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北京冬奥会是在我国重要历史节点举办的重大标志性活动,其承载的意义远超体育比赛本身.本文以跳出奥运看国运的宏观视角、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中观视角、观察细节看变化的微观视角,分析北京冬奥会报道的角度和思路,以期为重大主题活动新闻报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社 《传媒》2015,(18):17-18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人民日报社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宣传周密计划、提前策划、精心谋划,全方位采访、全景式展现、全媒体报道,国内国际配合发声,网上网下融合报道,社内社外整合资源,积极抢占舆论制高点、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4月以来,《人民日报》共刊发相关稿件600多篇,重点打造"民族记忆——你不知道的抗战故事"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抗战"等多个特色专栏,推出40多块特刊专版,刊发社论、任仲平文章等重点评论20多篇,数百家网站在显著位置转载,美国《纽约时报》、英国路透社、日本《朝日新闻》、韩国《首尔新闻》等多国媒体摘发,并在境外社交媒体上推送重点文章100多篇.  相似文献   

3.
慈鑫 《新闻战线》2022,(8):43-46
近年来,传统纸媒的全媒体转型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刚刚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就是各家媒体检验自身全媒报道能力的试金石。但因为获得奥运会的视频版权有着极高门槛,北京冬奥会更是对持权转播商之外的各类媒体采取了最为严格的视频侵权查处措施。对于以视频为最重要形式的全媒报道来说,传统纸媒可施展的空间大为压缩。中国青年报通过沉浸式Vlog、合法获得冬奥相关视频素材、与运动员进行视频连麦直播等方式,在北京冬奥会的全媒体报道上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4.
刘峣 《新闻战线》2022,(8):31-34
在国际传播领域,体育有着独特的亲和力与超越语言的共情力,举世关注的冬奥会更是重要的国际传播场域。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冬奥会报道中突出“海味”、搭建“桥梁”、加速“融合”,通过创新的叙事体系和各具特色的融媒产品,向世界展现了全面立体生动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5.
目前小屏幕体育赛事报道的媒介形式具有模块化、多变性、分众化、交互性强等特点。AI智能剪辑加强了文本的同时性、竖屏影像与8K高清信号带来全新叙事逻辑、融媒体报道附加互动产品提升了内容的沉浸性。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小屏幕体育赛事报道运用多种路径建构了高科技、爱与关怀的象征符号,给全世界呈现了一个进步的、充满情感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6.
央视温哥华冬奥会报道特点 2010年2月13日至3月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办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央电视台作为这届冬奥会在中国境内的独家电视与网络视频转播机构,对17天的赛事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北京冬奥会让我们有契机用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待赛事、看待体育。从中国视角来看,冬奥会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体育文化、体育产业从此迎来新的天地;从世界视角来看,带动多达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无疑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巨大成就;从历史视角来看,促成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通,是对过去的总结,也将开启新的未来。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全媒体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升级进步和传播手段的不断完善,体育报道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发展时期。通过微博、短视频平台、各类网站等信息传播互动工具,面向广大受众群体传播的体育赛事报道以及相关体育人物和各种体育活动新闻,满足了全媒体时代人们对体育新闻的多样化需求。本文通过详细分析2022北京冬奥会体育赛事报道的全媒体视角传播,来为我国体育赛事报道提供更多的全媒体宣传尝试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武军 《新闻战线》2022,(11):115-116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体育界的盛会,也令摄影界佳作频出。一幅幅精彩的照片传达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为受众带来了艺术与美的享受。关键瞬间的捕捉、构图的合理选择、拍摄技法的创新,是摄影记者做好体育新闻报道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沈雷 《新闻战线》2022,(8):61-63
作为一家在体育新闻领域有传统有特色的地方党媒,文汇报提前两年启动了北京冬奥会各项报道的准备工作,探索融合报道团队协作新模式,前方记者与后方采编小组配合密切,制作不同品质和类型的特色新闻产品,在报、网、端、微等不同渠道刊发,深耕文字报道,在深度和思想性方面寻找“生态位”。  相似文献   

11.
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对《人民日报》头版北京冬奥会报道的主题框架、结构框架、话语框架予以研究,发现其特征包括:着力构建国家领导人的良好媒介形象;重视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宣扬;存在对优势项目和金牌的关注倾向等。  相似文献   

12.
超前谋划、前后联动,实现遵守版权规则与传播效果最大化的双赢;发挥不同类型产品特色优势,形成规模化、长链条的集成传播态势;挖掘“冬奥+文化”丰富内涵,以中华文化、河北文化符号,在国际赛事报道中彰显“中国式浪漫”和“燕赵魅力”。河北日报社精心谋划北京冬奥会报道,创新呈现和表达方式,打造原创精品,形成传播合力,强化各类元素融合,为省级党媒在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中进行全媒体立体传播积累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冬奥会的国际传播既是展示真实、立体、全面中国的重要契机,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中国冬奥会的国际传播,除了中国媒体的对外传播外,外国媒体是其他国家民众了解中国冬奥会更为主要的渠道。因此,研究外媒对中国冬奥会的报道,不但可以了解中国冬奥会的国际传播情况,还可以发掘外媒涉华报道国际传播的内在特征与逻辑,进而深化对中国国际传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思路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体育报》亚运报道进行回顾和梳理,再现其亚运报道的原貌,以期为即将到来的广州亚洲报道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体育赛事等搭建“无国界”平台,通过建构科技发展、气候变化等“无国界”议题并通过社交媒体促进“无国界”传播,是当下破除西方信息“铁幕”、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重要路径。北京冬奥会作为超级媒介事件,为疫情下的中德互动提供了一个富有成效的交流平台。借助这一“无国界”平台的搭建、无国界议题的建构和社交媒体无国界的“破圈”传播,向不在场的德国公众展现了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为中国的国际传播提供了一个足资借鉴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1月,一个美丽的秋天,在广州举行了一场大型国际体育盛事——亚运会。与10年前的北京亚运会相比,广州亚运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经济实力以及媒体生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对亚运会的报道来看,无论是内容、形式、规模、介质、社会影响,都是10年前无可比拟的。笔者曾有北京奥组委的工作经历,这次又以特邀媒体运行专家的身份前往广州亚运会,亲身感受亚运会上的媒体大战,尤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全媒体报道印象最深。  相似文献   

18.
薛原 《新闻战线》2022,(6):53-57
人民日报注重在新时代的坐标系中审视北京冬奥会的方位,把握报道主题主线;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彰显北京冬奥会的价值,打开多元报道视角;在奥林匹克精神的召唤中彰显北京冬奥会的意义,报道多彩奥运故事;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主战场唱响主旋律,展现党报记者的使命担当。人民日报以130块特刊专版、近千篇稿件、媒体融合发展继续领跑的成绩,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交出了一份冬奥报道的出色答卷。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