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1)简析“林暗草惊风”一句,说说它在诗中起的作用。答:(2)前人评论此诗说:“此借用李广事,见边帅之风范。”诗中突出了“边帅”的哪些“风范”呢?试结合具体诗句简析之。答: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1)这首诗要吟的对象是“菊”,诗人为什么提到“蓬蒿”“瓦松”和“露”?答:(2)这首诗托物言志,借“菊”的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答:3.阅读下面的散曲,…  相似文献   

2.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听晓角李益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这首诗旨在写征人的边愁乡思,但全诗却没有一个征人出场,不直接写人,而人在诗中,不直接写情,而情在篇外。试作简要分析。答: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1)云自无心水自闲”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答:(2)结尾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思想?答: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  相似文献   

3.
古诗词鉴赏     
1.阅读下成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饮 酒(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这首诗语言平易,结构严密,尤其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得到很高的赞誉,你是否同意这种评价?答:(2)这是一首写复归自然的诗,“它天成自然,毫无造作之迹,平中见奇,淡中有味,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请写出一首与它表现方法相同的唐诗。答: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孤 兰 …  相似文献   

4.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是一首思乡之作。有人认为该诗表现乡思的怅惘无奈、沉痛悲伤;也有人认为这乡思非但不悲,反而是一种心灵的慰藉,甚至还流露出欣喜和愉悦。那么,你是怎样认为的?为什么这样认为?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渡桑干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是唐代诗人刘皂在客居并州十年后返回家乡咸阳途中所作的一首诗。前人评价诗中“无端更渡”四字乃是关键,“无端更渡”是什么意思?你是否同意…  相似文献   

5.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诗后问题。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注]雉(gòu):野鸡鸣叫。②式微:《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1)从体裁上说,这是一首诗。作者王维是(时代)诗人,字,有文集《》。(2)这首诗首联中的“归”字是关键字,全诗围绕“归”共写了哪几幅图画,这几幅图画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2)两道…  相似文献   

6.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渚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古人评诗时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一、二句中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诗人见“惆怅东栏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  相似文献   

7.
例题长门怨刘皂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问:这首诗第一句中的滴字可否换成落字或其他字眼?请简述理由。  相似文献   

8.
今年高考的文学鉴赏题独辟蹊径,设计新颖,颇具特色。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 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 诗。  相似文献   

10.
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忆秦娥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1.有评论者认为,一个“咽”字,传尽箫之神韵。你认为这个“咽”字用得好吗?请阐述理由。2.有人据“汉家陵阙”谓此词悲壮,有人据“西风残照”谓此词衰飒,你认为它的风格是什么?为什么?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谪仙怨刘长卿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1.“朝阳初升,落日西沉…  相似文献   

11.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诗的题目是“征人怨”,即征战将士的怨恨。全诗未着一个“怨”字,但怨恨之情丰富深沉。请简要说明“征人怨”表现在哪些方面?2.请举例赏析本诗运用了哪些写法?有什么妙处?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赠孟浩然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①,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②,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彼此揖清芬③。[注]①弃轩冕:不求官职。②中圣:中音zhong,指喝醉了酒。③清芬:清美芬芳之德。1.这首诗首联以一“爱”字…  相似文献   

12.
一、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  相似文献   

13.
相较而言,2005年高考全国卷诗歌的题目能有效地考查并评价学生的鉴赏能力。三套试卷的诗歌鉴赏题依次如下:全国卷I: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①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②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两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全国卷II: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阅读下面一首乐府诗,按要求回答问题。长干曲唐.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注:长干曲,乐府曲名。长干,地名,在今江苏江宁县。1.诗中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用简略的语言陈述这个故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位少女的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有人说是借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有人说是男女对话,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更好?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的习题。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下面几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一)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1.这是一首诗,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有人说此诗之眼在"有情"二字,从哪两句可以直接感受到?  相似文献   

16.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这是杜甫于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离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已有五六个年头。(1)请写出这首诗中颈联一组对仗的词语。(2)从全诗来看,作者的感情有什么样的变化?请简要分析。(3)清代沈德潜评论此诗时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你认为他的这一评价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3年的语文高考题第17题里考了这么一道题目: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 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 。 。 …  相似文献   

18.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饮 酒 (其五 )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己忘言。1 这首诗语言平易 ,结构严密 ,尤其是“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二句 ,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 ,得到很高的赞誉 ,你是否同意这种评价 ?答 :                                        2 这是一首写复归自然的诗 ,“它天成自然 ,毫无造作之迹 ,平中见奇 ,淡中有味 ,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 ,请写出一首…  相似文献   

19.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湿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标题中有"怨"字,但全诗却不见"怨" 字,试简析作者是如何写"怨"的。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20.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1)这首诗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请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与表达效果。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