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现代体育文化视野中的中国传统养生体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探究以西方现代体闲体育、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以及现代瑜伽等体育形式为代表的现代体育文化精神,来考察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现代价值,发现它既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同时又蕴含着具有普遍意叉的现代价值.因此,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之走向现代有其内在的逻辑根据.不仅如此,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现代发展本身亦将为西方身体文化走出异化的困境、重塑现代身体文化价值提供了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30年代中国现代派小说所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日本新感觉小说的影响;40年代,西方现代主义理论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影响渐次消退,现代主义作为流派在中国现代小说中已经不可能存在。但是有些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较深的作家,在他(好)们的小说创作中仍然表现出较明显的现代主义特色。主要是张爱玲,钱钟书,徐Yu等。  相似文献   

3.
19世纪的西方文论异彩纷呈,研究的重点都以研究作家为主。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打破传统,将研究的重点转向作品本身,形成了现代西方文论的一次重要转折,并对西方文学批评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文学性”与“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精髓的集中体现。用俄国形式主义的方法分析《致凯恩》的“文学性”与“陌生化”,可以领略到这首诗的“形式美”,同时也暴露出俄国形式主义者在文学研究中只看文本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在现代与传统二者的张力中逶迤前进。本文将百年文学划分为三个时期。并认为:文学的主题由最初的改造民族灵魂衍化断裂为今日的欲望狂欢;作家叙事立场也由激情的史诗般的宏大转向了私人的窃窃私语;与此相适应.文学的总体美感特征也从狂■突进式的力与美的追求到五六十年代的单纯明朗及至文学狂欢所显示的滑稽最终变为当下的冷静与荒寒。  相似文献   

5.
哲学思想是文化的灵魂,是文化的更深层次的精神产品。武术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哲学赋予了合理的内核。文章以中国古典哲学为切入点,从“道”、“气论”、“天人合一”等三方面阐述中国古典哲学与中国武术,以及蕴涵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等相关方法,从身体哲学的视角分析中、西方体育思想的差异。研究认为:西方对于身体的认识经历了灵肉分离到身体回归的过程,但是始终没有摆脱身心二元的思维惯式;"身心不二"的思维认识,视身如物与贵己重身是中国古代身体观的核心;在中西方不同的身体哲学背景下,衍生了不同的体育思想及表现形式,中西方体育思想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本体差异催生了不同运动竞技理论的诞生;(2)强调内敛与倡导张扬的项目表现形式,展现了中西方不同的哲学背景和文化特征;(3)西方体育思想注重微观解构和系统整合,中国传统体育思想则注重整体效应;(4)西方体育已经成为现代休闲的主要方式,中国体育正经历由政治化向大众化发展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马忠利 《体育学刊》2006,13(6):130-132
从文化结构层面分析近、现代中西社会、体育现代化变革历程,认为西方顺序是精神———制度———物质,而我们的恰恰与之倒置。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体育现代化探索之所以步履维艰,是因为精神资源的缺失。找寻中国体育现代化精神资源首先应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同时不应割断传统,并应该对传统自我批判与更新。  相似文献   

8.
跆拳道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跆拳道运动是东方的传统武技运动项目之一,在现代与传统文化激烈碰撞和融合的时代,它在保留了东方体育的传统内涵的同时,也不失西方体育的直接对抗.从跆拳道品势的发展背景出发,探讨品势的哲学价值取向,目的在于弘扬跆拳道品势的道家精神,进一步推动跆拳道运动中品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化现代性的哲学视野研究我国体育舞蹈礼仪文化的现代化建设。认为我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与西方体育舞蹈礼仪文化在哲学基础与表现上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致使我国体育舞蹈礼仪文化在现代化发展中遭遇了冲突与危机,并突出表现在体育舞蹈礼仪文化的哲学冲突、时空维度和外在表现上。建议以反思的精神构建一种和谐的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共存的中国体育舞蹈礼仪文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文化现代性的哲学视野研究我国体育舞蹈礼仪文化的现代化建设。认为我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与西方体育舞蹈礼仪文化在哲学基础与表现上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致使我国体育舞蹈礼仪文化在现代化发展中遭遇了冲突与危机,并突出表现在体育舞蹈礼仪文化的哲学冲突、耐空维度和外在表现上。建议以反思的精神构建一种和谐的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共存的中国体育舞蹈礼仪文化。  相似文献   

11.
苦难的反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追溯到希腊体育运动及其奥林匹克,探索了体育的哲学基础。认为体育的哲学基础源自人类由始以来存在着的感性与理性、肉体与精神的冲突与协调。在古希腊,体育和音乐一样是“酒神精神”的代表;到近代,体育同样扮演着张扬肉体活力、反抗理性束搏和文明压抑的角色。体育的哲学功能来自古希腊开始传至今日的“和谐原则”,即力求理性与感性的统一、精神与肉体的一致。因此体育在西方既有着古希腊时的辉煌,又有着今日的发达与中国等东方国家的传统体育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2.
从哲学观念、身体表现形式、健康标准及锻炼方法等角度,追溯中西健康观念的历史形态及中西两种身体文化对健康的不同诉求:西方张扬身体之权力;中国以和谐身体之情境诠释对身体完美的内在追求。提出:应立足于现代语境审视健康的文化内涵,弘扬中国传统身体文化的内在精神,为在中国实施“健康促进计划”提供文化学参照。  相似文献   

13.
论北京奥运的人文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是西方竞技体育的发源,中国古代体育是中国传统竞技体育的始端,“酒神精神”是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典型表征,“日神精神”是中国古代竞技体育文化的真实写照。北京奥运会即将展现出奇特的人文意蕴,东方文化温和了西方体育文化的尖芒,西方体育精神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公平竞争理念和超越精神。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化氛围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体育,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它与近代传入中同的、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形成、发展的西方体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从哲学基础、美学基础、医学基础等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的差异。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阐明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意蕴在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上一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生活在不同文化规范下的人所具有的心理特征往往根植于当地的传统文化之中。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传统中国哲学,文章通过借鉴学界人士对中国哲学的研究经验及结果,从哲学的角度浅析中国哲学与现代运动员心理训练的联系,从心理训练的内容、方法以及手段方面论证中国传统哲学对现代运动员心理训练有者深远的影响,其心理训练应该从分析中国哲学对国人的影响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聚焦于思维方式境迁,对当代中国“体育本质”重新发问。凝聚体育哲学学者在体育之所“是”与所“在”上的争议,彰显当代体育哲学论战背后的“分析式”与“存在式”2种思维方式的此消彼长。发现:左右体育哲学学者思考的是深匿于概念定义、理论阐释与争议中,以特定哲学理论为代表的思维方式,其间呈现一条从“西方逻辑”向“中国智慧”迁移与融汇的过程。古典时代的“符合论”、近现代康德之后的英美分析哲学、欧洲大陆哲学分别对古希腊竞技理念、当代体育哲学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并产生西方逻辑下的体育哲学“分析主义—实用主义”“社会学—历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模式。随着西方逻辑的解释乏力与概念困境的出现,中国体育哲学汲取西方体育哲学理论成果并兼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初步形成“知行合一”特色体育哲学的“智慧式”思维方式,进一步促发了对体育学与哲学关系的反思,并形成新的体育哲学概念与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4,(9):F0002-F0002
唐近豪 广东潮汕人。生于1946年。现居新加坡,油画家、雕塑家。张晓凌(教授.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在西方抽象绘画领域,赵无极、朱德群以东方哲学精神与绘画观念开创了『中国学派』,并以此赢得西方主流文化界的尊重。  相似文献   

18.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似乎是两种截然不同且相互对立的生活方式。前者是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旧文化传统,后者则是源于西方近百余年才出现的一套新的生活方式。在我们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请不要忽略了咱们的传统文化。在某些时候,它也是一种精神必需品。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从中西方文化选择、民族心理结构、认识论等文化哲学视角审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哲学差异。主要结论:西方体育基于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论;中国传统体育基于形神互相依赖的哲学观;西方体育注重外在的超越;中国传统体育则注重内在的超越。在现代化语境下,要全面认识中西体育文化价值,重构中国新的体育文化模式,从而实现中西体育文化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瑜伽现代化过程中精神实践的认知转向与推广模式转型及其影响。瑜伽在传统文化环境中是印度本土宗教中实现宗教目的的修行方式,是传统哲学中达到自我完满状态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离群苦修达到“梵我合一”的手段。在现代化过程中,瑜伽通过融合心灵哲学、引入世俗目标、融入现实生活等方式实现了精神实践的认知转向。在现代瑜伽推广过程中,通过增强主体的多元性、形式的时代性、内容的功能性等方式实现了推广模式的转型,为世界“瑜伽热”提供助力,也为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传播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