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世界性的民族主义思潮风起云涌之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内忧外患多方面原因民族主义在中国形成。此时中国人做了大量的民族主义宣传和教育活动,国粹主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并在1902到1905年间形成一种文化流派。民族主义推动了国粹主义产生,而国粹主义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主义的发展,二者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与爱国紧密相连,但都有一定的偏激。  相似文献   

2.
晚清儒学     
《现代语文》2007,(10):101-10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伴随着西方强大的经济侵略,西方的思想文化也以空前的规模、力度和深度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面对这一文化危机的挑战时,主要产生了以下三种不同的主张:  相似文献   

3.
晚清时期,清朝统治者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被迫实行了教育“新政”。通过教育“新政”,以科举制为主体的教育体制走到了尽头,产生了近代新式教育体制,形成了新式知识分子群体,从整体上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盛夏的午后常有雷阵雨。雷雨过后,我们会感到空气格外清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闪电时,发生了一场化学变化,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臭氧也是氧,l个氧气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而1个臭氧分子中却含有3个氧原子。臭氧是怎么来的呢?雷电是云中正电荷区与负电荷区之间,或云中电荷与云外物体的电荷之间发生放电现象所产生,放电时的电位差,往往达到每米几千到上万伏特,因而产生巨大的电火花,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变成臭氧。臭氧是淡蓝色的有臭味的气体,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能漂白与杀菌。它还能吸收太阳幅射出的高能紫外线,使地球…  相似文献   

5.
顺应时代产生的媒介使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和现代化运动的社会参与程度日益扩大,在此期间,传媒对社会性别产生着持续而深入的影响。媒介是以男性中心文化还是以两性平等的视角建构男女形象,在晚清这个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有着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晚清戏曲改良是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潮影响下发生的,以爱国、民主为主导思想,以时装新戏为特色,戏曲的内容和形式都体现了时代脉搏,迈出了传统戏曲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影响,是我国戏曲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7.
地处东海之滨的温州,依托于天然的海洋优势,港口经济发展甚早。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基础,温州造船业随着温州港的盛衰而曲折前进。清前中期(鸦片战争以前)国家海洋政策复杂多变,康熙解除"海禁"以后温州港重新走向繁盛,温州造船业也得到恢复发展,并在造船规模、船只种类、船只质量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工业特色。温州造船业的发展对现代造船业及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经元善与晚清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晚清时期的民间慈善事业 ,在光绪初年已产生某些发展变化。其具体表现是以经元善等绅商为主创立了新型民间慈善机构协赈公所 ,开始从事较大规模的义赈活动。到 1 9世纪末 ,在戊戌维新运动的影响下 ,民间慈善事业又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 ,不仅产生了有关的新思想观念 ,而且活动内容也更为广泛和多元化 ,逐渐向具有近代意义的社会公益事业演变  相似文献   

9.
洋务运动以增强国家军事实力为目的 ,对传统的教育体系产生冲击 ,新式教育开始萌芽。外国语学校、军事学校、科学技术学校纷纷出现。出国留学生逐渐派遣。教学内容更新为实用的科目。教育改革对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西藏是一个传统农牧业社会,在晚清时期产生了近代工业萌芽。清末新政和帝国主义入侵是西藏近代工业产生的时代背景,张荫棠筹藏、联豫改革和十三世达赖新政推动了西藏近代工业的产生。西藏近代工业的发展受到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制约,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柳州师专学报》2017,(6):90-92
晚清家庭小说由于受到中西方文化融合和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除了传统的父母包办式传统婚恋观外,逐步产生了基于自由基础上的婚恋表现形态,这种新型的婚恋形态的显著特点是婚姻主婚权和婚礼形式的变化,从而显示出了晚清时期婚恋观的自由化发展。对于晚清家庭小说中婚恋观的研究能够深化我们对自由婚恋观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体会到文化对于生活的影响价值。  相似文献   

12.
洋务学堂是在旧中国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后产生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观目的是造就洋务人才挽救清王朝的政治危机,但与中国传统学校相比洋务学堂具有明显的时代进步性,它对中国工业、军事和教育等领域走向近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商会是中国近代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资产阶级工商业社会团体,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探讨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诞生和发展过程及其作用,不仅使我们对晚清商会有更清楚的了解,对当今商会的发展不无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晚清以降,中国形象成为一个重要话题。随着中国门户被打开,人们的现代意识慢慢产生,中国形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其意义更为突出。而在刘鹗的《老残游记》中,晚清中国形象主要是在他者之镜下形成,充当镜子的则是西方和日本,当镜子变化时,其形象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后,"客邮"在中国不断发展,它一方面侵犯了中国的邮权,另一方面又对中国传统邮政走向近代化产生过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是在清末产生的。旧教育的衰败、实业教育的思想与实践的兴起为职业教育法制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两个章程的出台则标志着初具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法制的萌芽开始产生。  相似文献   

17.
略论晚清“客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客邮”在中国不断巽,它一方面健儿了中国的邮权,另一方面又地另传统邮政走向控工化产生过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晚清时期,子口贸易在协定关税的范围内被列强控制,是列强渗透到中国内地市场的重要方式.芜湖开关后,子口贸易成为芜湖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呈现出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子口贸易的发展对芜湖区域性商业、民族工业等方面产生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晚清职业教育法制萌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是在清末年产生的,旧教育的衰败、实业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兴起等为职业教育法制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的出台标志着初具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法制的开端.晚清职业教育法制是内忧外患下的产物,是"中体西用"的价值观的贯穿,遵循思想先行、实践基础、法制建制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晚清国籍法之由来及影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华侨国籍问题的产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中外交涉最终导致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籍法的出台。晚清国籍法的颁布 ,是清政府侨务政策的一个重大举措 ,对我国法制史及外交史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其法律效果极其有限 ,并导致了华侨双重国籍这一历史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