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七要     
青年学生致力于读书上进的不少,但真正懂得如何读书的却不太多。读书有七要,不可不晓。一曰爱书。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没有不爱书、不惜书的。高尔基从小就对书爱不释手,书籍不仅伴随他度过童年的流浪生活,而且伴随着他追求真理的一生。他说:“我爱书,我认为我身上一切东西都是书籍给我的。”英国大诗人济慈宁愿饿肚子,而将朋友资助的伙食费都用来买书。爱书与惜书,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鲁迅先生在读书之前,先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然后拿书,可谓惜书如宝;当代著  相似文献   

2.
惟书有真乐的韩驹韩驹,宋朝著名诗人。他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曾在一首诗中说:“欲乐诳凡夫,须臾皆变坏。惟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诗有些武断,但作者对读书的乐趣溢于言表,鲜明对比。多读书,多思考,才能慢慢地体会“意味久犹在”的真乐吧。借阅抄书的宋濂宋濂,明朝著名学者。小时候家境贫寒无钱买书,酷爱读书的他就到处向别人借书,回来后自己常常把书抄在纸上,不管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他也坚持这样做。据说,即使砚台里的水已经结成冰,手指都冻僵了,他还是忘我地抄写不停。这种刻苦执著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批注读书的列宁列宁酷爱读书,…  相似文献   

3.
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  相似文献   

4.
正大嘴巴导读网络时代给读书带来了全新的方式,可以在网上读电子书,可以下载到手机上阅览。可是大嘴巴坚持认为白纸黑字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是任何先进科技设备都替代不了的艺术品。巴金"忆书"著名作家巴金的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  相似文献   

5.
第八个鸡蛋我的一位朋友在山区的一所小学教书。那里经济落后,农民生活困难,很多孩子都交不起书本费和学费,但又要“普六”,没办法,只有先让学生们来读书,书本费之类的由老师用微薄的工资垫着,然后慢慢再到学生家里去收。一个星期天,他到一位叫陈芬的女生家里去“收款”,刚一提到“钱”字,这个家长便拿出他们对付收款老师的“看家本领”:“我们这书不读了,交不起学费……”老师赶紧声明:“钱好说,书先读着,不急。”然后东拉西扯地说些老师辛苦啦,困难啦,甚至可怜什么的,以引起家长的同情。最后家长确实没有钱,先赊着。家长于是进屋去,好一会…  相似文献   

6.
第一,读书应该独立思考。巴金虽然读过古今中外的许多名著,有不少书也曾对他产生过影响,如卢梭、鲁迅、屠格涅夫的作品等等,但他在感动之余,仍有自己的思考和追求。他曾告诫读者:“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越过种种障碍,顺着自己的思路前进,很自然地得到了应有的结论。”第二,对于必读的书还得读,该背的就背一些。巴金小时候对《古文观止》等几种书都能背诵或熟记,其中有些文章虽然“背得出却讲不清楚”,似懂非懂,但是“,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巴金认为小时候熟背一些文…  相似文献   

7.
春节过后不到一个月的一个星期天,儿子伸手问我要钞票,说是要去新华书店买几本课外阅读书。春节的时候。我不让他拿任何长辈的“压岁钱”,但感到有点委曲了他,我给了他50元钱,不过,跟他有过“君子协定”这钱就是让他自己去买书购学习用品的,在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既不见有书进门,也不见他买过什么学习用品,他却又伸手要钞票了,我多少有点不高兴地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一生读什么书,往往是他生命轨迹和思想轨迹的反映。作家巴金的读书生活更是如此。巴金一生著书,一生读书,而著书是读书的丰硕的结果。对于他来说,读书的过程又是思索生活和认识生活的过程。读与思,让巴金的思想得以发展,情感得以升华。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读书成就了巴金。巴金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在地主老爷、太太们中间生活过相当长的时间;并且自小就跟着私塾先生学立身行道、扬名显亲的“大道理”。但他为什么没有成为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却像鲁迅一样,对几千年的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清算呢?读书在此间起了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信用的力量     
<正>古语云:"人无信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这都是在强调信用的作用。元末明初的宋濂,小时候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他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有一次,宋濂到一家富户借书看,这家人不愿意借给他,所以借的时候讲明十天之内要还回来,可十天根本就读不完那本书。到了第十天早晨,天下着大雪,那家人以为宋濂不会来还书了,可是宋濂却冒雪把书送了回来。主人很感动,立即告诉宋濂以后可  相似文献   

10.
书,这是一个令我朝思暮想的字;这是一个令我魂牵梦萦(yíng)的字。不知有多少次,我都是随着书中的内容入梦。"纳米,该回家了!""哎呀,不着急,不着急!"每个周末,在书店里,我的妈妈总是要说上这么一句话。我不像林海音阿姨小时候家里穷没有钱买书,只好到书店里去窃读,我却和林海音阿姨一样,把大多数时徉香,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之一,然而据说,他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有一天,他在家里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朗诵很多遍了,还是没有背下来。这时候,家里来了一个贼,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呀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篇文章背诵了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要比曾国藩聪明,但是他只能作贼,曾国藩却成为连毛泽东都钦佩的人。因为贼人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便会变得不知所终。曾国藩与小偷$四川成都新都第四中学@余志勤…  相似文献   

12.
丝乔 《家长》2010,(10):9-10
我和老公家里的亲戚很多,且都在外地,亲戚们来天津都会住在我家,临走时也都会给儿子一些钱。儿子上小学时把钱交给我们,从他上了初中后,我们就放心地让他自己掌管了。儿子有了钱后也很少花。他喜欢买书,但后来他在图书馆办了一张借阅证,便很少买书了,除此之外他几乎没什么开销。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从事教学,有很多的无奈。教师的家中有很多的农活,也无更多的钱去添置书这种“奢侈品”,所以很少有空读书,也很少有书可读。学生更是无钱订书、买书,知识面狭窄,能力偏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结果是教师教得“涩”,学生学得“苦”。  相似文献   

14.
一天,班长哭丧着脸跑来报告:同学们为五保老人李奶奶捐的三十六元爱心款被人偷走了。经查,是李国华拿的。 李国华家十分困难,学习用具总是缺这少那。 “我花十多块钱买钢笔日记本子。”我找李国华谈心时,他认不讳。可是他也很愤然:“有些同学不读书却有漂亮的钢笔和笔记本,我想读书却买不起文具,真是太不公平了!我要报复。” 他的歪道理真是叫人好笑又好气。我跟他讲了一大堆道理,但没解决问题,不过他还是把剩下的钱交出来了。  相似文献   

15.
少年书事     
如今我的日常生活,都在与书打交道,买书,读书,写书,编书,偶尔有人来谈,话题也离不开书。我不能想象没有书的生活,但要说到与书的缘分,那就得从没有书读的时候说起。  相似文献   

16.
晒书     
晒书○孟令涛读书、教书;教书,又读书。天长日久,书积累了不少,两只大书橱满满的。为了不致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真正地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我又不断地买书、读书;读书,再买书。书也就越发多了起来了。与书结缘,在我很觉荣耀。我家地处穷乡僻壤,祖辈...  相似文献   

17.
家有书香     
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山村,家里没有上好的家具,更没有昂贵的汽车,唯一拥有的就是书。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全家人都对读书十分痴迷。 爸爸是个“读书狂”。用他的话讲,“宁可食无肉,不可家无书。”走进爸爸的房间,床前案头,都堆满了大大小小的书,种类繁多。有文学类、科普类、历史类,甚至还有儿童漫画……你看他茶余饭后,总是书不离手。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爸爸不仅看的书多,还出版过书呢。我的作文指导书就是爸爸亲手编的。尤其让我自豪的是,爸爸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我知道,是读书给了他无穷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过一下思考的瘾”这句话是香港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说的。我第一次读到它 ,是在 2 0 0 2年第 6期的《海上文坛》杂志上。当记者采访张五常 ,向他发问道 :“江湖上有句传播很广的话 ,你说你 30年不读书。你为什么要这样说 ,语不惊人死不休 ?”张五常回答记者说 :“我 196 9年以后就没有再看书了 ,我找不到任何理由要读书。 2 0世纪 6 0年代我读过很多书 ,一个人有读书的阶段 ,也有思考的阶段。我家里一本经济学的书都没有 ,我曾经非常用心地念过 ,三年就睡在图书馆里 ,读了几千本书 ,我在经济学上的基础是很扎实的 ,我就是在这个…  相似文献   

19.
据说他是本地人,而我却从未听说过,也未见过。他来之前就有许多关于他的传闻,什么“都三十岁了还是光棍!”“读了八年高中还是没考上大学的书呆子”“代课而已”“家里为他读书而欠了一屁股账”云云,“有趣,真像小说里的人物了。”我当时想。我们都急切地想听他讲课,他却迟迟不来。班主任哄着我们说:“快了,明天……大概是吧……”有一天下午,  相似文献   

20.
闲情话买书     
记得孩提时买书,都是些小人书之类的画册。无非是想在小朋友面前炫耀一番,以博得同伴艳羡的目光来满足儿时纯稚的虚荣,哪里晓得买书的乐趣。而今,买书不仅是为了读书,也是为了享受买书时的那份闲情,那份逸致。俗语有云,“书非借不能读也”。可谁又能知道现在借书的这个难外借朋友一本书,时时刻刻在屁股后跟着要,必须抓紧时间,捞不着细细地看,以致无法吸取书中之精髓,可是不看吧,却又抑制不住心底的趋使。再看到朋友拿回本好的书,趁其不在,偷出来翻看,看到妙处,遂忘记周围的一切,身入忘我之境。不料突来的一巴掌将我从天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