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教师专业化: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努力方向。为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必须对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实现教师教育终身化;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师培养模式,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打破传统的教师培养体系,建立多元化、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先导,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必须首先发展教师教育信息化。以全员培训为目标的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应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的联动功能,形成以教师培训院校为主体、教师职后培训为纽带、课程整合应用为重点的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3.
教师发展学校是借鉴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构建的,是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以中小学为基地建设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学校。教师发展学校的建立对于创造新型教师教育,培养新型教师,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教师进修学校课程体系无法适应新的培训要求,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主体内容已经不再是学历补偿教育,而是服务于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所以有必要对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模块课程成为新一轮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2007,(3):19-19
日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为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结合上海市“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要求,专门成立了上海市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上海市教师教育工作办公室。  相似文献   

6.
教师素质结构是教师教育研究的着力点。教师素质结构是否合理,对于教师能否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把握教师素质结构的组成,深入研究教师素质的合理结构,对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发展之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芳 《教育探索》2003,(9):102-104
在世界教师专业化和专业发展的潮流下,我国教师迫切需要提高其专业自主性,参与教育研究,转换教师角色。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应该树立教育研究意识,提高研究能力,改变过去自己只是教育理论的消费和教育科研的旁观的角色,积极做一名教育科研的参与、研究,并在自身专业发展中运用反思方法,提高专业水平。同时,重新认识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通过校本培训和建立教师发展学校,将教师任教学校建设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  相似文献   

8.
拟从“十五”期间加快推进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以适应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之需的角度出发,分析信息社会里教育所呈现的特点和教师的新形象,着重论述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历史教学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而历史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说明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如何通过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来提高高师院校历史师资队伍的水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周庆红 《天津教育》2014,(17):120-12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南开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 一、创建教师研修基地的缘由 从2002年开始,教师继续教育重心下移、阵地前移,各校普遍开展了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0.
张志仲 《天中学刊》2001,16(4):91-92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各行各业都要重视职业道德建设,逐步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坚决纠正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业不正之风。”每一个从业者都要懂得和遵守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职业道德,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一、为什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而逐步形成的,它不仅反映在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和教师的工作作风上,而且也体现在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上,…  相似文献   

11.
国际教师教育质量保证制度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质量改善虽制约于多种因素,但是根本是制度建设。因此,研究国际教师教育质量保证的经验和特点,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质量保证过程为线索,选取了质量保证的四个方面,即教师教育的机构质量保证制度、教师教育的教师专业化制度、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认定制度和教师教育临床实习制度。通过这些制度及其目的和效用的比较分析,结合我国教师发展与改革的特点,提出了我国教师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建设的若干对策,并进而得出结论:教师教育质量与质量保证制度建设存在着强相关。  相似文献   

12.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整个公民道德建设中具有引领的作用。教师的道德境界具有高层次性,教师的道德意识具有自觉性,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典范性,教师的道德影响具有深广性。教师职业道德对学校的教育活动乃至整个社会生活具有教育作用、调节作用、导向作用、促进作用。“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尊重同事、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主要的职业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在教师教育,教师培养院校的建设和管理方面突出以实为本,以教师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导向,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思想认识,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以及提高教师在职培训质量方面的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侯爱民 《教书育人》2002,(24):30-31
随着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教育终身化的来临,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的开设,更要求教师有良好的专业发展。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将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的教师培训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一、校本教师培训的提出校本教师培训是以学校为培训基地,在上级培训机构的指导下,由校长、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的,充分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直接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培训活动。它以应用为目的,以提高教师…  相似文献   

15.
U-S教师教育共同体是以教师教育为基本目标与任务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形式。教师教育共同体不仅意味着一场教师教育变革,也意味着对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梳理与澄清,还意味着基于教师教育改革的学校重建与本真教育的回归。U-S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最大障碍在于有效合作的匮乏,主要表现为合作基础的遗失与合作层次较低等。为改变这一境况,可以通过形成对一系列教育基本问题的"共有的理解"、工作文化与学术文化的融通等方式建设真正的教师教育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建行北区教育委员会抓住历史机遇,根据教育部和重庆市政府大力推进曲线及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要求把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纳入全区中小学教育的基础工程,以创建县级教师进修学院的建设带动全区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相似文献   

17.
培养专家型的中小学教师,改革教师教育模式,加强教师培训机构的能力建设,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中馍甘肃基础教育项目”(GBEP)子项目之一的“中英小学教育硕士班培养计划”,确立培养专家型的新型教师为目标,坚持“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实践创新”的宗旨,从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培养途径到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制订了一个项目推展和实施的教师培训计划,把自上而下的培训与教育之间的学习、观摩、研讨相结合,注重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为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探索出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掌握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一步提高全省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我们深入到耒阳市、宁乡县和岳麓区部分学校,就近年我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情况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调研。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各地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制度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加快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作出了较大贡献。一是健全和完善培训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各地注意把师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计划,组织教师进行了包括邓小平理论、教育政策法规、教育伦理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内的系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学校建设的文件精神,结合自己的实践和认识,阐明了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关键性意见,同时对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未来的发展与工作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教师教育改革存在着教师教育资源分散、职前职后教育脱节、人才培养模式陈旧、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一种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研修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新型师资培育形式,其建设原则和活动特点,符合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平台,开展教师教育改革,可有效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