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4):38-43
编辑大朋友说:本期续登孔子"孝悌之道"专题的后两则。下期起刊登"为人之道"专题,请同学们注意阅读。问候父母,尽孝心出门在外的人,如何孝敬父母,孔子在《论语·里仁》篇中说:  相似文献   

2.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6):38-45
为人之道五:己所欲,先助于人《论语·颜渊》篇记述了仲弓问仁一事:仲弓(即冉雍,字仲弓,孔子的学生)问仁(仁德)。子曰:"出门(指出门工作、办事)如见(接见,迎接)大宾(贵宾),使民(使用民力如承(承受,承担,担当)大祭(隆重祭祀)。己所不欲(欲望,想要的想做的),勿施(给予,在此有"强加"之意)于人。在邦(诸侯的封国为"邦")无怨,在家(卿、大夫的封地为"家")无怨。"仲弓曰:"雍虽  相似文献   

3.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9):46-49
编辑大朋友说:本刊于今年初推出"《论语》讲堂"栏目,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欢迎。1-4期讲了"孔子的孝悌之道"专题,5、6期讲了"孔子的为人之道"专题。7、8期开始讲"孔子的教育之道"  相似文献   

4.
《下一代》2009,(9):16-18
交友之道七:知己的朋友难得 人的一生,从中学开始,到立足于社会以后,可以说,结识了诸多的朋友,而绝大多数是随缘而聚,也随缘而散。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可以谈心的朋友不多,而知心的朋友更难得。其故何也?  相似文献   

5.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3):40-45
编辑大朋友说:本刊从上期起开辟"《论语》讲堂"栏目,连载《孔子与现代人生》讲稿。目的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已刊登的部分是简介孔子生平及其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并以"孝悌之道"为第一个专题,讲了两则。本期刊发接续的3则。  相似文献   

6.
从本期起,讲孔子的交友之道。中国历史悠久,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孔子的交友之道,是这个文化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9,(3):16-19
“知(了解、懂得)之者不如好(喜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乐趣)之者。”  相似文献   

8.
张希林  东辉 《下一代》2008,(10):44-47
孔子在长期教学中摸索和总结出"因材施教"等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孔子的教学方法,两千多年来被历代所运用。今天,我们的大、中、小学的老师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用着孔子的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继承孔子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遗产,我们重读《论语》,进一步深入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古为今用,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下一代》2009,(10):16-17
父及之垣十:忠告而善道 《论语·颜渊》篇记述了: 子贡问友(做动词,交朋友)。子曰:“忠告(诚恳地劝告)而善道(“道”同“导”,诱导、引导、劝说;“菩道”,好好地引导、劝说)之,不可则止,毋(同“勿”,不,不要)自辱(侮辱)焉。”  相似文献   

10.
为教与为学并非孤立存在,二者联系紧密。《论语》中详细记载了孔子的为教之道和为学之道。对《论语》中的孔子为教之道与为学之道加以分析、整理,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语》的《公冶长》与《卫灵公》中,孔子与子贡有过两次对话,其中孔子的言论明显是相互冲突的。对这一冲突的分析与解释,有助于理解《论语》的根本要义——忠恕之道,并进一步引起对孔子思想中"为我"与"为人"矛盾的探讨。通过研究孔子的言语矛盾及背后的思想矛盾,不仅可以加深对于《论语》思想主旨的理解,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展,洞察中国有使命感的知识分子共有的痛苦与悲剧。  相似文献   

12.
《下一代》2010,(5):22-23
语言之道三:忌言 前面,我们讲了孔子的“慎言”及对“慎言”提出的三项原则。孔子在生活中也有些“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下一代》2009,(7):46-49
“众恶(厌恶,讨厌)之(代词,指代人或事),必察(察看、调查了解)焉;众好(喜好,喜欢)之,必察焉。”  相似文献   

14.
《论语》中关于朋友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选择朋友、对待朋友的标准。孔子的择友标准近乎完美,曲高和寡,朋友自然就少。他的待友之道与众不同,要做到“敬”,是老师对学生的尊敬,是人对神的恭敬。这其中渗透的是孔子热心救世、安贫乐道的人生观和中庸思想。  相似文献   

15.
《论语·里仁》篇孔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这"一以贯之"之"道",本身是规律,是思想核心.贯穿孔子思想的是中庸之道.忠恕正是中庸之道的具体表现."忠"就是努力寻求中正乏道来正自己的内心,也就是心中有"中";"恕"是顺从"中"道去做事便能从心所欲,即遵循规律,办事顺利.  相似文献   

16.
《下一代》2010,(4):22-23
上期讲到孔子的“慎言”。“慎言”,是人的一种品质。为培养弟子,孔子对“慎言”提出三项原则。  相似文献   

17.
孔子孝亲思想旨在从解决家庭内部伦理关系入手“匡时救世”,以达到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长治久安的目的。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人道主义,其特点是人道与仁道的合二而一,以“仁者爱人”和“仁者人也”的口号一以贯之;提倡忠恕之道,主张推己及人以达到人与人的和解,推人及物以达到人与天(自然)的和解。因此,孔子的人道主义具有永恒的魅力,是世界人道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基于此,我们称孔子为人道主义先驱。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博学多识的学者。他的主要思想学说集中体现在《论语》一书之中,细读《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一生致力于"为学"。本文从好学、会学、博学三个方面论述孔子的"为学"之道。  相似文献   

20.
君子教育是孔子开创并经后世不断丰富发展的一种主流的人才培养思想。孔子吸取商周时期的“礼乐教育”精髓,结合当时“学在民间”的文化发展现状,以“仁”“知”“勇”“礼”为主要教育内容,在私学教学中开创了“君子教育”。君子是孔子追求的人格理想,也是孔子在教育中对自身及弟子的要求。在教育内容上,他主张君子应当具备“仁”“知”“勇”“礼”等品质;在教育方法上,他主张君子应当求学、养德、修己、笃行,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以身作则,教育他人;在教育特点上,君子教育主要表现为内容上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重,形式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功能上情感培育与政治教化并重。在大力推崇时代新人培育的当前,君子教育依旧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与现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