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们托班的孩子早上的人园活动是玩各种各样的积木。班里有六种积木,其中一种像管子一样的积木,颜色鲜艳。孩子们特别喜欢把它搭成长长的“金箍棒”。但是这种积木比较硬。搭得太长容易伤到人。所以我们老师常常建议小朋友搭得短一些。  相似文献   

2.
巧摆积木     
又到了星期二下午的实践活动课,四(2)班的教室里热闹极了。你看, 第二小组的五位小朋友正兴致勃勃地摆积木呢。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小房子就出现了。不过,最后还剩下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积木。这时,小组长晓林说话了:“你们谁能用这四个正方体摆成一个立体图形,并且从正面只能看到两个正方形呢?”四个小组员立即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91~93页“几分之一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好玩吗?生:好玩!师:那好,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去游乐园看看(投影出示课本主体图),你看到了什么?生1:有的小朋友在折纸片,后面还有一些大树。生2:我看到小朋友在玩积木。生3:我看到四个小朋友在分月饼。生4:我看到三个小朋友在分西瓜。生5:我还看到三个小朋友在喂鸽子。师: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请你们细心观察,他们是怎样折、怎样分的?生1:我发现有两个小朋友把一个月饼分成一样大的两块。师:…  相似文献   

4.
一天,孙子用积木摆了一座如图1所示的“房子”。我问他:“积木是什么样子的呀?它们有几个?”他说:“方形的,三个;三角形的一个呀!”接着他告诉我,老师只问了他们每个积木的颜色和软硬。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经常遇到一些老者出一道测智力的题目,考年幼的读书郎:“一张方桌四只角,锯掉一只角,还剩几只角?”不大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会脱口而出“还剩三只角”.稍微喜欢思考的小朋友借助模型回答到“还剩五只角”,得到老者的一番夸奖(几乎都认为该这样回答).一向喜欢动动脑筋的我的回答出乎他们所料,“可能还剩三只角,或四只角,或五只角”.并借助实物模型演示或画出示意图给他们看.(如图1)结果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持反对意见的认为我“钻牛角尖”,与我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相似文献   

6.
本文仅就应用题启蒙教学问题从三个方面谈几点做法。作好准备 1、引导学生根据插图和算式说话,初步培养学生口头叙述数学问题的能力。如在教1和2时,我先引导学生看书上的图说一句话:“圈里有一个书包”,“这里有一所学校”,“学校的屋顶上插着一面五星红旗”,“两个小朋友上学去”等等。到教2+1=3时,再逐步引导学生看插图说两句话:“有两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又来了一个小朋友。”随着老师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答:“一共有3个小朋友。”进而要求学生连起来说三句话:“有两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又来了一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三个小  相似文献   

7.
师幼冲突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例1:游戏时,阳阳推倒了妞妞搭好的积木,妞妞向老师告状。老师找到阳阳,对他说:“阳阳,你刚才为什么要把妞妞的积木推倒?”阳阳低着头没有说话。老师接着说:“老师有没有讲过不能随便推倒小朋友搭好的积木?”阳阳仍旧低头不说话。这时老师皱了皱眉说:“阳阳,向妞妞道歉,并且帮她把积木搭好。”阳阳扭头就走,老师一把拉住他说:“我说话你都不听了,快道歉。”阳阳则扭头踢了老师一脚,跑开了。案例2:折纸活动中,老师要求幼儿跟着自己和示范图折宝塔,乐乐没有看老师折,也没有看老师出示的示范图,只低着头用心地折着。这时老师发现了,说:“乐乐,…  相似文献   

8.
教材中说明白行车尾灯原理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从示意图上看,同学们很容易把自行车尾灯想象成“洗衣板型”.我们知道,光射向尾灯,经过两次反射后,将沿着与入射方向相反的方向射出.能够实现这一要求的光学仪器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全反射原理制成的棱镜.如图2所示的等腰  相似文献   

9.
今天的数学活动是孩子们用雪花积木练习50以内的数的“按数群计算”。当我说明了意图,分发完积木以后,孩子们的兴致别提有多高了。你看,一会儿就有小朋友举手说20里有10个2,5个5个地数20要数4次……这时,我发现凡凡小朋友皱着眉头,一动不动地在想什么。我走到他身边问:“凡凡,你在想什么,怎么没游戏呢?”凡凡小朋友一本正经地说:“老师,  相似文献   

10.
一、借助画面,导入课题。 教师用投影的方法显示主题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一册第54页,图略),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这幅画美丽吗?你能看着美丽的画面说几句话吗?小朋友有几个?”(9个) “其实参加今天聚会的不止9个小朋友呢,请看,又来了一个小朋友(投影演示),现在一共有了几个小朋友?”“10个小朋友穿着不同的衣服,这些不同的服  相似文献   

11.
管道快慢活动一(一)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2.通过看一看、玩一玩、分一分,发现球能在管道中滚动。(二)活动材料1.一次性纸杯去底做成的“扭扭乐园”(如图)。2.乒乓球、小纸球、跳跳球、玻璃球、小铁球;各种形状的小积木、木珠若干、小篮子两个。(三)活动过程1.导入主题,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指导语:“今天,可爱的球宝宝和好朋友来到了我们扭扭乐园旅行,小朋友带着他们去玩一玩吧!”2.探索活动(1)幼儿自由选择球和积木在管道中玩。(2)操作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在管道中滚动,谁不能在管道中滚动呢?”(3)分类游戏把能在管道…  相似文献   

12.
中班活动室里有5辆用小椅子和“方向盘”搭成的汽车,有绳子拉隔的5个检票口和积木搭成的5个售票台。这三处各有五个游览地名的标记图,这五个地方的售票口、检票口和汽车的排列次序都不同。小朋友在“候车室”里等候上车。一阵铃声响过,佩戴“服务员”臂章的老师走进“候车室”,亲切地对大家说:“旅客同志们,你们好!我们的祖国象个大花园,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你们想去玩玩吗?”“想去!想去!”小朋友纷纷回答。“好,请旅客们注意:今天  相似文献   

13.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70页复习题中有一道有趣的数学题:“(1)A、B、C三人去公园玩跷跷板,从下面的示意图,你能判断三人的轻重吗?(2)P、Q、R、S四人去公园玩跷跷板,从下面的示意图,你该如何判断四人的轻重呢?”[分析]这是一道有趣的智力判断推理题,要巧妙运用不等式性质和等式性质去分析.已知图形告诉我们:跷跷板如果不平衡,则有人体重量的不等关系;跷跷板如果平衡,则反映了人体重量的相等关系.将不等关系和相等关系转化为不等式和等式的问题,这就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经过数学运算和推理,即可求得答案.解:(1)如图(1),设A…  相似文献   

14.
比赛     
每次玩完积木后,有的孩子不太愿意去收拾。针对这种情况,在游戏结束以前,我就对小朋友说:“今天老师和小朋友来比赛收积木,看谁积木收得快,收得好!”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一下子忙乎起来,有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四年冬,我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到天津实习时,看了河西区第三幼儿园大班与小班混合的一次体育活动,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活动内容是做两个游戏,一是“请客”(邀请舞),一是“切西瓜”(竞赛性游戏)。大班的小朋友对这两个游戏都比较熟悉;小班的小朋友只接触过“请客”,对“切西瓜”很生疏。做请客游戏时,两班的小朋友大小间隔地拉成  相似文献   

16.
做应用题时,我们都是通过分析理解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的,但有些应用题的条件是隐含的,需要先把它们找出来,不然就无法解答。怎样寻找隐含条件呢?我把应用题隐含条件的规律总结如下:一、隐藏在图形中如图:照这样摆下去,一共需要几个苹果?这里,“4个盘子”和“每个盘子都摆了3个苹果”就是隐含条件,隐含在图中及“照这样摆下去”的情境中。二、隐含在比较性的话语中如:甲班有35人,乙班比甲班多3人,两班一共有多少人?这里,乙班有“38人”是隐含条件,隐含在“比甲班多3人”中。另外,还有“同样多”、“倍数”等关系的隐含条件,这里不再赘述。三…  相似文献   

17.
<正>在“连乘”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数积木个数”这一环节,发展学生有序思考和建模能力。【学具准备】为每位学生准备积木图、方格纸、直尺等。将每4人组成一小组,每组有36个小立方体积木。【教学过程】一、探索算法,厘清算理1.独立探索。教师出示图1并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块小立方体积木?请先圈一圈,再列算式计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并收集典型作品。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二册(下A)(以下简称“课本”)第80页有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一天中,火车有3班,汽车有2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图1给出的答案是:“共有3 2=5种不同的走法·”并由此引出了分类计数原理·这是很正确的·因为“从甲地到乙地的走法”是指“一个人从甲地到乙地的走法”·“一些人乘火车1,另一些人乘汽车1”不能算作第6种走法·课本第83页习题10·1的第4题是———“如图2,一条电路从A处到B处接通时,可以有多少条不同的线路?”文[1]认…  相似文献   

19.
本刊1995年第5期《克服“滑轮”分化的探讨》一文中谈到:“指导学生用规范的画法作图。”但在“滑轮画法练习表”的图e(下)(本文的图1),却并不“规范”。 1 图1存在着“知识性”错误。 教材中画出的动滑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是得出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和“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这两个结论的依据。然而图1与图2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0.
《地理教育》2010,(6):11-11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胡晓敏教师回答: 1.借助示意图.实现“一图多用” 示意图可包括线形图(如局部等值线图、经纬网图、模式图、网络图等)、剖面图(如地形剖面图、锋面剖面图等)、立体图(以立体形式出现的解释图,如黄赤交角图、地球内部圈层图等)。如热力环流示意图,可将其转换为城郊环流、海陆问环流、三圈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地壳物质的循环等(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