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9):46-49
编辑大朋友说:本刊于今年初推出"《论语》讲堂"栏目,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欢迎。1-4期讲了"孔子的孝悌之道"专题,5、6期讲了"孔子的为人之道"专题。7、8期开始讲"孔子的教育之道"  相似文献   

2.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3):40-45
编辑大朋友说:本刊从上期起开辟"《论语》讲堂"栏目,连载《孔子与现代人生》讲稿。目的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已刊登的部分是简介孔子生平及其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并以"孝悌之道"为第一个专题,讲了两则。本期刊发接续的3则。  相似文献   

3.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说:"路上听来便在路上传播,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作风。"据说,一个与孔子学生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跑去告诉他母亲:"可  相似文献   

4.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12):50-57
教育之道十二:启发式(教学方法)孔子在教学上根据每个弟子的具体情况实行"因材施教",并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孔子在《论语·述而》篇中说: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选修教材<<论语><孟子>选读>第五专题"学问之道"选有这样一则语录: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句语录出自<论语·子罕第九>.选编者将这则语录编入"学问之道",大概是想借孔子所具有的学风和品格来激励后学.  相似文献   

6.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代表有道德觉悟和修养的人,在古代常与小人(没有道德觉悟和修养的人)相对。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认为,中华文化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之道。作为现代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校长应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君子之道,做一个君子型的校长。一、校长要做一个仁爱善良的君子子曰:"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之  相似文献   

7.
张劲松 《文教资料》2013,(14):77-78
老子的《道德经》并不是谈论道德修养的,而是谈他所认为的"道"与"德"的基本概念。老子所说的永恒之"道",就是个"无"字,"无"就是"道"。孔子讲的"道",不论是自然之道,还是仁爱之道,都是具体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老子所讲的"上德",说得完美无缺,一尘不染,实际上他是把"德"束之高阁,是谁也无法做到的"德";其"下德"看上去是在谈德,实际上已把"德"说得一无是处了。孔子所谈的"德"属于伦理范畴,重在修身。  相似文献   

8.
<正>在儒家经典《论语·里仁》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师徒对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意思是,孔子教导曾参说:"曾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啊!"曾子说:"是。"孔子走出去后,曾子的门人不解孔子之意,问曾子:"先生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啊?"曾子告诉他们:"夫子所遵循的,只是忠和恕罢了。"曾子理解的"吾道一以贯之"的"道",历史上很少有人怀  相似文献   

9.
孔子不言性与天道,并非孔子不言道。孔子对"道"的叙述集中于人伦日用之道,是落实于实践操作层面的"道"。无论进则以政治为业,抑或退则以学术为业,孔子之"道"须臾不离己身,孔子对于信念伦理,体现在信念伦理之"直";对于责任伦理,体现在责任伦理之"忠恕"。  相似文献   

10.
"道"历来在中国哲学中有重要的地位,但人们却很少讨论孔子之"道"及《论语》中的"道",甚至常常将孔子常言之"道"粗浅地理解为某一具体的技艺之道。主要阐述"道"在孔子学说中的重要地位,并分析"道"如何上下贯通孔子学说之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不敢     
<正>有一天,子路问孔子:"您和我,谁比较适合带兵打仗?"孔子指着自己答:"我适合。"子路反问道:"您不是常说我很勇敢吗?"孔子说:"可我不仅勇敢,而且还勇于不敢呀!"孔子的"勇于不敢",它的深层含义就是人心中要有所敬畏,敬畏良心、敬畏天理、敬畏法度,不可越线,要自警自省,守住做人的本色。  相似文献   

12.
《论语·里仁》篇孔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这"一以贯之"之"道",本身是规律,是思想核心.贯穿孔子思想的是中庸之道.忠恕正是中庸之道的具体表现."忠"就是努力寻求中正乏道来正自己的内心,也就是心中有"中";"恕"是顺从"中"道去做事便能从心所欲,即遵循规律,办事顺利.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乐之是最重要的,可见孔子在那个年代就已经认识到快乐教育的重要性。北宋教育家程颐提出寓教于乐,适时教学。他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10):11-12
作为儒家的最重要经典,《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君子这一概念贯穿始终,可见其地位之重。孔子以"德"诠释君子,君子于是成为理想人格的化身,社会道德的楷模。本文将从君子修己之道、君子为人处世之道、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因材施教培养君子等四个方面探究孔子有关君子培养标准和培养途径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其道说之一贯性。为了理解孔子的一贯之道说,就必须对《论语》的意旨和学说进行整体的把握。深入分析表明,《论语》前四篇有着清晰的结构与明确的主题,并且其意旨前后贯通、层层递进。从编撰方式来看,这四篇最常用的技巧有二,一是对称,二是用清晰可辨的部分,区隔出不容易辨别且富含深意的部分,以促使读者去探究其间深意。只有从最容易也最无争议的地方开始,逐步上升到各篇的核心部分,才能看到《论语》的编者通过其精心的编排,使孔子"一以贯之"的道说,在这一重要典籍中逐步清晰呈现。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本质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鼓舞精神,丰赡人生。孔子《学记》言:"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其师,师必先激之趣、查之情、予之爱而后传之以道。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有没有记忆。"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游戏似的。"我觉得美术课堂中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设计成游戏的样式,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感到无比快乐,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敢与不敢     
<正>有一天,子路问孔子:"您和我,谁比较适合带兵打仗?"孔子指着自己答:"我适合。"子路反问道:"您不是常说我很勇敢吗?"孔子说:"可我不仅勇敢,而且还勇于不敢呀!"孔子所说的"勇于不敢",就是要人心中有所敬畏,敬畏良心、敬畏天理、敬畏法度,不可越线。《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曰:"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意思是:一个人无所顾忌,则充满凶险,有所顾忌,则稳妥灵活。  相似文献   

18.
做尊严之师     
<正>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翻译成现代文是:"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一个有着精神文明的国家,其人民一定是"有耻且格"——有羞耻心且行为举止体面。而孟子,更把"羞耻心"作为人  相似文献   

19.
博客     
《天津教育》2012,(8):68
天涯海角的博客(胡建萍)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2092511641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面对学生的过失,如:考试成绩不理想,造成班集体平均分下  相似文献   

2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教育家孔子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的教学工作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重要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学习视为一种乐趣。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曾说过:"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