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我们的教育是基于人类已知的知识去建构,还是力求帮助学习者为他们未知的社会做好准备,这是中外专家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因为它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对于教学成效的评价。自2011年以来,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与哈佛大学开展合作,引进了"为理解而教"教师远程网络研修项目,此项目特别强调:"为理解的教学""为理解的学习""为理解的管理",旨在从这几个层面来增强教师专业执教的理念和实践能力。在此特别汇集了2012年7月12日召开的北京开放大学"为理解而教:理念、实践与本地化"专题研讨会上中美教育家展开的研讨和经验交流,期待这种新的理念给我们的课程建构、课程组织和学业成就评价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着眼于在成人教育中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成人英语必须跳出狭隘的目的语框框,推行以母语为基础的"泛英语"阅读。"泛英语"阅读作为一种应用性阅读,包含异乎丰富的内容,对成人英语课程具有突出的价值,需要在实践层面加以合理有效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为理解而教”的教师网络研修课程在北京开放大学的开设,为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基因,产生了冲击。今天听了戴维·帕金斯(DavidPIerkins)和玛莎·斯通·威斯克(MarthaStoneWiske)教授的演讲更使我们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4.
要解决"大学生恋爱问题",首先要解决教育本身缺失的问题。"教育本身缺失"作为一个问题,它的解决只能建立在对现存应试教育体制和"应试型知识教育"的清理和转变上。  相似文献   

5.
界定教育理论者和教育实践者的关系,离不开对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这一老问题的探讨。教育理论具有层次性,可以分为理念层次的教育理论和操作层次的教育理论,它们和教育实践的关系不同,但都围绕教育实践来展开运作。教育实践的逻辑具有很大的非确定性,因此教育理论研究者要主动向教育实践者靠近,两者的关系应该是平行伙伴而非纵向从属。  相似文献   

6.
7.
近些年来,身体教育越来越引起国人的注意和重视,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不少政策来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但成效甚微。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从中西方文化倡导的"身体观",身体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人们对传统教育与西方现代教育的认识中可探寻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陈独秀的国民文学观与梁启超相近,实质上仍然属于晚清思想启蒙的范畴。而周作人的人的文学思想,才是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真正起点。从陈独秀到周作人,最重要的转变是文学主体由抽象的国民变成了具体的个人,功能指向则从立国转向立人。周作人认为,人是个别的、特殊的、灵肉一致的存在,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和意义。人的文学是对晚清以来文学思想的超越,反拨是必要的,矫枉过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中国社会却没有给它一个自我调整、纠偏补正的机会,反而将其逼进更加绝对化的思想危局。周作人后来的落水,与之不无关系。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化解个人与国家的思想紧张,至今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对象,要理解教育就必须对“学生”身份有正确的认识。在教育现象学中,学生既是生物的人,也是社会的人和精神的人,其生物性体现为可见的身体和不可见的显像为心绪特征的身体;社会性体现为意向性情感行为,即人与人之间通过在客体之上的情感体验而构成相合关系;精神性体现为平等的、亲密的关系。教育现象学学生身份的认知不仅为我们理解“教育回到其本身”有助益,也对教师教育者如何让师范生持有正确的学生观有很大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0.
"理解教育"倡导弱势学生的发展,其为高校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理念。"理解教育"视野下的高校弱势群体学生,涵盖身体素质较差、过度肥胖、患有疾病和残疾以及厌学的大学生。"理解教育"关注弱体生的意义在于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理解教育"要求体育教师不容忽视对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教育,针对弱势群体学生的现状,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王继伟 《阅读》2014,(20):46-48
<正>当代教育心理学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结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离不开对学生心理的准确把握。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教师习惯用自己所想代替学生所  相似文献   

12.
诠释学是一门试图逼近真理的哲学,它至少为我们构建了两个世界:"本文"世界和"文本"世界。"本文"世界要求探讨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它是一个神圣的、真善美的世界。"文本"世界是对"本文"世界的理解和解释,它试图将事物存在的本质通过文本的形式揭示出来,反映"本文"世界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力求使人们的理解符合客观实际。就教育领域来讲,今日的文本已蜕变为教材或者课本的代名词。教学,仅仅是对文本的解释。教育,已经遗忘了原本的"本文世界"式宗旨,以教材或教师所是为是、所非为非,"本文"世界正在消逝。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和阿伦特是二十世纪著名的思想家,“世界”概念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海德格尔的学生,阿伦特的“世界”概念受到了早期海德格尔的很大影响,但在其后来的思想著述发展出了独特的思考方向。从两位思想家对“世界”概念的不同理解入手,考察“世界”概念含义的转变路径及其原因,并说明这种转变所指示的现代西方哲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自1989年威斯康星州通过了全美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凭证计划以来,美国逐步形成了以"一州两市"为主导的公立教育券格局.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孜孜以求的联邦教育券计划获得通过,这是美国教育券史上的一个飞跃.但是,美国公立教育券的推行依旧困难重重.教育券能否改善学业成绩、教育券的"公助私学"以及教育公平等问题仍是争论的焦点和进一步推行中的阻力.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我曾两次到正在实践"为理解而教"教学理念的立新学校欧阳蕾老师的班里听课,课上学生们发言的深度,对问题之间联系的认识,远远超出了普通初中学生的水平,同去的几位老师也一致评价: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欧阳老师将"为理解而教"的四要素在她的课上完整地呈现出来,把"好吃又有营养的、有价值的东西"给了学生,所以学生喜欢她的课。现在,教育理论、理念、方法、操作模式都很多。对于我们做基层教师培训工作的人,考虑择取标准时,第一位要看它的"价值"。即是否有理论支撑的、能解释清楚的,而不是就行为说行为的,  相似文献   

16.
知识现与教育和人的发展问题密切相关,是教育实践发展与理论建构的基石之一.教育主要是通过引导知识学习来培养人的,而知识与信念是密切联系的,在某种意义上讲,理论知识教育实质乃是确立信念的艺术.关注知识的信念价值,要求理论知识教育必须把握传授知识—确立信念—付诸行动各环节,实现彻底化.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石,社区教育是和谐社区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当前福州市的社区教育工作正经历着从"任务驱动为主"到"需求推动为主"的转变过程,各级政府部门、社区和社会团体等实施主体应积极转变观念和思路,以落实终身教育理念为依据,以创建学习型社会为目的,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为目标,大力推进福州市社区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教育战线乃至人国人民的楷模和师表。他的教育思想丰富多彩,自成体系。他的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作用,特别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无论是在当时其所处的时代,还是现在,对我国和世界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具有生态文学内蕴的文学作品早在18世纪中期件随着工业化进程而诞生。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英国“浪漫派文学”达到了生态文学的创作高度。19世纪美国“自然文学”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成为生态文学的经典作品。20世纪前苏联“自然哲理小说”对生态文学做出了更深的开拓。生态文学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处于被遮蔽的状态。20世纪90年代中国生态文学批评运动兴起。直到此时,它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生态文学。  相似文献   

20.
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内源性要素。在当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育由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均呈现“悬浮”的发展样态而面临困境:在生源危机中漂浮的乡村学校、“走教”的乡村教师、学习内容与个体生活相脱节的乡村学生。振兴乡村教育既需要外部赋能,也需要内部变革,通过建设教育生活与学生个体生活相融的课程体系、“城”“乡”融合的教师共同体、“村”“校”相融的乡村文化等措施,激发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探索多方融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