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柴静说不仅是作为同行,哪怕只是个观众,柴静在屏幕前的变化是令人关注的,而她的变化恰恰解释了不少主持人职业探索过程中的疑问与纠结。不管柴静在她的作品中所思、所言、所为等种种努力是否穷尽了我们心中所有期待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邵薇 《军事记者》2004,(4):35-36
后悔在约见柴静前没有看到她的字,那样在倾听她的谈话、注视她的眼睛时,会多一点理解。因为字里那个更敏感、更精致的她,是《新闻调查》镜头里隐约可以看见,却始终节制着、不露声色的另一个柴静。两个她,若即若离,又彼此成全。  相似文献   

3.
方仁 《传媒观察》2008,(2):17-19
“记者不仅是我的职业身份,做新闻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真相。” 当年的“非典”采访,让很多人记住了柴静这个名字。“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07年12月14日揭晓,柴静又凭借《山西:断臂治污》的报道榜上有名。一直以来,她对事实真相的不懈探寻,她对获取问题答案的执著以求,她提问方式的与众不同,更让人们对这个有着清澈眼神和凝重思考的记者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4.
陈蕾 《记者摇篮》2010,(6):68-69
一位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找到我,说她想做电视主持人。当我带领她参观了一间新闻演播室后,她紧锁眉头,极富表情地问我:“你们主持人天天面对黑洞洞的镜头,啥感觉呀?”面对黑洞洞镜头的感觉?做了26年电视播音、主持的我,竞一下子语塞了。我不得不静下心来整理思绪。过了许久,我告诉她“在黑洞洞镜头前的感觉,有风,有雨;像风,像雨”。  相似文献   

5.
柴静从2011年8月入主央视一套《看见》周末版人物专栏,就以一名记者型主持人的身份发问"记者如何看见?",深入事实真相、呈现事实真相,期间她的采访风格有哪些变化?本文将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探讨柴静的采访风格在访谈场中的形成,及柴静的采访是如何实现与公共议题对接的,并结合节目的个案,总结柴静采访风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交流感是广播电视记者在话筒和镜头前采访中孜孜以求的良好交流状态。中央电视台孙玉胜说:"当表达的内容不具有真情实感和真实的语境时,语言,特别是口头语言就会立刻失去魅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柴静是一名优秀的记者,她在采访中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试图结合央视专题节目《看见》中的案例,从尊重采访对象和注重情感交流这两个方面,分析柴静在《看见》节目中的采访特点。  相似文献   

8.
黄楚筠 《报刊之友》2014,(3):135-137
今年初随着新书《看见》大卖,“柴静热”轰动一时。笔者认为,柴静所以能引人关注,源于节目中潜藏的人文根脉,赋予她的采访报道与众不同的风格。本文从新闻选择的人文视角,新闻采访的人文交流和新闻摄制的人文表达三个方面来分析柴静节目的人文魅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人文关怀的两难处境和培植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丹芬 《今传媒》2013,(1):86-87
本文以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为评判标准,以《柴静: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和《柴静:对话李永波》两期节目为例,分析电视专访节目中的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10.
《新闻调查》记者柴静在一次节目中,谈到了在《双城的故事》那期节目中,她有一个抚摸当事人,一个小男孩头部的动作。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在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很多业内专家和学者的批评,他们普遍认为记者不应该在镜头前出现表达自己主观情绪的动作,这肯定会影响记者的公正客观形象。在电视新闻界,这似乎成了一条金科玉律,如果有记者违背了这条定律,就肯定会受到批评和质疑。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记者表达主观情绪的行为都应该批评,在某些情况下,反而应该提倡这种行为。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泉灵:因新闻而美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镜头前,她以新闻人的敏感,报道着老百姓关心的一个个问题;镜头后,她为那些生离死别、残垣断壁失声痛哭。她的报道始终层次鲜明,逻辑清晰,既有外景主持的勇敢,又不乏职业新闻人的干练,最重要的是,她的报道和表现时刻闪耀着人性至美的光辉。  相似文献   

12.
2007年6月22日,我的同事,<新闻调查>的记者柴静在博客中发文,号召全国各地的网友拿起相机,拍摄自己身边政府的豪华楼堂馆所,然后将照片或线索贴到她的博客上,在文章的最后,柴静说了这么一句响亮的话:你是公民,也是记者!  相似文献   

13.
新青年柴静     
受命去拍摄一个人气上升的主持人柴静,缘于圈内人士评价她:有想法,有感觉。 打通她的电话,她正在山西临汾家里。她挺意外,直问:“为什么你们杂志要拍我?我马上就回北京了,我现在定居在北京。”听得出她很高兴,“定居”两个字咬得很重。 在湖南长沙铁道学院运输管理工程系上学时,柴静是热爱文学的女青年,看书、思考,学着谈恋爱。后来她写信给当时长沙知名电台主持人:“你也曾有梦,可否帮我成就梦想?”于是19岁毕业那年自做主张放弃分配,招聘至湖南文艺  相似文献   

14.
中央电视台《军事报道》栏目推出的"我的强军梦"和"我是一个兵"等系列报道,把普通一兵和一线带兵人推到了荧幕前。编导和记者将镜头对准这些军营草根"明星",为他们量身打造属于他们的镜头语言,用生动抓人的画面,把每一名官兵的个性特点和绝技绝活放大.通过小人物的微观故事反映强军梦的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15.
央视“新闻调查”节目主持人柴静是个大忙人,我们只能从荧屏上常常看到她冷峻睿智的倩影。2月下旬,听说她来西安做一档有关教育方面的节目,我们抓住机会对她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6.
倪斯怡  李坤 《新闻世界》2011,(6):175-176
本文从李泽厚的审美三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跃神"入手,将其与灾难新闻摄影的三个层级形态:展现真实、体现人性、承载力量和希望相对应,从美学的角度研究灾难新闻摄影中"欢乐"镜头的体现及其运用,并对如何让用美学表现灾难新闻中的"欢乐"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站在同样的跑道前,别的孩子是速度赛,读写障碍儿童却是跨栏赛——很多时候,这些障碍甚至不被旁人认知7岁的男孩文文,面向镜头,讲述他最大的心愿:"如果我有原子弹,就把学校给炸了。"他的神情没有变化,就像说"如果我有五毛钱就要去买口香糖"一样自然。文文讨厌学校,讨厌学习。他读课文,一个字念完了,可能要看上两秒钟才蹦出下一个词。他写字,总是写不进田字格里,  相似文献   

18.
柴静最近很火。柴静现在很忙。新书《看见》甫一面世,不出一月,销售量突破百万册,创下媒体人出书之最。采访她的媒体同行想必不少。对于我们发出的采访邀请,她原本的态度是:"原则上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大约是考虑到《新闻战线》作为新闻专业期刊的严谨性,两天以后,我们得到她同意接受采访的回复:"那就发来采访提纲吧,只探讨业务。"未曾想,我们连夜赶出来的这篇对话,实实在在是一番关于新闻传播的学术讨论。她想得很深,又精于表达。难怪一档深夜时分的周播电视杂志栏目如此人气十足,叫好叫座——真诚地倾听,敏锐地"看见",冷静地沉淀,客观地呈现。  相似文献   

19.
得知敬一丹要来西安,在书市上签名售书的消息,我们《三秦都市报》便和她商妥了在本报搞她和读者的热线交流。原本,敬一丹热线的开通时间定在10月10日晚9:30分——10:30分,可因为天气原因,飞机延迟降落,热线时间也随之顺延。一下飞机,敬一丹便通过邀请她此行赴西安签名售书的华艺出版社的同志,向报社说明情况,并转达她对热心读者的歉意。9:50分,敬~丹和华艺出版社的社长~同赶到本报编辑部,眼前的敬一丹,服装简洁,不施脂粉.一如镜头前的她一样平易、朴实、端庄。就在敬一丹到达前,早已铃声不绝的电话又一次响起,当我们告…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柴静为例,结合《新闻调查》、《面对面》等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从韧性、亲和力与宽容度、感性空间、细节张力等方面总结出电视新闻采访当中"女性特质"的一些特点,试图通过对女性特质分析,探寻女性新闻工作者,尤其女性电视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当中的一些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