先使用了“+”和“一”号.但当时并没有被人们公认为加减运算符号而加以应用.时隔十六年,直到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才被公认为加减运算符号而沿用至今.真是好事多磨!到现在,“+、一”符号又有了新的用途,人们又给它赋予了新的意义.为了便于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需要,比如,本上5度,记为十5℃,零下5度,记为一5℃.而且把十SPq做正数,一5… 相似文献
9.
“+、-、×、÷”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但在数列中还是一种特殊的解题技巧,能有效地解决数列中的数学问题,并使其过程显得简捷明快.下面试从4个方面加以说明.一、“+”的技巧等差中项性质,数列求和中的倒序相加,求通项中的累加等,都包含了“+”的技巧.例1在等差数列an中,a1+a2+a3=15,an+an-1+an-2=78,Sn=155,求n.解由a1+an=a2+an-1=a3+an-2,将该6项相加,得a1+a2+a3+an+an-1+an-2=3(a1+an)=15+78,∴a1+an=31,∴Sn=n(a1+an)2=n×312=155,∴n=10.例2求和Sn=C1n+2C2n+3C3n+…+nCnn.解Sn=0C0n+1C1n+2C2n+3C3n+…+nCnn,Sn=nCnn+(n-1)Cn-1n… 相似文献
10.
王敬文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5,(11):12-12
长期以来,“0”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数字,尤其在数学运算中。“0”有着特殊的“待遇”.了解“0”在数学运算中的特殊性。对于我们学好数学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李茂瑞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5,(9):8-9
在数学学习中,知识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但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已经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列为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来要求。此外,从近几年的中考来看,对数学思想方法考查的力度也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在《整式的加减》一章中,除了应该掌握整式有关的概念、法则、加减运算之外,还应该初步感受以下几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任道勤 《中学课程辅导(初一版)》2000,(8):14-14
在小学数学中,“ ”、“-”仅仅是一种运算符号,分别读作“加”和“减”;在初中数学中,“ ”和“-”除了具有上述意义外,还有以下两方面意义: 相似文献
13.
概率问题是高中数学新增的重要问题,主要涉及古典概型、互斥事件和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积的概率以及贝努里概型.重点考查两种事件之间的概率运算,运算类型可分为“+、-、×、÷”四种,以及它们之间的混合运算,本文从运算的角度看概率问题,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一切事物都是从无到有,“+”“-”这两个常用的符号,也和数学的产生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根据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下面说的是它们发展的过程: 在古代希腊和印度的数学家们,他们把两个数写在一起就表示加法,如:3+1/4写成3 1/4,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所用的带分数3 1/4,就代表当时的加法。另外把两个数之间离开一点,就表示减法的意思,如:3 1/4之间没有符号,就表示3-1/4。又经过多少年以后,有许多人用拉丁文的“P”“P”或者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一路都是风景,看过、听过、做过、想过,你会发现,这儿风景独好,因为我们都是风景中的人。——题记一、+——加强了自主感悟,一树盛开万种花英国作家阿尔道斯·赫胥黎曾指出,宇宙中只有一个角落是你一定能够改善的,那就是你自己。人改善自己最主要的途径是学习,儿童的学习也不例外,需要自主感悟。 相似文献
17.
春秋时期,宋国有位狙公[狙(ju):猕猴,狙公:养猕猴的人,]养了一只猴子,他每天早晨给猴子4支橡子(一种猴子的食物),猴子十分高兴地吃了,到了晚上,再给它3支,猴子就大吵大闹,可他每天也只有这几支橡子,于是他改为早上给3支,晚上给4支. 相似文献
18.
曾泽群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7,(9):4-5
1.1目标解读
有理数加法是算术数集扩充为有理数集之后学生学习的第一种运算,它是算术数加减法的拓展与延伸.借助有理数的性质、符号及绝对值概念,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以转化成算术数的加减运算.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过程不但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如正负数、绝对值、算术数的运算、数轴等)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小朋友们,你们对" 、-、×、÷、="这些运算符号一定不陌生吧,那你们知道这些符号的由来吗?下面我就向你们介绍一下吧!" "与"-"诞生在德国,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15世纪,德国有个叫魏德美的数学家,他非常勤奋,整天 相似文献
20.
孙婷婷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3,(16):102
学生在学习四则运算的过程中,不明白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而是模仿老师的做法,依样画葫芦.本文主要以"混合运算"为例,分析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因,并设计教学环节由加到乘,让学生体会先乘除后加减背后的道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