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产生于明代后期的神魔小说,无疑是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等的影响,还吸取了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等的营养。本文就神魔小说对《山海经》神话构象意识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粗浅探讨,认为《山海经》创造神话的构象意识成为了明清神魔小说塑造艺术形象的范式,同时,明清神魔小说对其又有所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是一部宏大的神魔小说巨著,塑造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妖怪形象。妖怪的种类丰富,名目新奇,仿佛天地间的万物都融入了这个瑰丽的神魔世界。把《西游记》中的妖怪进行一个统计总汇,根据妖怪原形物种类别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四类:动物型、植物型、无生物型、类人型;从神话学视角来审视作品中“妖怪”这一主题,可以看出,妖怪形象是对原始神话的传承和再创造,妖怪形象中有“人兽合一”思想,神话的拟人性和神话思维的类比性,妖怪有“四位一体”特点。  相似文献   

3.
神话根据其发展时期的不同特征,可以大体上分成“原始神话”与“再生型神话”。于明代后期问世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神话的晚期杰作,广泛汲取和融合了远古神话的基本素材和精神资源,同时又作出了前所未有的开拓和改造,从而成为再生型神话集大成之作,并以小说的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神话文化的基本形态和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4.
论方术、符咒的渊源及其道术内涵。一切道术都具宗教幻想性,故最为小说所乐道并成为志怪神魔小说神话情节的构思依据。  相似文献   

5.
《封神演义》中大量出现神魔坐骑是小说虚幻世界中的一大亮点,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小说中的坐骑形态各异,种类繁多,与神魔主体组成了一个个极具魔幻色彩的艺术形象,呈现出奇幻神秘的审美特征.这些神魔坐骑既是虚幻神魔世界的扩大与延伸,也是对传统神魔形象的深化与改造,同时也使得小说情节更加新奇有趣,提升了小说的可读性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金庸武侠小说流行的重要原因是它的神话性,这一点在《神雕侠侣》中表现得甚为突出。对主人公仙化形象的刻画、离奇情节的设置、对富有灵性的动物的刻画等,这种从形式到内在精神的吻合使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神话的品性。这种神话品性更利于读者审美想象的充分活跃,使读者在鉴赏时感到有一种无法扼止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共一百回,是以唐玄奘上西天取经途中发生的故事为主干.记述了三藏法师一行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扫尽沿途妖魔鬼怪、取回真经的故事。这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的中国古代神话幻想小说.情节生动曲折,神幻离奇、表现了丰富大胆的艺术想像力.是明代神魔小说的杰出代表.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试论西王母形象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王母的形象演变经历了四个时期。在《山海经》中,西王母是一位狞厉的瘟神和杀神,体现出远古神话的原始风貌。在《穆天子传》中,西王母是一位才华横溢、气度雍容的女王。在汉代仙话中,西王母成了掌管不死之药和仙桃的吉神。从魏晋的《汉武帝内传》到明朝的《西游记》,西王母一直是众仙的领袖。西王母由原始神话中的凶神,变成了仙话中的吉神,又变成了神魔小说中的美神,这是道家的神仙观念所使然。  相似文献   

9.
李锐的小说《人间》是对神话的重述,其中的大众形象构成了情节的主要动力和意义的基本支撑点。小说中大众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对"异类"的排斥和攻击,并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悲剧。法海是《人间》中一个重要的人物,由于他身份的不断游移,不仅使大众群体的形象特征更为立体,而且也反映了知识分子与大众群体微妙的关系。《人间》是李锐向传统神话的致敬,但其中更融入了李锐的个人体验、关于文革的反思以及对当下市场消费为主潮的大众社会的警醒。  相似文献   

10.
《恋爱中的女人》是英国小说家劳伦斯的巅峰之作.在小说中,劳伦斯独具匠心地运用小说与神话原型结合的创作方法,铺排情节的发展,映射人物复杂的心理与性格.本文结合希腊神话中酒神与北欧神话中洛基邪神对作品中主要人物进行分析,发现劳伦斯通过神话人物的普遍象征意义来暗示小说人物的命运,表现出了其作为天才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视角来分析威拉.凯瑟的《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妮亚》里的女性形象。作者认为亚历山德拉和安东妮亚的形象分别是“大母亲”和“大地母亲”的神话原型再现。威拉.凯瑟在这两部作品里所展示的创作才华,向读者呈现了其无意识心理中的人类记忆里的女神原型。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末叶,随着神话研究逐渐呈现多元化以来,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神话不如西方如古希腊神话发达。然而从多个角度分析中西方神话的差别,无论哪一方面,这命题都不足以令人信服。神话研究仍然必须回到神话的本质上来,它涉及到神话的定义、神话产生的原因及其时代等诸方面。只有真正认识到马克思的观点立场在神话研究中的价值和地位,才能真正理解神话的本质,厘清神话研究中出现的一些谬误。从马克思对神话的定义出发,通过对神话本质的重新认识,最后可以得出中国神话不如西方神话发达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相似文献   

13.
福克纳在其小说中大量使用神话模式、宗教典故,又运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使小说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情节更加复杂,人物形象更加多姿多彩,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论文对福克纳小说中的神话模式和宗教典故的象征隐喻的写作手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颖  刘欣 《海外英语》2014,(22):193-194
The western literature has shown the worl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writing styles in the Ancient World through the masterpieces of the subsequent famous writers.Most of the works in this period contained mythical elements.Based on western history and culture,this paper present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Western Ancient World and discusses famous works with mythical elements in this period,in order to prove mythical writ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estern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5.
威廉·福克纳是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他最大的成就是创造了一个神奇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界。本文介绍了这个神话王国的创作原委,并对“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作了一个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6.
文学一直有着较强的神话情怀,新近兴起的网络玄幻小说同样如此。但是在后现代语境下,网络玄幻小说中的神话因素却呈现出与其以前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深受广大儿童欢迎的童话艺术,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幻想性是其根本性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8.
故事形态学是鉴于故事类型学理论的缺陷而构建起来的分析民间文学的一种结构主义叙事理论。故事形态学与故事类型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中是侧重叙事语法的分析,还是倾向于完整表意片段的探求。用故事形态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从六朝志怪小说中归纳出婚姻、复仇和报恩等三类按时间中轴排列的行为功能序列。虽然某些故事可能出现成分的残缺或者成为单一行为功能的叙事片段,但在时序上,它们不会与类型故事发生矛盾和悖反。不同类型的故事通过“嵌套法”结合成为新的结构,这种“嵌套”同样不会扰乱行为功能在时序上的安排。我们通过对六朝志怪小说结构形态以及构型方法的探讨,可以形成对中国传统叙事模式更为清晰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是美国作家霍桑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许多的批评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过研究。本文将以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基础,对小说进行再解读,试图论证霍桑在创作本作品时受到了神话原型的影响。通过对小说的人物塑造与结构设计两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该小说的创作与神话是相关联的。而从神话原型的视角来解读本篇小说可以更好的理解霍桑这个哥特式小说的特色与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