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倾听昭君     
打开收音机,一曲千回百转、催人愁肠的《出塞曲》流淌着,流淌到我的心底。汉室的无能是热血儿女们的悲剧,王昭君盈盈站起,于是这个赢弱的女子扭转了时代悲剧的宿命。篱笆外的古道,谁在用琵琶弹奏了一曲《出塞曲》?在历史的迷雾中,这声音回响了多少年多少代?一个美丽女子的青春在迷雾中黯淡、消逝,从而一个朝代得以在迷雾中安身。昭君啊,出塞的那条路上,草尖可曾闪烁你坚毅的泪水?马蹄下的滚滚烟尘可曾托满你无尽的辛酸?没有更多的言语,昭君,你像一把宝刀,将异族的野狼拒之门外,我想像不到你有多勇敢。为了汉室,你走出少女的香闺,融入茫茫大漠;你走出少女的憧憬,走进贫穷的生活;你脱去少女的幼稚,活成一堵坚实的墙;你洗去少女的纯真,化成一棵顽强的树。  相似文献   

2.
倾听昭君     
打开收音机,一曲千回百转、催人愁肠的《出塞曲》流淌着,流淌到我的心底。汉室的无能是热血儿女们的悲剧,王昭君盈盈站起,于是这个羸弱的女子扭转了时代悲剧的宿命。篱笆外的古道,谁用琵琶弹奏了一曲《出塞曲》?在历史的  相似文献   

3.
两个《历史决议》在中共党史和新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廓清迷雾、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党史研究和国史研究中具有指导地位的历史文献。新时期以来学术界对《历史决议》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得人们对《历史决议》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更辩证、更全面、更深刻。2012年4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一学习与研究中国共产党两个(历史决议)》(鲁书月、方晓强主编)一书,汇集了学习与研究两个《历史决议》的代表性作品,为广大干部学习党史提供了一部很好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4.
教学案情:《戊戌变法的背景》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的一堂高中历史公开课,也是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戊戌变法》的第1课,课文从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两个方面介绍了戊戌变法的背景。在这堂公开课教学过程中有下面一个片段:师:《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怎样的侵略要求?  相似文献   

5.
《女子月刊》作为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背景下由爱国知识分子创办的知名女性刊物,在宣传抗战、动员女性参加救亡方面具有重要历史贡献。《女子月刊》紧紧围绕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积极向女性同胞宣传抗战救亡、动员其贡献自身力量,并在这一过程中采取了设置时事专栏、宣传女性抗战典型、搭建读者平台等策略方式,具有形式灵活多样、风格通俗易懂等动员特点。《女子月刊》的抗战宣传动员,使部分女性读者民族意识得以觉醒,开始主动地投身于战地服务、参军入伍等伟大抗战救亡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民族国家中,历史教科书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培育年轻一代的民族认同和爱国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21世纪初法德两国联合推出共同教科书《历史》,这是历史上首次由两个曾积怨甚深的民族国家合作编写的一部共同历史教科书。这一重要成果历经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反复磨合,具有鲜明的"超民族"特点,有利于法德民族之间的进一步和解,有利于以法德为轴心的欧洲认同的构建,也为世界范围内围绕历史问题的"和解"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倾听昭君     
打开收音机,一曲千回百转、催人愁肠的《出塞曲》流淌着,流淌到我的心底。  相似文献   

8.
《聊斋志异》爱情故事中描写了一群性格各异的女子形象,其中,葛巾、细侯以及《王桂庵》中的芸娘这三位女子在面对自己的爱情时,或者伤害自己或者弃杀亲生儿子,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果断刚烈的性格特点。三位烈女子形象光辉灿烂,与众不同,而这种刚烈性格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深厚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关于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和民族战争彭建英关于民族融合、民族同化这两种历史现象,《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以及《民族词典》中都分别作了界定和解释,然而却并不十分恰确.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我们应当从各民族具体的发展历程中认真...  相似文献   

10.
高三册语文课本中的《卫风·氓》是一首非常古老的弃妇诗。通过对它的探赜索隐,我们将能够透过悠久历史的迷雾,管窥周朝时期人们丰富的婚恋文化之一斑。古风犹存的恋爱方式周朝奴隶主阶级的宗法制,是从原始社会的仪式演变而来的。原始社会的一些习惯风俗在周朝尚有遗存,诸如女子地位较高,自由婚恋还较普遍这些事实,都是这一点的体现。因此,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受到的钳制还没有封建制度确立并成熟后的朝代那样严厉。这一时期的恋爱方式,从大的方面讲,基本上有两类:自由恋爱或他人撮合。《氓》中男女主人公的恋爱方式是哪一类呢?且看女主人公追…  相似文献   

11.
皖籍女作家石楠的长篇新作《陈圆圆·红颜恨》破除一因一果的惯性思维模式,穿透历史偶然性迷雾,为一代名伶辩诬,给“女祸”论以还击。小说塑造了血肉丰满的复杂性格的历史人物,并在《序章》、《尾曲》中采用了别具一格的荒诞手法,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文人学者对历史和历史中人的多元化评说,幻出了优美文学意蕴与厚重史学之论的绝好交融  相似文献   

12.
在男权社会,历史由男子书写,女子成为历史中一个个模糊的背影。为女子立史、尤其是为女子立教育史,似乎成了奇特之举。女子教育虽然不是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笔。拜读此书,发现有如下特点:结构清晰,体系庞大。《中国女子教育史》以时间为主线,按朝代的更替将内容分为十二章。此书系统地描述了从远古到20世纪中叶女子教育发生、发展、嬗变的历史过程,同时分析了各个时期女子教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具体到每一章,又结合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案例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们为祖先而骄傲》一课,属于历史常识类课文,着力向学生抒发一种深邃的人文情怀,培育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渗透的是文化启蒙的教育。学习本民族的历史,在历史中寻找民族的根,能培养人的爱国主义基础情感,这也是儿童个体发展中的情感需要。这一课的教学集中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丁零、铁勒乃同族异译,其中丁零译名在先,通用于汉魏时期,至北朝、隋唐时期已改译为铁勒,所指民族则一。丁零——铁勒的西迁及其所建的两个政权——高车汗国与铁勒汗国应在古代西域多民族历史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一、丁零——铁勒族的西迁经近世学者研究,丁零、铁勒皆乃Dil或Til的音译。其实,它还有一个更古的译名,即狄。这在《诗经》和金文中都有反映。而据《山海经》、《什书纪年》的记载。也许这一民族更为古老,因为早在夏商时代黄河北岸就存在着一种“有易”人,在楚辞《天问》中,  相似文献   

15.
《蒙古风俗鉴》是清末罗布桑却丹撰写的一部关于蒙古族社会发展演变的历史以及社会习俗的著作。可以贯穿整个民族的历史,其中也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但就目前研究的情况而言,在词汇方面的研究却不够深入。本文选取《蒙古风俗鉴》中"全人"、"胡达"这两个词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羽林郎》和《陌上桑》是“汉乐府”的名篇,都被收录到了中学语文课本之中。 辛延年的《羽林郎》描绘了一个不畏权贵、大义凛然,坚决反抗封建贵族豪奴冯子都欺压和调戏的酒家女子胡姬的美好形象。《陌上桑》塑造了一个聪明美丽,坚贞机智的采桑女子罗敷的美好形象。胡姬与罗敷,都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光辉形象,这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两颗璀璨的明珠。这两个形象既有闪跃光辉的共同之处,又有进发异彩的不同之点,现将这两个反抗女性的美学特征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7.
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肯定自由在激励人们创造历史中的积极作用。他平等地记载了各民族的历史,使《历史》成为一部世界史。这使希罗多德的史学具有人文主义的特征,奠定了他在西方史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塑造了一大批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这些女子超越了当时社会礼教的束缚,她们聪明美丽可爱又不似世俗女子。然而文本中的这些女子形象都是在男性的观察和叙述中呈现的,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比文本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会发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始终没有离开男性视角的观察和男性意愿的表达。这一悖论在《聊斋志异》中多处呈现,作者对历史上女性意识和女权意识的发展作反思。  相似文献   

19.
捧读潘新和先生的新著《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以下简称《回望》),久已失落的某些东西在心里慢慢地复活了。这是一本亲切的书,它让我觉得温暖。本书作者以开阔的视界游走于语文教育的历史与现实之间,在他的娓娓叙谈中。历史的迷雾渐渐消散,几位大师的面影逐渐清晰起来,约略窥见了一个世纪以来语文教育史的沧桑变幻。  相似文献   

20.
李稚勇 《教育学报》2003,27(6):44-49
二、我国二期课程改革中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实验稿 )跨世纪之际 ,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二期课改 )。在这期改革中 ,小学设置《品德与社会》、初中设置《历史与社会》。《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社会学科综合课程 ,注重历史教育的社会科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在课时上替代历史、地理的社会科课程 ,是世界性课程改革难题 ,为了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这一改革 ,教育部制订了两个课程标准 ,即《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一 )和《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 (8) 。这两个标准既有共同之处 ,也有各自的特点。请看下页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