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让学生多读课外书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我在班级建立了图书角。(1)建立班级图书角,提供"书源",保证学生有书看。(2)提出明确的读书要求,保证课外阅读质量。(3)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乐读"。(4)教给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5)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大量阅读"。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高中生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延伸,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从而使其身心得以健康地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掘。  相似文献   

3.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剌渎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嗣。”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课外阅读的目标和教学建议。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形成良好个性,健全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加强课外阅读是目前语文教学领域的一个共识,开展课外阅读的推荐、指导、评价工作是语文教师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培养课外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然而,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低,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担忧,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校“儿童课内外阅读实践并行发展研究”课题组的教师经过几年的实践与跟踪,针对儿童课外阅读指导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做文章。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要切实提高阅读能力,必须重视课外阅读。但书海茫茫,不能乱读一气。对于中学生来说,结合课内学习开展课外阅读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呢?  相似文献   

8.
张雪萍 《甘肃教育》2011,(20):34-3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课外阅读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丰富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阅读时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目前农村小学学校图书室的生均藏书量及其有限,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相当贫乏的,特别是村级小学的学生课外阅读缺失现象更为严重,扩大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面和阅读量,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写作来说和学生今后的发展尤为重要,社会、学校等要积极拓展渠道、创造条件让学生有书读;让学生有兴趣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多读、多思。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自主阅读,自由阅读,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从而保持恒久的阅读动力。如何创设积极的课外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切实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本人结合这几年的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2.
关于课外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中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的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理应受到中学教师、学生的高度重视,理应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但是,在农村中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课外阅读存在着许多问题,其现状不得不让人忧虑,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开设课外阅读是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只有让阅读课活色生香,才能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有效阅读。为促进有效阅读,可通过以下途径实施:(1)授之以渔,学会读书;(2)增强阅读兴趣,让学生乐读;(3)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随性而读;(4)尊重学生,提供舞台。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让语文课活色生香,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吸引学生,才能促进有效阅读。  相似文献   

14.
汪玉莲 《考试周刊》2013,(32):33-34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既是语文教学的内容要求,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作者在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一学生普遍存在不能读、不想读、不会读、不善读、不愿读的现象。初一语文教师要正视这一现象,抓好课外阅读习惯培养。一要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要传授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三要实施悦读计划,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提出课外阅读的具体目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完成课外阅读的主渠道在课外。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立足学生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动机,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健康的阅读情趣,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16.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教育感染力量,小学阶段应该引入并使其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上好语文课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如何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让学生脱离"阅读贫困"的尴尬状态,是小学语文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营造良好氛围,培养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课外阅读得以进行的前提,课外阅读的关键是学生乐于读。破坏兴趣,就是在扼杀阅读,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同时还规定了不少于14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还对选择什么样的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而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足以体现课外阅读对于发挥语文的课程的育人功能的作用.同时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尽力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特别是对名家名著的阅读。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有计划、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从整体上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