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尉的女儿》是俄罗斯的伟大作家普希金19世纪30年代创作的一部著名小说。它真实地描写了俄国18世纪70年代波澜壮阔的普加乔夫农民大起义。小说以主人公格利涅夫的亲身经历表现了普加乔夫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故事概梗如下:贵族青年军官格利涅夫在前往要塞服役的旅途中遇上了暴风雪,迷途之际,偶然碰见了避难的普加乔夫。他送给普加乔夫一件兔皮袄御寒。后来,格利涅夫与要塞司令米隆诺夫上尉的女儿玛丽娅相爱,便与另一个也爱上玛丽娅的  相似文献   

2.
普希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历史小说《上尉的女儿》以普加乔夫起义为背景,通过贵族青年军官格里涅夫和上尉的女儿玛丽娅的命运的描写,再现了十八世纪下半叶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革命战争;描写了地主庄园及边陲要塞的生活状况;揭露了沙皇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对这次革命战争的态度;表达了普希金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人民的同情。通过《上尉的女儿》人们透视到了普希金对现实生活的热情关注和对农民革命的激情颂扬。  相似文献   

3.
任何文化现象都是通过比较而被认识的.我们想通过平行比较的方法把《上尉的女儿》和《艾凡赫》这两部历史小说做一番粗浅的比较,以期说明司各特对普希金创作的启示.一、司各特与普希金司各特是在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兴盛时期登上文坛的一位杰出作家.他被后世尊称为英国“历史小说之父”.他的历史小说在当时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对英国和整个欧洲历史小说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他不仅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而且也是一位很有建树的历史学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不仅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散文、两部历史小说和一出历史戏,还写过专门的历史著作,它们都是“俄罗斯历史的天才插图”.普希金历史小说的数量远不及大约每年产生两部历史小说的司各特.普希金历史小说内容所涉及的方面也没有司各特广泛.司各特可以说描绘了英国各个时期的历史以及历史的各个方面.普希金最著名的历史小说主要是描写普加乔夫起义的《上尉的女儿》,这部小说获得了世界性声誉.  相似文献   

4.
《上尉的女儿》是俄国文学史上一部反映农民斗争的现实主义作品。作者普希金在这部作品中以18世纪后期的俄国为历史背景,从普加乔夫农民起义着手,刻画了起义领袖普加乔夫及其他一系列人物形象,真实再现了当时俄国社会百态,是一部优秀的叙事作品,也是俄罗斯文学中第一部描写农民斗争的现实主义作品。  相似文献   

5.
《上尉的女儿》的主人公是农民运动领袖普加乔夫,普希金并没有直接去写这一人物,普加乔夫的形象是通过格里涅夫的感受展开的,通过三次相救,格里涅夫对普加夫的好感一次比一次加深,普加乔夫的形象也一次比一次生动、丰富、深刻。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通过讲述彼得一世的改革、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和普加乔夫起义,使学生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经济发展,加强了军事力量,巩固了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为沙皇俄国的进一步侵略扩张创造了物质条件;经过两个多世纪的扩张,到18世纪晚期,俄国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重点难点重点:彼得一世的改革,沙皇俄国的扩张. 难点:沙皇俄国的扩张情况。教学用具放大“俄国在欧洲的领土扩张”图;“普加乔夫起义”图。  相似文献   

7.
作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举世瞩目的伟大作家——普希金,还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的鲜明的亲民性,这种亲民的思想是作家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及执着追求的结果,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作家本身性格中的因素,这种作品中俱来的亲民性特征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笔者在学生时代就很喜欢普希金的作品,喜欢《金鱼和渔夫》的故事,文章在总结前辈知识的基础上,独树一帜地对普希金作品中的亲民性特征进行浅析,文笔粗拙,希望同行多多包涵.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乡土散文中的写人散文 ,展现了乡土世界里各色人物。作家以主观的感情、客观的笔调、陌生化的手法 ,突出乡土人物形象 ,使乡土人物反映了作家对乡土的记忆、经验和思考。其中运用的陌生化、怪诞等手法 ,更是这类散文所独擅 ,这些作品有助理解现代散文的艺术技巧及现代作家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9.
1773—1775年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是当时俄国农奴制开始解体、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具有鲜明的反对封建农奴制度的性质.这次起义波澜壮阔,声势浩大,席卷了乌拉尔、伏尔加河沿岸和西伯利亚等广大地区;这次起义历时二载、威震全国,有力地打击了俄国封建贵族的统治,动摇了俄国封建农奴制的基础.在这场激烈的阶级搏斗中,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农民,为争取自由、土地和政权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与代价、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是,由于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农民起义所固有的弱点以及起义队伍中某些人的背叛,起义最后遭到了失败.本文试就普加乔夫起义失败的原因加以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0.
冯渊 《新高考》2010,(4):19-20
"历史沉思"在古代诗歌阅读中是一个常见的主题,表达物是人非的叹惋,寄托作家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深沉感喟;在叙述类作品(小说戏剧)中,则以离合悲欢写今昔兴亡;当代散文中亦不乏以此为  相似文献   

11.
1999年6月6日是俄国大诗人普希金诞辰二百周年,他的作品在中国流传也有近百年的历史.回顾一下这个历程,就是对他很好的纪念.中国人知道普希金的名字始于1900年,由上海广学会出版的《俄国政俗通考》首次提及.1903年《上尉的女儿》译成中文,是中国首次出版普希金的名作.1907年作家鲁迅的《摩罗诗力说》一文在中国第一次评介了普希金的作品,涉及《高加索的俘虏》、《茨冈》和《叶甫盖尼·奥涅金》三名篇和一些短诗.此后,尤其从“五四”前后便不断有人译介普氏.  相似文献   

12.
由于社会、经济的落后,俄罗斯文学曾长期默默无闻。但自19世纪以来,俄罗斯文坛人才辈出,涌现出了普希金等一大批天才作家,他们的作品也响誉世界。自普希金创造出"小人物"人物系列始,相继出现了"多余人"、"新人"人物系列,这道人物长廊开出了俄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一朵瑰丽奇葩。  相似文献   

13.
关于作家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他的作品流露出来的对自由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向往光明的乐观精神,都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相似文献   

14.
1773—1775年普加乔夫起义是俄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武装起义。这场旨在反对封建压迫、农奴制剥削,乃至整个封建农奴制度的起义,历时二载、声势浩大、威震全国。它有力地打击了封建贵族的统治,震撼了俄国封建农奴制的基础。这次起义虽然失  相似文献   

15.
普希金是俄罗斯的伟大的民族诗人,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他的创作发生了重要转变。他把主要精力从诗歌的创作转向散文的创作。他认为发展中篇和长篇小说是俄罗斯文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并认为中篇和长篇小说是广大读者易于接受的,是一种民主文学的形式。1824年,普希金在他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三章中就曾提到,他想写一部现实主义的散文作品。1826年,他在写作《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六章时,又提到要写散文作品: “年岁渐渐爱好严肃的散文, 年岁渐渐排除调皮的韵脚,  相似文献   

16.
从18世纪30年代起的古典主义到该世纪末的感伤主义,俄罗斯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直到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的兴起,俄罗斯文学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而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兴起,首当其冲应该提及的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从他的作品开始,俄罗斯文坛上逐渐出现反映现实,描写现实的文学,揭露社会矛盾,洞察人性。此段时期的作品也由此拉开了俄罗斯文学史"黄金时代"的序幕。普希金最早开始揭露现实社会,描写社会底层人物的作品是《别尔金小说集》,《驿站长》是此篇散文小说集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篇。  相似文献   

17.
李静 《文教资料》2009,(26):21-23
英国伟大作家劳伦斯的名著<恋爱中的女人>就像是一本厚厚的密码书,在它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耐人寻味的玄机,就连主人公名字的选取也各有其特殊含义.本文旨在通过对书中主要人物姓名的溯源,发掘它们背后鲜为人知的隐藏译码,从而引领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8.
普希金不仅仅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属于全世界。 普希金是深受我国各族人民尊敬和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积极地影响了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研究者们一般把1903年出版的《上尉的女儿》汉译本定为我国译介普希金及俄国文学作品的先例,其实,这是针对汉民族和汉语世界而言。生活在我国西北边陲的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因所处地域和发展历史等原因,受俄罗斯文化影响的时间较长,程度较深。他们属跨国民族,有俄罗斯或前苏联境内的同民族的文化人这个中介,普希金及其他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在他们中间的传播和接受,其速度快于中原大地,受影响的程度也深于汉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的现当代文学,特别是现当代诗歌是在普希金的直接影响下发展壮大的。著名的维吾尔族当代诗人库尔班·巴拉提的成长发展历程可谓范例之一,颇具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普希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举世瞩目的伟大作家。果戈理曾评价说: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就会立刻想到俄罗斯民族诗人。高尔基盛赞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是伟大的俄国文学之父。  相似文献   

20.
为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打下基础的诗体小说《叶甫格尼·奥湼金》,是普希金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里,普希金通过对贵族青年出路的探讨,反映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前半期俄国社会的生活。长期以来,批评界对作品男主人公奥湼金的评价和对作品精神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这种分歧,从作品第一章问世起,就已开始。普希金在1824年初写给兄弟的信里,就曾提到他的朋友十二月党人尼古拉·拉耶夫斯基“骂”他的小说;拉耶夫斯基期待的是“浪漫主义,但他找到的是讽刺和无耻”。另一十二月党人作家亚历山大·别斯图惹夫认为,“奥湼金对于小说来说,是一个非常渺小的主人公”,普希金描写奥湼金和上流社会,简直是“用大炮打蝴蝶”。这些十二月党人作家期望的,是非凡的英雄性格,而不是象奥湼金这样的人物。他们还不了解普希金已经前进到现实主义立场。他们和普希金之间的分歧,是浪漫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的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