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瀚 《新闻世界》2012,(7):197-198
舆论监督是保证国家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这项权利的获得源于一代代新闻人及媒介的探索。本文以中国近代大报《申报》对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报道为例加以分析,通过近代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道路上的勇敢探索,探寻其对当今新闻报道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申报》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报道是该报创刊早期一次影响深远的报道活动,客观上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这说明《申报》已经很清楚地认识到报纸的舆论监督功能。由于有了新闻媒介的参与和社会公众的主动回应,这次舆论监督突破了中国传统的舆论监督模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近现代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3.
学界曾数次探讨有闻必录,有着两点共识:一是该思想兴盛于19世纪80年代,其概念出现于1883年;二是有闻必录的兴起源于当时报馆规避言责的需要,具有争取言论自由的价值。本文从《申报》杨乃武案报道出发,尝试从另一角度来解读有闻必录的兴起,并提出两个观点:一是有闻必录在19世纪70年代已较为兴盛,其概念形成不晚于1876年;二是早期有闻必录不仅是规避言责的策略,它还发挥了另一更为根本的作用,即建构报刊话语在读者心目中的合法性地位,这与《申报》作为商业报刊的媒体属性有关。最后,文章从报刊与知识的关系角度指出,报刊话语的合法性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下有着不同表征,应当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有闻必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均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社会民众不具有任何的言论自由,更罔论以舆论监督政府的权利。随着近代报刊在华的产生、发展以及西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传人,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对报刊等大众传播工具及其舆论监督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梳理《申报》"杨月楼案"的报道过程,发现《申报》的新闻报道因为能够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明确报纸的民间定位、善加引导社会舆论、积极探索新闻业务,才会使得杨月楼案的报道形成巨大的舆论影响,赢得良好的民间口碑,提升报纸的民间形象。这些报道经验对于现代媒体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申报》与1923年财政部私印印花税票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向东 《新闻爱好者》2010,(11):114-115
1923年,民国政府财政部违规私印巨额印花税票做抵押进行借款,《申报》对此进行了连续报道,舆论哗然,迫使财政部对相关责任人做撤职处分。《申报》的系列报道对当局的决策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它不仅反映了当时政治生活的进化和社会风气的转变,更是对媒体舆论监督功效的一种诠释。  相似文献   

7.
余迎  刘文君 《新闻世界》2011,(7):147-148
本文从《申报》和《大公报》对"卢沟桥事变"的报道,结合它们的办报理念,比较两报在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付琳茜 《新闻世界》2012,(4):150-151
制定报律是清末变法修律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1898年"报律"一词首次由康有为提出。为叙述方便,本文将清末五部新闻出版法规统称为报律。《申报》作为一份影响力颇大的中文商业性报刊在清末报律颁布前后(1898-1911)有何反应呢?本文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均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社会民众不具有任何的言论自由,更罔论以舆论监督政府的权利.随着近代报刊在华的产生、发展以及西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传入,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对报刊等大众传播工具及其舆论监督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时人开始以报纸为舆论之机关.①《申报》对“杨乃武案”的报道正是诠释了早期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在这宗案件中,《申报》作为外商在华创办的营利性民间报刊,充分发挥了报纸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在政府施政过程中进行监督的功效,借助公众舆论的力量影响案件的发展和审判结果.《申报》对此案的报道开启了近代报刊舆论干预社会生活、监督政府施政行为之先河.  相似文献   

11.
杨乃武案是晚清震动朝野的四大奇案之一,因其案情冤屈,翻案曲折困难,最终得以平反,至今仍广为传唱。杨乃武案发生后,余杭民众之间口耳相传、说法多样,《申报》与后来的电视节目总结人际传播内容,对杨案进行大众传播,推动杨案为更多人所熟知,在一百三十多年里仍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新媒体的发展使得杨乃武案传播有了更加深刻的映射,实现了人际传播的回归与超越。在这一过程中,杨乃武案的口头流传与大众传播相互作用,相互发展,呈现出独特的传播情景。  相似文献   

12.
《传奇故事》叙事中的“雅俗共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奇故事》是江西电视台一档成功的新闻栏目。本文着重从该栏目叙事中"雅"与"俗"的完美结合这一角度出发,探讨其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由中央电视台三套《想挑战吗》、江苏卫视《激情60秒》、河北卫视《电视大精彩》、河南卫视《武林风》、山西广播电视总台《才艺大比拼》、山东卫视《阳光快车道》、湖南卫视《谁是英雄》、浙江卫视《奇开得胜》八家电视频道联合发起的2006年度首届“挑战群英会”于5月1日至5月7日每晚22:15分连续七天现场直播。此次活动为中国电视娱乐界首次大联盟,八家电视频道选送的近五十项挑战项目,组成五一黄金周的视听盛宴。本文从江苏卫视《激情60秒》在2006年5月1日至5月7日中央电视台第三套“挑战群英会”系列节目中的表现入手,分析江苏卫视这一“…  相似文献   

14.
"李扬才事件"是中法战争前中越关系史上一重大事件,因种种原因,后人对其研究严重不够,以致被厚重的历史淹没了,没有留下什么声响。事实上,"李扬才事件"是研究冯子材与刘永福关系,以及中法战争前夕中越关系极为重要的一环。"李扬才事件"的起因、经过及最后的结果,以及该事件所涉及的个人恩怨、家国情仇、越南与中国关系,均在《申报》中有报道。通过对《申报》中"李扬才事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使我们对于这一时期中越关系、中国"军转安置"问题有一深刻的认识,并为冯子材的处境深表担忧。"李扬才事件"并不是纯粹的边界事件,而是19世纪70年代中越关系的缩影,是清末中国"军转安置"问题大曝露。认清"李扬才事件",有利于我们认清当时中越关系,并对冯子材、李扬才和刘永福三者关系的认识也有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1905年底《申报》进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改革,改革后的《申报》对在中国大地上进行的外国战争异常关注,认为日本战胜俄国,实质上是立宪战胜专制,表达出对宪政体制的倾慕之情,由此举起立宪大旗,为立宪大造舆论。  相似文献   

16.
《跟踪》是王家卫为宝马汽车执导的一部微电影广告。在叙事结构上以线性叙事为主轴,按照因果逻辑推进叙事发展,展现了人物之间复杂的结构关系。在叙事情感上,用独白的方式展现了主人公对跟踪的理解认知和独特体验,通过广告产品如影随形的陪伴,传达了宝马汽车的品牌价值与品牌理念。在叙事语言上,通过别具一格的镜头表现语言、与众不同的视角选择、卓越的色彩和音乐把控,营造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传达了丰富的话语意义。《跟踪》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叙事策略,让企业的品牌理念在受众的情感共鸣中得到了认同和强化。  相似文献   

17.
《申报》原全称《申江新报》,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在近代上海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广泛的舆论先导作用。它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停刊于1949年5月26日,历时78年,共出报25600号。在其78年的历程中,对中国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到了1912年,史量才接手《申报》,应该说史量才的接手,使得《申报》达到一个高峰,“隐然成为上海报业的领袖”。  相似文献   

18.
吴宛青  陈靓 《新闻世界》2011,(10):153-154
《申报》的广告是我国新闻传播史上的一朵奇葩,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分别对报纸广告所体现的政治、经济、文化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9.
夏瑞芳遇刺案是民国初年的一桩奇案,通过研究《申报》中有关夏瑞芳遇刺案的报道,文章还原出案件的事件经过,剖析其前因后果,并进一步解读案件背后的历史纠葛。  相似文献   

20.
吉曼 《今传媒》2012,(6):80-81
《北京爱情故事》是一部不仅讲述爱情故事,还包括一代人共同成长经历的故事,一部对青春和情感进行反思的青春题材剧。讲述三个人的家境、性格各不相同的青年男女面对爱情、事业的人生态度和抉择。通过几个年青人在北京的奋斗故事,穿插着商战、爱情等元素表现了年青一代对残酷青春深刻的反思。它不是一部简单的商业剧,也不是大家印象中简单的爱情剧。该剧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主题开掘上具有较为独特的审美内涵。笔者将从三方面进行审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