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组织宣布“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下称“代表作”);28日。在中国化部办公大楼内举行了证书颁发仪式。联合国教科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向孙家正部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化厅吕家传颁发了“代表作”证书。这个崇高的荣誉同时也将保护“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的神圣使命赋予了我们。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蒙古族人民有三件宝:草原、骏马和长调。蒙古族长调民歌(Traditional Folk Long Song),蒙古语称为"乌日汀道(Urtiin Duu)",也曾称过"乌日汀哆"、"乌日图音道"、"乌日图道"等。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历史形成可追溯到两千年前,13世纪时已见诸文字记载。这种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的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经过各族文艺工作者们的辛勤努力,被誉为“中华民族乐坛瑰宝”、“丝绸之路音乐明珠”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在挖掘。整理、研究。出版和搬上艺术舞台以及影视屏幕等方面,都取得了极为丰硕的成果。深深植根于祖国西部沃土的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奇葩在祖国文艺百花园里闪烁出绚丽多姿、摧操夺目的光彩。什二木卡姆》是维吾尔大型古典套曲,由《拉克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人《木复乌勒克木卡姆人《恰尔伊木卡姆人《潘吉伊木卡姆人《马扎勒木卡姆》、《艾介姆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  相似文献   

4.
文化延续之命脉——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今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世界各国以“博物馆与非物质遗产”为题举办了各种纪念活动。无独有偶,在国内持续的“遗产热”中,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制作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占很大比例的长达6小时的节目,并在当天重复播放了3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热点话题成为“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亮点,中央电视台还将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中国昆曲和古琴再度重点介绍,使观众在回味这两朵艺术奇葩风采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教科文组织通过实施“代表作”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情况。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有…  相似文献   

5.
公元2001年5月18日.对于中国昆剧来说是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昆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命名.不仅大大提高了昆剧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开拓了昆剧生存活动的空间,而且向昆剧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天的昆剧.已经不仅仅属于中华民族.而属于全人类.今天的昆剧.已经不仅仅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  相似文献   

6.
在浩繁的蒙古族民歌中,长调歌曲可以说是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她高亢明亮、旋律悠扬、内容丰富、唱法独特,具有强烈的大草原辽阔苍劲的气息和蒙古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这样表达也许还不能让您形象地了解蒙古族长调,但一提起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胡松华演唱的《赞歌》里那段长长的“啊”,您就会顿觉熟悉,那就是长调!蒙古族长调歌曲具有2000多年漫长而悠久的历史。她产生于狩猎经济时代,形成于游牧生产阶段,是蒙古族草原游牧文化的杰作。历史的演进,生活的多彩赋予长调歌曲极其丰富的内容,唱山川河流的壮美,唱自…  相似文献   

7.
由文化部港澳台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共同主办的“中华瑰宝·申报世界遗产艺术作品展”于2003年11月份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这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首次在北京举办的大型艺术展览。为配合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活动,普及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邀请澳门艺术家前往新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8个地点:澳门历史建筑群、开平碉楼、福建土楼、安阳殷墟、北京明十三陵、南京明孝陵、红河梯田及三江并流,进行以表达中华文化和自…  相似文献   

8.
维吾尔民间舞蹈“刀郎麦西莱甫”之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缘、叶尔羌河下游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自古以来被称为“刀郎”,这里的维吾尔人自称“刀郎人”。“刀郎人”世代喜爱民族古典音乐“刀郎木卡姆”和民族传统舞蹈“刀郎麦西莱甫”。麦盖提县夹塔克乡人民在继承宝贵民族艺术遗产“刀郎木卡姆”和“刀郎麦四莱甫”方面尤为突出。1996年11月文化部授予该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刀郎木卡姆”、“刀郎麦两菜甫”艺术活动,在主盖提县民间源远流长,最早兴盛于央塔克乡等地。这里的先民们用电肠制弦做弹拨乐器“卡龙”琴和“刀郎热瓦南”,用马鬃制弓造…  相似文献   

9.
昆剧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认.名列世界第一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榜首,非常有利于中国人民重新认识昆剧,有利于昆剧进一步争取国家和社会的保护、支持。最近文化部推出的十年规划,就是保护、支持的新举措。这个蓝图.要靠方方面面的努力才能实现。对于昆剧来说.联合国的承认只是“借东风”而已,最要紧的还是靠自身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不断深入地征服人民,征服社会。所以,这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昆剧界的责任。对此,我有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申报和确定世界遗产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实施工作的一部分。截至1998年底,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数目已达582处。其中文化遗产445处,自然遗产117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处。分布在14个国家。中国有21处世界遗产,包括15处文化遗产、3处自然遗产和3处双重遗产。1998年中国向世界遗产委员会申报的项目是重庆市的大足石刻(文化遗产)和福建省的武夷山(双重遗产),最终的决定将于今年12月在摩洛哥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和全体会议作出。中国在1999年按时申报了4处世界遗产项目。它们是:河南省洛…  相似文献   

11.
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第5个文化遗产日。为体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的丰富性并展示“非遗”数字化保护与研究的方式及其成果,突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在信息化时代与新技术的结合与应用,日前,以展示“非遗”数字化成果为主题的《感受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展。  相似文献   

12.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74-275
5月18日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0周年纪念日。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黄浦区人民政府主办,黄浦区文化局、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昆剧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承办,上海三山会馆管理处协办的“水磨传馨——海上昆曲文化展”在上海三山会馆开幕。该展是上海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昆曲文物文献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弦乐器,古琴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享有"国乐明珠"的美誉。古琴的文化价值已被世界公认,2003年成为继昆曲之后中国第二项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今,古琴的收藏价值得以升华提炼,中国古琴的拍卖行情迅速升温,在2010春拍中,中国嘉德、北京永乐、北京保利和北京匡时共推出16床古琴,总成交率93.75%。  相似文献   

14.
《中外文化交流》2013,(1):91-92
在日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问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厄瓜多尔草帽编织工艺和意大利克雷莫纳小提琴传统制作等164个新项目入选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日前,文化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551名,加上2007年6月公布的首批226人,全国现有777名、10大种类的”非遗”项目传承人。这10个种类的“非遗”项目主要为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间舞蹈、传统戏剧等。入选国家“非遗”传承人名单,固然让传统艺术的守望者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16.
昆曲     
吴新雷 《寻根》2003,(1):77-83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首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或译为“人类精神文化遗产杰作”)的名单,我国的昆曲艺术名列榜首,消息传来,戏剧界人心振奋!那末,昆曲为何能成为举世公认的文化瑰宝呢?它的历史源流和艺术特征是怎么样的呢?昆腔、昆曲、昆剧的历史渊源昆曲发生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据明魏良辅《南词引正》记载,昆山的千墩是昆腔起源于民间的实证之地,而元末千墩人顾坚是最早的见证人和原创歌手。又据周元在《泾林续记》中披露,明太祖洪武…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19项世界文化遗产之首。作为中国传统戏剧种类,尽管昆曲已为世界所认可,但众多海外观众却未有机会欣赏这门中国传统艺术。当今,歌剧频频上演于世界各地剧院,吸引各国观众;而与之同等艺术价值的昆曲,顺理成章地也应走入世界观众的视野和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8.
新年第一天,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主办、近30所高校协办的第二届“青年文化遗产日”在北京大学举办。以“支持中国民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为主题的本届活动,参与者来自有关专家、学者、记者、在校大学生等近百人,其内容有中央美院非物质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的题为《认知文化的人民性》的演讲;中国民间剪纸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片《正在消失的母亲河》的放映;大学生签名仪式和剪纸表演等。去年同一天,首届“青年文化遗产日”是在王府井步行街举办的,其主题是“中国非…  相似文献   

19.
法国大餐     
2009年,对法国人饮食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95.2%的法国人认为法国大餐是法国的文化遗产;98.7jj;的法国人希望法国大餐受到保护,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承给后代。 2010年,法国大餐(ThegastronomicmealoftheFrench),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名录》o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因为其餐饮艺术而获此殊荣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素有“十年磨一剑”的古训,而以此比喻中国向联合国教科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下称代表作)的情况,是十分准确的。十年磨剑,要有恒心和耐力。我把申报“代表作”比作十年磨剑,主要是此意思。另一层意思是。十年磨出的是一把为国争光的宝剑。我们申报“代表作”的工作如同磨剑,付出很多辛苦,但终于为祖国争得荣誉。截至目前,中国拥有代表作的总数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